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构人生的自然──从个性因素看陶渊明之归隐二题裴登峰自从钟嵘提出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之说后,关于他的出仕与归隐的探究就一直歧异纷呈,仁智互见。概括地说,对陶渊明出佳的基本动因或真实原因的讨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是因家贫,为口腹。二是同其他众多的古代...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 ,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他出仕是为了博取怡养性情、享乐人生的雄厚的物质资本。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 ,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 ,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他的一生是无奈的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之前的隐士虽已有零星的诗歌创作,但他们多为坚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教义的苦隐者,尚未出现真正把归隐生活和诗意人生相结合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则是第一个把归隐生活与诗歌创作、诗意人生相结合的诗人,陶渊明则在归隐之后,他的精神寄托主要在做诗。陶渊明在诗歌的世界中,构筑了一个诗性的精神城堡。陶渊明归隐于诗的生存样态,为他以后的士人提供了一种精神范式。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替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陶渊明以其平淡自然质朴的风格开辟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他对自然的追求和理解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可以说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动机也是后人迷惑、探求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舍弃来自不易的县令,而选择归隐呢?本文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为官中的自我矛盾和田园诗歌中一一探究。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他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里在分析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基础上,以部分诗文就陶渊明与自然、他的人格与理想三方面探讨了陶渊‘明审美化的追求,表明了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作出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在思想上宗儒或宗道不是他选择归隐的根本原因。他的归隐既受时代风气、家世渊源影响,更是“称情”的需要,是他对人生的一次积极主动的选择。她归隐后虽贫而乐的生活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政治家而不是诗人 ,曾反复出仕 ,反复归隐 ,直到理想之梦完全破灭。造成悲剧的原因 ,有时代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他自身性格所致 ,他真诚自然的性格 ,理想化的气质 ,成就了他卓著的诗名 ,也注定了他仕途失意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8.
彭泽辞官开启了陶渊明新的人生,他也因之被奉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人士。陶氏归隐田园的躬身实践,影响了许多中国士人的价值追求。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彰显了当下中国文化的某种缺失。透过历史的迷雾,仔细研读其作品,发现陶渊明彭泽辞官后并未真正做到了无牵挂。他质朴、率真、近乎自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对权力、功名、生死的丝丝牵挂。基本物质保障的缺失、晋升通道的受阻、价值取向的游离,使陶渊明的休闲实践显得如桃花源般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和苏轼,一个是东晋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宋朝文官政权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归隐情结,而在面对仕与隐的人生命题时,他们做出了不同选择。陶渊明历尽仕途坎坷,经过一番心灵挣扎,最终隐居田园,"归隐"之于他,是回归自然,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一经决定绝不动摇的人生信念。苏轼始终徘徊在仕与隐之间,内心矛盾,最终没有迈出归隐的那一步,"归隐"之于他,是无奈,是向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却不是生命价值的终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归去来兮辞》是晋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初读时,总觉得是抒写陶渊明的“归隐”之乐.总觉得“归隐”后的陶渊明是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舍之翁,闲适之祖”。而今细细咀嚼.走向田园的诗人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并非久久地悠悠然。  相似文献   

11.
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道通为一"的结论,从而让人们面对生死现实之时,能够体认到不以生死为忧惧的超然,一任生死、放弃分别"而照之于天",最终找到人生终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人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3.
归隐山水是我国汉晋之际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人生追求,然而能够实现隐逸生活的人却少之又少.仲长统有隐逸高蹈之心却始终放不下世事,他的隐逸理想也不得实现;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将众多知识分子所希冀的隐逸理想变成了现实.仲长统的《乐志文》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是作者详述个人隐逸理想的文章,然而两篇文章所描述的隐逸生活却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仲长统和陶渊明的性格和思想意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所建构的创造教育理论的特色是 :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立足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源泉与动力 ;在生活中完成创造 ;以创造完美的生活为最终目的 ,其实质就是生活创造教育。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生活创造教育理论 ,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当前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取得新进展 ,开拓新局面 ,就必须回归到生活 ,在生活中提升创新目标 ;拓展创新空间 ;开发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追溯意境理论发生的渊源,对于深入地领悟意境的美学内涵和体味中国艺术的风骨与精髓,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无论是探索意境构成的内在机理——境一境中之意一境外之意,还是考量意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表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其中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老庄哲学、美学的根本原则“道”的上面。自然无为的“道”是意境的生存之本和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上价值。一千五百年来,陶渊明的文化意义不断被挖掘,并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当代中国,陶渊明尤其显出他的重大价值。种种精神危机表明,今天更需要陶渊明。陶渊明的独立人格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会感召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冲破精神枷锁。陶渊明的真率人格,激励我们努力做真人、讲真话,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是美育的好教材。陶渊明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人们自身修为、清洁灵魂的良药;同时,也应该成为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一种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道是老子哲学立论的基础。老子的道在其哲学系统中主要包含本体之道、规律法则之道和人生准则之道三重意蕴。本体之道是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存在本体,又包含宇宙生成的动力和物质性的存在两种含义。规律法则之道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把握,主要包含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循环运动规律。人生准则之道是人生活方式与处事的方法,包含生活方式和人或事物状态两种意蕴。本体之道是老子哲学的出发点,规律法则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人生准则之道是老子哲学的落脚点。三重意蕴下的道紧密相连,在老子哲学中贯通始终。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综观陶渊明的田园人生、官宦人生和艺术人生,其人生存在的思想价值表现为主体性、宇宙性和社会性。剖析陶渊明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会对今天的人们在确定人生终极追求之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先秦道家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贵生养生思想成为其生命教育哲学的核心.生命的自然性、生命的自由性、生命的精神性和生命的艺术性是其生命教育哲学的主要内涵.在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变革背景下,重新解读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启发我们: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向生活回归。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转变教育理念,从生活中发掘教育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还要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