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德涧 《考试周刊》2014,(93):136-136
<正>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视或不注意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不可取的。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有近50%的人是因为在其童年时代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由此可见,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其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因此,德育工作应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法制教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从198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并且明确提出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我国在对青少年普法教育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国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统计情况来看,中学生犯罪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青少年因缺乏法律意识而频发悲剧的现象,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中明确把青少年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强调要有针对性地深入推进中学法制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对广大中学生来说,课堂是成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普通中学多数没有专门开设法  相似文献   

4.
<正>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它关系到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法制教育,旨在培养中学生确立初步的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法律至上的观念。要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制是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权利。"模拟法庭进校园"是我们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项新举措,它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模拟法庭进校园"形式,为创建"零犯罪校  相似文献   

5.
窦愈 《中学教学参考》2010,(36):119-120
上网、抽烟、谈恋爱是中学生的三大顽疾。上网更是触目惊心,它严重地摧残了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华社电发布的2009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中学生上网现象普遍,比例高达85.3%,每天都上网的占总人数的13.0%。据新华社电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3.76亿,位居世界第一,青少年约占网民总量的三分之一。又据《中国青少年网络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网民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法治国家的实现才有希望。本文从分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切入,在找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强的建议,以求为改变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素红 《考试周刊》2012,(28):167-167
目前,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针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要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首先,要强调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其次,法制教育要求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法学水平要较高;再次,法制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最后,法制教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8.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当前教育系统工程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政策引导,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应从课堂教育为主向家庭、社区延伸,形成社会化法制教育网络,使法制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营造下和谐地落实到青少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制定的普法规划历来都把青少年作为重点人群之一。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是重点普法对象。那么,中学的法制教育的现状如何呢?笔者在以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媒体专门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10多年,深感中学法制教育进行得并不尽如人意。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保障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健康形成,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腾飞。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把握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重视法制教育"。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  相似文献   

12.
各县(市)区教育局、厂矿教育处、中等专业学校、局属各学校: 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2002年11月6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配合“四五”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洛阳市教育局和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河南赛区组织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学生法律知识读写大赛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我市中学生通过学法律知识,用法律知识,写法律知识,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我市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望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参加。  相似文献   

13.
微信作为新兴并且大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得到了中学生的青睐。笔者针对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中学68名高中生做的《中学生微信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发现,仅有4名学生不使用微信。中学生处在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对于如何利用微信缺乏应有的素养。通过研究中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和满足情况,鼓励青少年积极正面的使用动机,调整和遏制微信带来的消极影响,能更好地发挥媒介帮助中学生学习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进行调查和评估,是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9所全日制中学1748名中学生样本,通过实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和特点,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有效满足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未来取向是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动力引导作用,并且促使个体当前的行为指向、服务于未来的目标.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积极发展不仅有利于其当前的心理社会适应,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张玲玲等修订的"中学生未来取向调查问卷",测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青少年提及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二是青少年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家庭领域发展的规划和评价.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中心城区一所区实验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的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王晓俊 《考试周刊》2013,(38):179-179
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中学法制教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和加大学校法制教育力度,是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 调查目的和内容 对目前的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学生如何评价,人们众说不一,有的肯定,有的怀疑,也有的否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调查研究中学生政治态度、思想状况和心理面貌的新课题。 我们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共产主义信念、政治态度、对我国现行政策的认识和人生观等四个方面。我们就这几个方面分别拟定了问卷细则及等级评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傅岩 《班主任》2005,(2):30-32
一、调查目的 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后,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比以往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议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客观依据,我们于2004年5月,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徐州市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水平的中学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调查,以了解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封晓蓓 《文教资料》2005,(35):81-83
青少年法制教育对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探寻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完善思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十分突出,这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我们必须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法制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