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图形变换专题内涵丰富、精彩纷呈,其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从数学的本质理解图形,从数学的思想把握图形,从知识的建构发展素养.本文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提炼图形变换问题的常用解题策略,供大家参考.一、按图索骥,回归性质1.轴对称中的轨迹思想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折痕所在直线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段.从该性质中,我们可以得到"位置关系":折痕与对应点的连线段垂直;"数量关系":折痕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相等.  相似文献   

2.
学习了轴对称后,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是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它沿某条直线对折,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条直线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一定存在至少一条对称轴.在近年来中考数学中,轴对称图形有关问题屡见不鲜.先就其考点介绍如下: 考点一、轴对称图形识图问题 例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数学探究活动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留给学生更多的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图形的折叠是数学中重要的探究活动,其特征是:图形折叠前后关于折痕成轴对称,即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相似文献   

4.
矩形纸片折叠问题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折叠前后的图形及数量上的对应关系,即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关于折痕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折叠前后对应点之间的线段被折痕所在直线垂直平分.对折纸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形成空间观念,较好地揭示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拓宽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教育的核心原则是"从做中学".折纸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中安排了课题学习"有关正多边形"的折纸,难点是用正方形纸折出正三角形的思路形成,本文基于折痕构造图形的基本原理以及正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从特殊到一般,和大家分享三种用正方形纸折正三角形的折法.一、理论依据折痕构造图形的基本原理:叠合可以产生全等图形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教学片断]师:你们会使用圆规吗?生:会!生:只要将圆规的两脚张开,把针尖固定,笔尖旋转一周就能画一个圆。师:好啊!现在,每个同学在本子上任意画一个圆。学生操作画圆,老师巡回指导。师:现在,每个同学把画在纸上的圆剪下来,然后把圆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学生折叠圆片。师:几条折痕在圆中有什么特点?几条折痕的长度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书第116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2)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生:……师:圆的特征很明显。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7页的例7、例8、例9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的第1题。教学分析: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重要的曲线图形。"圆的面积"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通过了解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9.
环形面积的教学关键,首先是让学生明确环形的概念.教师发下环形纸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把圆对折再对折,找出圆心(两条对折痕的交点),进而掌握环形的一些特点:(1)环形内圆和外圆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既环形的宽都相等);(2)环形的内圆和外圆是同心圆(即共圆心).其次是进行教具或实物演示,探求出环形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重点:认识这四种图形,初步感知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分清体和面。学具准备:…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有以下三道操作题:(1)(第31页第7题)准备一张圆形纸片,在圆内任取不同于圆心O的一点F,将纸片折起,使圆周过点F(如图1),然后将纸片展开,就得到一条折痕l.这样继续折下去,得到若干折痕.观察这些折痕围成的轮廓,它是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片断1教师(展示钟面FLAH动画):秒针绕着中间的固定点旋转一周,即转了360°,那么秒针的另一个端点(红色)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呢?学生1:是圆.教师:秒针从"4"这个位置转到"8"这个位置,转过了多少度?这个红色的点运动所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学生2:转过了120°,这个红色的点运动所形成的图形是一条弧.教师:那么这个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将一张纸片折叠一次,纸片上就会留下一条折痕,所得折痕是一条直线.如果在纸上折出很多很多折痕直线以后,纸上能显现出一条曲线的轮廓,使得该曲线和每一条折痕直线都相切,我们就说是"折出了"这条曲线.我们把一条曲线的所有切线组成的集合,叫做该曲线的切线族.因此,我们所说的"折出一条曲线"实际上就是指折出该曲线的切线族."折纸法"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找、画、说、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2.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在拼图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学重点: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教学难点:感受“面在体上”“面从体得”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每小组各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社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1—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正确地使用圆规画圆。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4.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5.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概念去观察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事物。  相似文献   

17.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平面几何教学中唯一的曲线图形.通过实例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测量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并引导学生主动对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加强圆的认识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图形折叠问题是指将某一几何图形沿着某直线对折后得到新的几何图形 ,然后求解新图形中 ,几何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由于图形折叠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所以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 .图形折叠问题实际是对称问题的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对称的性质 :( 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元素(边、角 )是相等的 (折痕两边折叠部分是全等的 ) ;( 2 )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折叠时某点与所落位置点之间线段被折痕垂直平分 ) .掌握以上两点性质 ,再结合勾股定理、相似形、方程思想便…  相似文献   

19.
纸片的折叠问题常被用来考查轴对称性质,而且着重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性质.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折痕是轴对称,所有对应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相等.纸片折叠问题的本质是全等变换,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的,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抓住因折叠而形成的等线段和等角,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描述】【案例一】1.出示竹蜻蜓:在竹蜻蜓飞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2.有关圆的知识我们刚学过,你会算圆的周长吗?3.出示长方形纸片,围绕长方形纸片的一条边旋转一周,想象一下,旋转后形成的轨迹是什么图形?4.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反思一】游戏活动——鲜活新颖的引入,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