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遗传和进化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减数分裂周期,研究核酸遗传物质,理解基因概念内涵,以增强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实现学习进步与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1案例背景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苏教版教科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该节的学习课时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是"提取DNA".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质的认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遗传物质为DNA,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再通过介绍烟草花叶病毒等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在学生对经典实验的学习、讨论与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的方法来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生命科学史上探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案例之一。教师在剖析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基于问题式学习,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学习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支持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作的探索 ,旨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 ,使他们的潜力得以发挥 ,通过动手、动脑 ,自主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学习。本文的“遗传物质”一节包含“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核酸的结构”两课时内容 ,由于本节的知识点较抽象难懂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1 教育目标1.1 知识目标 ①知道核酸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理解…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9,(12):58-59
<正>1研究背景(1)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以教材(人教版)"问题探讨"栏目中呈现的曾经在科学界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家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师可引导学生重走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密性、实验的严谨性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对研究过程所起的作用,领悟科学实验的思想、方法、过程和价值,概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环节设计、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强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提升他们的参与度,由此来优化他们的学习效率。1关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个好的导入环节,能够在课堂之初就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氛围,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强大愿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基础,立足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素材,匹配适当的方法,设计出能够引领学生逐级深入、稳步提升的课堂导入。例如,在引导学生认知"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  相似文献   

7.
陈琳霞 《语文天地》2013,(18):22-23
"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最大限度减少教师的讲授,通过有效的学生活动达成自主学习。所谓"时点",是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间和切入点。教师在什么时机以什么样的方式点拨引导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  相似文献   

9.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的"活动单"是呈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活动反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导学"的"导学"就是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启迪点拨、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导  相似文献   

10.
学习单是教师依据学情,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学习活动的载体。它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参与,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前置"学习单"激发学生智能,设置"学习单"丰富学生智能以及后置"学习单"延生智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智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的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式接受性学习。而"活动单导学"正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有效教学模式,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活人",充分发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通过激发兴趣、引导教育、操作探索发挥幼儿活动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实验是人类揭示遗传物质本质的3个经典实验。教材以这3个实验为主线,还原科学家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历史过程,然后介绍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在建构概念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升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思路】本节为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三个经典实验,总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本节内容安排为两个课时,本案例为第一课时内容。核酸的结构、科学探究的步骤都是学习过的内容,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对上述实验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一个抽象具体的对象;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不是事实;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笔者认为,基于情境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学习。现结合《24时记时法》具体谈一谈。一、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主要围绕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四个实验展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设计实验,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效率更高。"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主要通过情境诱导学生,以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辅以课堂练习,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这是"活动单导学"的主线,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二是"活动单",这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要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三是"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我认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一、师生合作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物教学》2016,(12):60-61
<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内容。学生在学完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变化后,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本课利用两个经典实验逐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本节在前两章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任务群视阈下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意象,与"文学阅读和写作"任务群相结合,尝试开展想象补白的创作活动,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探究作品的情感轨迹,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诗歌,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