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澄清农村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涵盖力、指标体系取向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解释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农村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紧迫性。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建构涉及的理论问题繁多而复杂,从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建构的本身看,可以从农村教育发展指标领域的展开方式和处延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确定原则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效益是关系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建构农村教育效益指标体系对于科学测评农村教育效益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深入剖析农村教育发展效益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教育效益与教育效率、教育经济效益与教育非经济效益、教育效益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梳理。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贡献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学校标准化建设以及农村家庭教育支出4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更加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如何在对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反映中国农村发展现实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利用这些指标体系描述和测查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克服用一般教育发展指标测量农村教育发展的失切性。出席“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开题会议的专家学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国内学者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却对农村教育指标体系关注甚少。美国农村学校与社区信托基金会是致力于促进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共同发展的国家性非营利组织,该组织出版的报告——《农村为什么重要2005》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农村教育指标体系,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教育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农村教育发展重新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现状、流动特点和未来流动趋势,研究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关系取向问题,指出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取向应该由单向决定论走向互动论,并且在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析以及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与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取向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欠发达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结论为依据,从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出发,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纵向发展阶段和横向发展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农村中小学从纵向发展阶段和横向发展水平两个维度进行自我发展的绩效评估,也可用于校际间或区际间的横向绩效评估,从而在宏观上指导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微观上使农村中小学把握信息化内涵,明确信息化目的,为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提供帮助.为了提高指标体系应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还将绩效指标行为锚定等级量化,给出了应用阶段绩效评估标准案例.  相似文献   

7.
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教育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当中,为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城乡教育的距离,国家提出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农村建设信息化的过程当中,确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标体系尤其重要,有了这个指标体系可以指导和规划我们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5,(3):51-54
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学者们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中的教育发展、西北农村教育发展等方面对当代西北农村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社会学需要重点研究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之间这一复杂的过程与关系,探求当代西北农村社会变迁与教育发展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指标体系搭建阶段,主要通过部分市(县)教育局领导、农村小学校长的个别访谈确定指标体系中的一、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第二阶段为指标体系完善阶段,主要通过部分市(县)的农村小学教师集体访谈确定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经过不断修正与完善,最终形成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观测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在湖南部分农村小学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考评中得到了适应性与合理性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为了监控,评价和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建立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以及教育警报指标系统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白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100-104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凸现出一些新进展情况,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的解说;聚焦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以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连年滑坡的状况,本根据对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按照我国的现行政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继续做大做强。当前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领导层应纠正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以地区为单位,调整本地区职业学校资产,加强统筹,优化资源;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行奖学金制度,设立助学贷款,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学生入学打开大门。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可以描述、解释、评价、监测和预测农村教育发展情况,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建构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是农村教育发展指标建构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农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greatly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since the 1980s. Recognising the statu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the authorities in China have set up challenging objectives for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these areas has been facing tremendou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uch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25 years. Issues of policies, funding, curriculum and the status of rural teachers will be addressed. Further, a case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provision in Northwest China, Gao Village (Gao Cun), will be presented as an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in a typical remote rural villag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论省域教育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省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具有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区域之间的非均衡性和纵向层级上运行的延展性等特点。当前,省域教育面临城乡教育之间发展失衡、制度性障碍严重、师资队伍培养与管理明显弱化、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推进省域教育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整体部署、梯度推进、错位发展”战略,在发展的对策上应更加注重农村、师资、公平、创新和统筹。  相似文献   

16.
教育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得以发展的土壤。教育市场的二元结构,尤其是农村教育市场的匮乏,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均衡,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为什么要加强农村教育市场建设,能否建设,如何建设,是我们面对农村教育市场建设时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从客观上探讨城市化进程为农村教育发展所创造的契机 ,并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城镇教育中心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是在"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这一社会背景之下进行的,与我国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公平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教育公平本质论、教育公平领域论、教育公平条件知识化、教育公平发展论。我国教育公平研究,既有特点也有不足。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论起式研究走向命题式研究;进一步构建教育公平的概念体系,由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转向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注重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关注其他利益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1978年以来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近几十年教育的发展不断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因此建议重视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