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起源,虽说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但那时,自然山水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描写山水自然景色的片言只语在诗中只是起到因物起兴的作用。直到我国最早的一首完整的风景诗——曹操的《观沧海》出现之后,由于陶渊明以及我国最早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谢跳的努力创作,在汉魏六朝时期的晋宋之际,一种专以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的山水田园诗才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收入了《楚辞》中的《渔父》一诗。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诗歌中,"渔父"是隐者的代表,其言行是隐逸意识的象征。因此,让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田园诗一般认为肇始于东晋的陶渊明,陶氏同时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和"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语),实则继承了先秦《诗经》中以《豳风·七月》为代表的侧重农事题材和以《卫风·考》、《陈风·衡门》为代表的表现隐逸思想的两大诗歌系统。陶氏之后的田园诗如唐代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的作品却偏重于隐逸。  相似文献   

4.
陈方媛 《文教资料》2009,(16):78-79
在中国古代山水史上很多具有隐逸思想的画家作出了巨大贡献,钟情于隐逸生活的文人都是崇尚道家思想的,他们的审美意趣也是倾向清淡朴素和自然的。他们居住山林之中,心灵与山水相通,潜心研究山水画创作与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被誉为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先秦时期由儒家推崇的《诗》成为最权威的教材,并且"志"占据了主导地位。汉代以后,诗歌中的"情"在慢慢的增加,重在真情实感的流露,直到魏晋时期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说法,中国诗学从一种功利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化,其中"情"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根。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诗歌辞赋流传甚广.诗人的山水隐逸作品所展现的隐逸禅化艺术生活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中外译者热衷讨论的对象.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译入语读者很难领略其诗词中的禅理寓机.以其代表作之一《归去来兮辞》的三个英译本为例,从和合学的翻译理论出发,对比分析不同译本如何通过"语言"、"文化"和"交际"横向三维度的和合实现禅意的重现.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风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钟嵘《诗品》则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并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项脊轩志》审美属性的达成反映了现象学美学所界定的"美"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物",主要体现在《项脊轩志》中的自然对象成为审美对象的途径、作为自然对象的审美对象需要具备的特征、作为自然对象的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士禛作为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不仅在歌创作上标举神韵,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理论,这套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诗学,其门人和弟子将其概括为"神韵说"。"神韵说"在当时指导了一批诗人的创作。"神韵"是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的艺术品质,是一种追求缥缈、自然、清远、典雅的美学倾向。"神韵"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由来已久,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都对"神韵说"的最终形成和系统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孟浩然诗歌具有很深的《诗歌》情结,诗人对《诗经》精神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词汇多用”、“典故活用”、“比兴巧用”等三个方面,故而形成了其诗歌清淡中蕴古朴、自然中涵雅致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孟浩然钟情于《诗经》精神,一则由于其家庭素有“重儒风”、崇《诗》《礼》的优良传统;一则由于其时代重视《诗经》教育的因素。诗人如此钟情《诗经》,古为今用,故而造就出自己山水田园诗别具精神与风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雨"作为一个古典意象,绵延不断地滋润着中国文坛数千年。先秦是诗歌起源时期,雨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渐渐地走入诗文世界,并被赋予了多重文化和文学意蕴,为其独立审美内涵在后世被发现奠定了基础,此时先后出现了卜辞、神话传说、《诗经》及《楚辞》,立足于此四种文学作品中有关于"雨"的记载,发掘出其内在联系,将先秦时期古典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的"雨"勾连成一体,解读出"雨"意象的发展形成轨迹。  相似文献   

12.
<正>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逸精神也正是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来充分体现的,其《归园田居》组诗更是被视为研究其精神内核的经典之作。随着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对于《归园田居(其三)》的解读视频的走红,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归园田居》组诗的热潮。本文以《归园田居(其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以及他的其他诗作,对作者的隐逸之志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归园田居》组诗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13.
《江苏教育》2013,(10):75-76
<正>"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余秋雨教授的新作《中国文脉》开篇便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事实上,这种"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在明清之前就是一股诗的潜流,从《诗经》伊始,一以贯穿了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脉络。因此,谈到诗歌教学,如何将这种"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贯彻于课堂,便成了诗性教育探讨的话题,其实,概而言之,也是诗性教育的底色。一、操千曲而后晓声——提升独到的文化鉴赏力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具情感冲击力的一种文学样  相似文献   

14.
受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西晋文人在生活中谄媚权贵、豪奢侈靡,但在诗歌中又表现出高洁的人格和对隐逸的希企。西晋诗歌的隐逸倾向在诗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确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隐为贵"的审美标准,使得诗歌中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趋向审美化和精美化,并在诗史上初次实现了诗歌中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共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几乎同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虽然一"俗"一"雅",但二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审美旨趣上多有重合,在布莱克、柯勒律治以及济慈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哥特小说的影子,而其地位上的殊异更多的来自于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以及浪漫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意运作;作为一种通俗的非现实主义小说,哥特小说的诸多技巧和情节也在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得以重现,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以及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等小说中都可以清晰地发现哥特小说的痕迹。可以看出,哥特小说的出现拓宽了当时文人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趣味,并不断把其身的影响渗透到各种文学形式中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永乐时期,东宫太子朱高炽周围的文人群体表现出与其时主流文风台阁体不同的兴趣与审美追求。述怀与隐逸是东宫文人群体最主要的两类诗歌题材,与此相应的,他们的诗中经常出现"剑"、"玉"及与其相关的两组意象。东宫文人群体的身份、角色意识导致了他们与台阁文人不同的文风追求,而东宫太子对文学性较强的诗文爱好也支持了东宫文人群体对诗歌文学性与审美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春游》是我国第一首多声部合唱歌曲,其歌词的语义蕴涵着中国古代诗歌"清真""雅正"的审美旨趣;其旋律采用西方音乐传统的再现二段式曲式,调性的审美内涵契合了歌词的意蕴,体现出中西合璧之音乐美学佳境。《春游》是新的时代和社会氛围于"新音乐"的投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艺术思维和审美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的感情移入客观的自然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之中,从而使本身没有情感和知觉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具有了感情、思想和行动,——这种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完全“合二为一”的现象,在美学中即称之为“移情”(“移情”一词从德文中译出,亦作“移感”)。移情是一种大量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审美过程中的很普遍的现象。比如,人快乐时,会觉得花欢月笑;人悲哀时,则会觉得花泣月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诸如:“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李白《待酒不至》)“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等等,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9.
在文论史上,首次从纯文学的角度探讨诗歌艺术创作规律的诗论专著是钟嵘所著的《诗品》.他在《诗品》中提出了"穷情"的概念,其所论述的一系列诗歌审美标准也都是以"穷情"为核心展开的.钟嵘认为只有"穷情"的诗才"有味"."情"出现于他对上、中、下三品诗人的评价中,可见钟嵘对诗歌"穷情"的重视.以"穷情"为核心,分别从创作和接受角度阐述"穷情"要"自然",有"滋味"."穷情"理论的产生,对诗歌审美价值的张扬和"审悲快感"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历来对王维诗歌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其山水田园诗的阐释,文章从王维诗歌整体创作上探寻其对"诗骚"传统的接受,阐述王维诗歌创作"雅"出于《诗》,"丽"出于《骚》,即对"诗骚"传统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