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树雄 《甘肃教育》2014,(20):90-90
正《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是中学课本传统的入选篇目。教这些篇目,总要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一般都认为,陶渊明归隐,是不满意司马氏的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他不愿"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有些人也意识到了老庄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但却仅依据陶渊明的某些诗句,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四》。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等,看到他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魏晋时期的政治纷争使得无数士人无谓丧命,对士人阶层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威胁,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力反抗,只  相似文献   

3.
《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创作完成标志着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真正确立。与之前几度退隐又几度入仕不同,在"彭泽辞令"之后,陶潜正式告别劳心役形的官场,归入心中期许已久、安闲静逸的田园。对"仕"与"隐"的困惑不定在此时完成了最终选择,潜心山川与躬耕陇亩成为陶渊明之后人生的全部要素。可以说,《归去来兮辞》既是陶渊明同仕宦生涯的断绝信,同时也是其归入田园人生的宣言书。正因如此,《归去来兮辞》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隐逸精神。  相似文献   

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摈弃官场归隐田园的一篇宣言书,其言之纯朴,其情之真切,其志之高洁,历来受人推崇,欧阳修就赞叹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同时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篇,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陶渊明一生从仕到隐的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归隐”主题的巅峰之作.欧阳修甚至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相似文献   

6.
《归去来兮辞》堪称陶渊明的人生分水岭,写下此文后陶渊明彻底离开官场,归隐田园。陶渊明在文中向世人宣告了自己归隐田园的坚定信念,向往着归隐后的惬意与欢愉。这决绝、欢愉背后又隐藏着陶渊明理想破灭后的失意与无奈,朴素清新的文字蕴藏着复杂幽微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7.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相似文献   

8.
《归去来兮辞》是反映陶渊明归隐思想的重要篇章,文章表达了作者归田的喜悦之情,“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教参语)。类似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归去来兮辞》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对于归隐行为本身,后代读者的观点不。有人说这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是对黑暗政治的妥协;另有人说这是他“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使然,那“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是何等的潇洒和痛快啊!若仅看到这表面的东西,或认为《归去来兮辞》所包涵的内容仅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0.
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东晋时期,士族清谈玄理风靡一时。这种风气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表现在内容上严重脱离现实,艺术上“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创作的诗文才打破了这种局面。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归去来兮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高度评价。《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作于辞官归田之初的一篇述志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这是一篇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它体现了自然醇厚、淡…  相似文献   

11.
钱辉 《语文知识》2003,(4):38-39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陶渊明为县令八十余日就毅然解印弃官,归隐田园,此举历来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辞赋名篇《归去来兮辞》一扫楚辞体中怨愤、悲伤的情调,显出了淡远潇洒的文风。欧阳修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尝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教师参考用书》这样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无论是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还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喜爱,都说明了作者告别官场是高兴的,快乐的。但笔者认为此时的陶渊明是快乐的,欣喜的,但也是痛苦的,无奈的,惆怅的。本文将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试着解读《归去来兮辞》复杂…  相似文献   

13.
【观点梳理】 1.入仕为官是陶渊明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洁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知天乐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这就是陶渊明的隐士情怀。(王家康《学习〈归去来兮辞〉感受陶渊明隐士情怀》,《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4.
孙阳 《语文天地》2015,(10):19-20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也是最能表现他志向与操守的文章。在提到其写作背景时,许多资料都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不久,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躬耕田园。而且普遍认为,五斗米为当时县令的俸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因贪恋官位而向污浊的官场低头,有力地表现了他不慕权势的高贵气节。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陶渊明隐居背后的政治隐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要了解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我们往往要分析到这样一个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归隐?下面,就笔者的观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结合近三十年间关于陶渊明及其《归去来兮辞》的研究成果,从创作时间和地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作品渊源与艺术特色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陶渊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体,表现出了人格的三重性:他是纵情田园的孤高隐者,又是心有不甘的落寞儒者,还是洞彻生命的超脱道者。三重人格的背后是陶渊明思想中儒与道的激烈碰撞。一、纵情田园的孤高隐者《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时所作,字里行间透露出归隐之乐:有轻舟遥遥、衣袂飘飘的归途之乐,有童稚候门、携幼入室的天伦之乐,有举杯独酌、静默怡颜的安居之乐,有南窗寄傲、涉园成趣的洒脱之乐,  相似文献   

18.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体现陶渊明出处行藏的一篇重要作品,文中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和回归田园的喜悦。本文以生态批评为视角,深入剖析其思想内容,试图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9.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初读时,总觉得是抒写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总觉得“归隐”后的陶渊明是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舍之翁,闲适之祖”。而今细细咀嚼.走向田园的诗人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并非久久地悠悠然。  相似文献   

20.
问陶潜     
陶渊明 ,人说你的诗平淡自然、质朴淳厚、潇洒飘逸 ,对后世影响极大 ,历来受人推崇 ,连欧阳修都曾赞叹 :“两晋无文章 ,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你没有想到吧 ?当然你更不会想到 ,你的诗会影响你以后一千年乃至今后无数个一千年。认识你 ,也是从你的诗开始的 ,就像常人对你的认识一样。“陶渊明是个隐士 ,他已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社会上失意以后 ,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 ,往往回到陶渊明 ,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 ,并借以安慰自己。”直到今天 ,再读《归去来兮辞》 ,和学生研讨了《归去来兮辞》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