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煤层气小型液化前景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能源利用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峻,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显得日益重要,利用天然气的小型液化技术将煤层气液化并贮运,是一种有极有前景的煤层气开发形式,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利用煤层气的情况,指出煤层气小型液化在中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形式,并分析了煤层气小型液化技术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煤制油是一种是石油替代技术,在我国"富煤、少油"的具体国情下,煤制油工艺对推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煤制油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煤制油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工艺要求和经济量两方面比较了两种煤制油液化工艺.  相似文献   

3.
液化石油气脱硫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的脱硫方法及技术是液化石油气生产与检测中的关键技术.文章综述了干法脱硫、湿法脱硫、膜分离法脱硫、生物脱硫、电子束照射法及微波法脱硫等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液化石油车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缓解石油资源枯竭的危机。本文从液化石油车出现的背景趋势以及可行性谈起,通过分析液化石油车对环境污染小、经济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以及液化石油车功率会略有下降等缺点,提出了目前液化石油车市场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一些不利因素,同时也指出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高等级公路液化地基处理方法,介绍了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奖励》2005,(12):54-5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从事煤的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已有20多 年,在液化催化剂开发上作了大量工作。 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煤化工分院建立了一套连续的催化剂制备中间试验装 置,完成了中间试验装置的连续运转实验,并在煤液化连续试验装置上对所开 发的催化剂进行了多次实验验证,就高效催化剂相关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建设基础处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判断地震液化判别及处理的案例,国家规范中有很多种对于地震液化的定性及等级判别的方法,每种判别方法又有不同的针对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标准贯入击数为依据的判别方法.本文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规范,对青山水库河床覆盖层中的第四纪全新统的粉细砂、壤土及砂砾石进行液化等级判别.结果表明,坝基覆盖层存在不同程度的液化现象,需要对这部分土层进行必要的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木质素在乙二醇中的液化反应,结果表明液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木质素液化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以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植物原料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20—25%、温度为150℃、时间为60—80min、浓硫酸用量为液化剂用量的4%时,液化率可达到90%,所得到的木质素液化产物羟值为340mgKOH/g-360mgKOH/g,黏度为1000mPa.s-2000mPa.S。  相似文献   

9.
从我校建环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出发,分析了石油高校建环专业开设气体液化实验的必要性。首先探讨了气体液化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经过对比,液化流程选用单级混合制冷循环;从安全和经济性方面考虑,制冷剂选用R134a、R23和R14混合组分,液化介质选用CO2;考虑到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流程采用较高温区的氟利昂相变制冷工艺。接着又从安全、费用、占地、耗时等方面,对本科教学引进气体液化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在该气体液化实验台上拟开设的实验项目。气体液化实验的开设,完善了石油高校建环专业的实验项目,通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气体液化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也向建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小型撬装液化天然气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工艺特点,同时结合实验分析了装置的实验性能。通过实验装置工艺流程及性能分析,说明该装置完全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具有非常好的实验预期效果。结合实验装置的特点和液化天然气利用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各类实验。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液化”一节关于压缩体积 ,可以使气体液化的实验中 ,教材采用的物质是乙醚 .笔者以为 ,乙醚无色 ,液化、汽化现象不明显 ,不易观察 ,而且容易挥发 ,有特殊气味 ,对人体有不良反应 .据此 ,笔者采用了将少量碘溶于乙醚液体中的方法来完成该实验 ,液化、汽化现象明显 ,效果较好 .一是碘溶于乙醚液体后 ,其气味大大减轻 ,降低了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二是乙醚的碘代物为桔红色 ,作为演示实验 ,学生极易观察 ;三是碘与乙醚混合后 ,所得的乙醚碘代物仍可随压强的变化而汽化、液化 ,且汽化时不会留下未汽化的液体 ,能很好地达到该节实验的目…  相似文献   

12.
常压条件下,以丙三醇为液化剂,对小麦秸秆进行催化液化反应,制得低分子量的化学品.实验结果表明:常压催化下,五种催化剂对小麦秸秆的液化产率的高低顺序为:对甲苯磺酸>苯并三氮唑>锌粉>十八水硫酸铝>氧化钙,其中对甲苯磺酸的液化产率最高;温度为80℃、时间为90 min、对甲苯磺酸用量为丙三醇用量的1.5%时,液化效率可达40.15%.因此,对甲苯磺酸可作为小麦秸秆液化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师专学报》2015,(4):152-155
为了研究竹粉乙二醇液化的优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乙二醇与竹粉质量比等因素对竹粉液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在竹粉乙二醇液化过程中,影响液化效果最为显著的条件是反应温度,其余依次是反应时间,质量比以及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化反应温度170℃,液化时间90 min,乙二醇与竹粉质量比为6,催化剂用量6%.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的全面贯通,以液化石油气为主气源的城市都逐步被天然气取代,液化石油气的需求量正逐步下降,供应大于需求.从综合利用资源和现有液化石油气设备考虑,就涉及到如何扩大液化石油气的应用范围,使液化石油气的供需达到平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为最大程度提取某石化公司液化石油气中丙烷,笔者针对某公司ARGG装置进行液化气优化调合.在分析ARGG液化石油气组分和某公司液化气销售地区气象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液化石油燃烧供气机理,通过研究,建立ARGG液化石油气调合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论证,使得现阶段液化气销售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化石油气进行切割与焊接,与乙炔相比,不但更具安全性和高的切口质量,而且成本降低更具有经济性。因此,应大力开展液化石油气在焊接实训教学切割、焊接技术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庆地区具有丰富的液化石油气资源,随着C4分离技术的日趋成熟,将其分离出不同的纯组份,用于生产不同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分离出的丁烯可以作为生产仲丁醇、甲乙酮的原料等,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抓住此契机正在建设30万tC4分离装置,但是依靠公司内部自产的C4原料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需要外购大量的C4原料,因此,C4原料的卸车工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公司目前已有一套10万t合异丁烯C4原料的卸车工艺,经过近几年的改造日趋成熟.目前国内液化石油气卸车常用工艺有以下几种:利用压缩机卸车、利用轻烃泵卸车、加热液化石油气卸车、压缩气体加压卸车、利用静压差卸车.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压缩机卸车工艺.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 (华东版 )第 59页有一个演示实验 ,如图 1所示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化时放热。通过实验说明 :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 ,容器B的水温升高 ,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感到这个实验有一些不足这处 :1 .实验完成所用的时间太长。实  相似文献   

19.
液化石油气作为炼化企业主要的炼油副产品,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石化产品之一.从我厂液化石油气多年的销售经验来看,液化石油气销售价格的合理制定是做好液化石油气销售和提高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20.
以宁德乡土树种柳杉为原料,聚乙二醇为液化剂,在浓硫酸和磷酸的混酸催化作用下,进行了木材液化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残渣率为指标探讨了液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比及催化剂用量与配比对柳杉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20min、液比4:1、催化剂用量6%以及硫酸/磷酸体积比2:1的条件下,柳杉液化残渣率为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