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考《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鉴赏古诗,文化积累与生活体验愈丰富愈好,古诗读得愈多愈好,但这些不是靠高三总复习阶段的突击可以解决的。倒是了解一些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常识,学会灵活调用已有  相似文献   

2.
2002年高考古诗鉴赏考查从客观题改成了主观题。用主观题型考查古诗鉴赏能力,符合鉴赏活动的客观实际,既可增强考题的选拔功能,又可以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因而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新的考查形式,对复习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高考《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的要求是两个动宾短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指导高考复习,首先应准确理解上述要求的含义。“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考生说出诗歌使用了怎样的形象、语言、技巧表达情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评价”的意思是“评定…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笔者分析高考诗歌鉴赏题后发现,诗歌思想感情类鉴赏题有一定的特点,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诗歌鉴赏历来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中难度系数较大的试题,2002年以前诗歌鉴赏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相对而言,难度较低。2002年后高考语文试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能力层级提升为E级,《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难度提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诗歌鉴赏成为年年失分最严重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的这一块儿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一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两个要求实际上涉及了四个方面的考点。本文着重探讨其中的鉴赏文学作品(此处指古典诗歌)的语言这个考点,试图从根本上去理解此类题目的命题意图,从而  相似文献   

6.
古诗鉴赏作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考的要求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2002年的《考试说明》提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两条要求;而2002年4月出版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如果从200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重新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恐怕更为确切地反映高考在古诗鉴赏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诗歌鉴赏部分的要求:一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另外,以往高考诗歌鉴赏的考  相似文献   

8.
周红  温剑鹏 《广东教育》2007,(12):45-48
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鉴赏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高考是通过以下两条思路来进行考查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表达技巧据此,我们介绍鉴赏诗歌的四大技巧:  相似文献   

9.
高考诗歌鉴赏,考纲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很宽泛,考生感到茫然,往往答题时不知所措。如何找到突破口?笔者根据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古诗鉴赏阅卷的感受,认为高考古诗鉴赏还是有章可循的。高考古诗鉴赏,首先要读懂并概括出诗创造的意境(或景、事)、抒发的感情(主旨)。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  相似文献   

11.
古诗鉴赏历来是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难点,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此,我想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3.
一般而言,语言、技巧和情感是诗歌鉴赏命题者拟制题目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其分布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2009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则相对“单纯”,在基本遵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要求前提下,更侧重情感审美考查。据统计,18份试题中,涉及情感审美的多达19题.而单纯指向表达技巧的则寥寥无几。可以说,情感审美是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大纲》明确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次为E级。作为主观题中要的考查项目,如何根据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题干意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增加了古诗鉴赏主观表达题。古诗鉴赏试题的目标,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诗歌作品既能“意会”,又能“言传”。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评价,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2003年的考试说明又增加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一考点。由此可见,如今高考古诗阅读鉴赏考查的面不仅变得比以前更宽泛了,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然而,虽然考查的面广了,  相似文献   

17.
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8.
2005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入注目。根据新颁布的2004年的高考《考试说明》,2006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赋分作了调整。由6分提高到了8分。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我们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我们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华是诗的国度。有标示着我国诗歌滥觞的总集《诗经》,有诗歌之父屈原,有把普通劳动人民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古诗十九前,建安时代更是一代风骨,唐朝的李、杜代表着我国诗歌两种风格的高峰,“婉约”“豪放”的宋代词相继登上文学舞台——诗歌是如此深刻地镌刻在我们的心头,是如此多情地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因而,生活中不读诗,枉为我们华夏子孙;高考中不考诗,愧对我们先圣先贤。故,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于诗歌鉴赏这一考点做了以下陈述: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诗言志,心志情感是诗歌的核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都是为诗人抒发感情服务的。于是,赏析古诗的情感成为古诗鉴赏的重点和热点,几乎是高考古诗鉴赏的必考题,不易突破。但如果对赏析古诗情感的常规方法进行梳理和挖掘,使之条理清晰、论述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