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高考试卷在“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常用成语的理解、辨析和运用。其中理解、辨析是前提,是基础;运用是目的,是根本。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体现了“全方位”的特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八戒”。一、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戒望文生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固定的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  相似文献   

2.
成语的准确判断和正确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点。近几年的高考,成语试题是一道始终保留的题目。即使将来高考只是以考查阅读和写作两大块为主,成语的考查在写作中也能得到体现。对成语我们还是要注意不断积累,掌握出处和用法,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使用,从而加强语言表达的化内涵。成语使用不当的主要误区有: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重点仍在成语。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春秋鼎盛、崇论宏议、言不及义、耄耋之年、特立独行、林林总总、笔走龙蛇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刊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再一次提醒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既要理解这些成语的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语文的常考内容之一,笔者对全国近五年(2010年至2014年)来的高考成语试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不同方面对这些试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其命题特点,发现命题变化趋势,帮助考生增强备考的针对性。一、考查形式的变化:判断成语使用正误题减少,辨析易混淆的同义、近义成语的选择题增多。高考试卷对成语的考查往往着眼于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成语的能力,考查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命题。其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试题提供四个选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多年来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成语 )”部分 ,高考一般是设置 3个题目 ,每个题目 3分 ,共 9分。就这三个题目而言 ,易混词语 (主要是实词 )的辨析、成语的理解运用二题 ,可以说是年年考 ,题型已固定下来。关于虚词的考查 ,2 0 0 1年高考没有涉及。就以往年份的高考来说 ,有时还针对某个虚词比如“的”、“是”、“对”等单独设题 ,一般年份则是用辨析或判断正误的方法 ,对多个虚词集中考查。解答这类题目 ,重要的是正确掌握所考查的词语的意义 ,正确把握语境。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对于易混词语一定要搞清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个能力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的复现率为100%。成语考查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提供语境(句子或语段)选填成语,二是判别各个选句中成语之正误。能力定位在“恰当”二字上,即注意其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语法的习惯性,感情的和谐性及与语境的一致性。命题者多在这些方面设置错误项。下面就八个角度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在它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感情色彩也出现了两面性,因而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感情色彩也明显不同。这类成语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有出现。不少学生由于对此类成语往往只注意其应用较多的一项意义,形成思维定势,从而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本文试作简要分析,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成语阅兵场     
【考纲解读】成语使用是2010年高考的一大重点,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了该考点。对成语的考查常见有三种题型:一是判断成语使用恰当与否,一是辨析近义成语,一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成语选项。考查重点是在鲜  相似文献   

10.
一、2004年《考试大纲》解读细析2004年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3年相比我们发现其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标点符号纳入考试范围。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考试要求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熟语”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词语考查范围的扩大。过去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成语。2004年将“成语”改为“熟语”,一是体现了术语的科学性;二是扩大了词语的考查范围。《考试大纲》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11.
高考成语复习须注意四个问题:注意同一成语可以适合不同的语境;注意不可望文生义、以貌取义;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和谦敬之分;注意形义相近的成语。只有在训练中多积累、多归纳,弄清成语的特点和基本用法,才能应变瞬息万变的高考。  相似文献   

12.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在它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感情色彩也出现了两面性,因而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感情色彩也明显不同。这类成语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有出现。不少学生由于对此类成语往往只注意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全国高考17套试卷除江苏、上海、福建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熟语(包括成语)运用外,其余14套试卷都对熟语的运用单独设题进行了考查。下面对其中的19例错例加以归类分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果不懂某个成语的真正意义,只从字面去理解,势必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15.
综观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考查成语辨析能力仍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归纳高考成语试题的错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仍然是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2005年高考成语试题所考查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明辨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出错。  相似文献   

16.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考查题中所选成语,有两个基本的来源: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和语文课本及读本中常见的成语,二是日常生活中和报刊杂志等媒体容易出错的成语。研究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成语考查题中所选成语的第三个重要来源——义项较多、运用灵活、使用范围广、适用语境杂的多义成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字词     
考点扫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近年中考语文试题,字音、字形及词语这一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和把握,常见题型有:1.给汉字注音,或判断字音对错;2.改正错别字,或对错别字进行判断并作出修改;3.根据拼音写汉字,有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查;4.判断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常见题型是成语选择题。  相似文献   

18.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十分注重考查考生结合语境推断词句意义的能力,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英语阅读 理解题谈谈其常见解题技巧。 一、理清人称演变过程,巧妙推断代词意义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代词意义推断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语境推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意义的能力。几乎 每一个人称代词都可能成为题眼,it可指动物、无生命事物、特定事件或人,they可指复数人、动物、物品、 事件,一直是考得最多的代词。指示代词意义推断题主要以this, these, that, those为题眼,考查考生对特 定事件的再认能力。代词意义推断题主要出现在人称转换频繁、动作变换较多…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一道题,题型为"判断成语运用正误",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根据语境运用成语的能力。解剖高考题目"成语运用判断题"的规律,提出应对策略的八种方法,可以达到巧妙解题的目标,最终提高得分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成语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经过“千锤百练”,形成了固定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意义,言简而意赅。使用得当,可使语言精练,鲜明生动,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如果理解偏差,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特别是一些意义相近的成语,更是语文高考命题者的首选,因为这类成语往往“貌合神离”,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差别,但其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还大相径庭,我们在运用时要注意辨析,谨防“张冠李戴”。下面笔者整理归纳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代表性的成语辨析题,总结出成语辨析的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解这类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