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性描写作为文学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性描写也有美丑之分,那些进入文学作品的性描写,本质上应为一种伦理与美学的情感。在文学作品创作中,性描写应该为作品主题服务,应当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应当为创造艺术美而存在,不能为性而性,把文学与性科学混淆,使性描写做了作品的佐料。  相似文献   

2.
性描写作为文学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性描写也有美丑之分,那些进入文学作品的性描写,本质上应为一种伦理与美学的情感.在文学作品创作中,性描写应该为作品主题服务,应当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应当为创造艺术美而存在,不能为性而性,把文学与性科学混淆,使性描写做了作品的佐料.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的小说因性描写而倍受争议。其实,劳伦斯是通过性反映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企图通过性追求回归自然的人类天性,同时表达了自己以“血性意识”为基础的性理想。劳伦斯小说的性描写和他的性理想也存在着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由于隶属不同的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汉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谓语,具有较鲜明的状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就英汉补语的组成成分、基本类型及语义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从作品整体上看,对性行为大胆而直观的描写,是《金瓶梅》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共有的基本特征。作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性描写直接影响着小说的情节结构和典型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意蕴。从性描写对传统性文化在不同层面上的撞击、认同、超越和向性爱本质复归的倾向,显示出这两部作品的性描写的不同文化内涵和粗、俗、丑与细、雅、美的不同品格,并从而表现出这两部小说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金瓶梅》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这除了作品主题、题材、人物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之处外,《金瓶梅》大量的性描写是它与其他三部作品特别显著的不同点。《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不是个别的故事情节点染,而是小说故事情节总体结构的需要,是小说主人公形象塑造必不可缺的环节和因素。如若抽去性描写,《金瓶梅》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目。性描写是《金瓶梅》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一部古典名著,它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今世人民为观止,仅就它的性描写而言,就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它问世之后封建卫道者以其性描写为据,指斥它是一部“淫书”,流传之初,即明令焚禁。其实《红》的性描写不仅没有诲淫之嫌,而且是必不可少地有机组成,它对表现作品的主题,刻划人物性格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这些性描写本身有着较高的艺术性。本文试对此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一、《红楼梦》中的性描写是出于表现主题的需要。性爱是爱情的因子,《红楼梦》中所编织的爱情故事,特别是宝黛之间的爱情,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描写最为生动、意蕴最为丰富、影响最为深远。最初,宝玉并非把全部热情都倾注于黛玉身上,而是摇摆于钗、黛之间,  相似文献   

8.
结合作品的具体细微的分析,从性描写的独特角度,阐发了茅盾和郁达夫两位著名作家的小说的思想含蕴,审美特征等一般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性描写应该是具有含蓄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性描写 ;性描写健康与否 ,不能以作者是否“敢于署名”作为衡量的标准 ;一部文学作品是否能卖高价 ,取决于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决不能取决于其中“色情文字”的多寡 ;材料的取舍 ,则由作品的主题和创作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04,(2):34-35
根据新的课改精神和课程理念,新标准对原有大纲中关于语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要求扩大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根据《语课程标准》增加当代优秀学作品的要求,入选了一批获茅盾学奖的作品。描写康藏地区最后的土司制度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的指定书目,并入选《语新课标必读丛书》,成为向高中生推荐的必读书一但由于这部长篇小说有一些性描写,有些学生家长对此感到忧虑,认为该书推荐给中学生阅读不合适,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过多地关注作品中的性描写但学生们的说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性”在大多数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依附于某一强势话语,例如政治话语、儒家文化、男权话语,或是维护之或是反叛之。人们在维护或反叛强势话语的前提下接受作品中的性描写,而一些没有依附强势话语的性描写则为人所不齿。借此我们可以把握人们意识形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3.
费拉贡那尔的作品因涉及性描写而遭到很多人的排斥,偶有文章介绍也总是避讳重重或多持否定态度,至今尚未有人对其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更无公正评价。文章拟以费拉贡那尔所处的特定时代为立足点,结合画家的经历和审美情趣等,来阐述作品在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方面的成功之处,并着重解析画面中情色描写方面的隐含内容,使人们理解画家作品,肯定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性与秘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性命题,两性描写在小说叙述中成为对人的精神存在本质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手段。《白鹿原》中的两性描写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跃现,引发了陈忠实对文学创作中性描写的理解和认识:爱尤其是性不应成为创作的禁区,性在文学作品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透过田小娥这个视角,陈忠实看到蒙裹在爱和性这个敏感词汇上的封建文化、封建道德,性就成为揭示白鹿原民间"秘史"和支撑这道原和原上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构件。因此,在写作《白鹿原》时,陈忠实归纳出"写性三原则":"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与卫慧、棉棉以及当下一些美女作家对眼下商业化大潮中的各种欲望化的生存景观的津津乐道不同,她的作品呈现的却是一幕幕带有终极意味的女性悲剧性生存景象的关怀.她的"三恋"系列,通过对"性"与"母性"的书写,实际是在发现、质询、反省和探究女性主体意识的迷失,进而思索女性的性别境遇及其生命体验,并为女性的性别本体复归而呐喊。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反对以性别特征定义作品 ,但同时声称对“女性化”绝不反感。从“叙述方式”、“叙述人”、“叙述内容”三方面主要分析其 90年代的创作 ,为王安忆作品中“女性化”的“温柔”之发挥作勾勒式描述与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与《原野》虽为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对于爱恨极致状态下的人性所作的艺术探索,但在复仇者刻画、爱情模式和创作手法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诉说着女性精神上的痛苦、性的痛苦以及女性爱情婚姻的痛苦。作者以独立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痛苦状况的描述和痛苦根源的挖掘,唤起女性的觉醒,建构女性的文化,让社会更加关心女性这一特殊群体,从而使女性和男性达到共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性意识的觉醒到性意识的张扬再到性意识的放纵,这三个阶段的性爱描写不仅体现出女性性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体现出女性主义小说审美取向的变化过程。但是随着商品社会消费文化中享乐主义的抬头,女性主义小说中性爱描写走向泛滥,发生了变异,背离了性爱描写的初衰,这是女性主义小说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20.
婚姻习俗中的闹洞房等世界各地都有,既有鬼神迷信色彩,也有性的禁忌色彩,中国先秦婚姻习俗淳朴肃穆,汉代以后,闹洞房等习俗开始了淫荡的变迁。这种习俗本身是陋习。但考察遗留至今的传统婚姻习俗中的点喜日、接亲戚、拜亲人、闹洞房、三回门、站对月等,客观的效果是性禁忌、性保健、性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