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批评方式是实现批评的桥梁与媒介。批评方式有:主客观统一、思维的共性与个性统一、主导方式与方式的多样性统一等属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方式的嬗变:政治批评─—大批判批评─—新政治批评─—历史审美批评。真实性、思想性和审美性是历史审美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方式的开放要求在历史审美批评方式的统领下,有其它方式如发生学批评、形态批评、系统批评等多样化批评方式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理论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文章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结合生态批评要旨,对狄更斯《老古玩店》进行生态批评解读。狄更斯对工业与科技批判、欲望批判,重返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他的绿色思维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建设已经走过了30年,其发展历程令人瞩目,发人深思。大体来说,这30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是它的"黄金"时期,文学批评回到自身,从独断式政治批判转向社会性文化批评,再到审美批评;1990年代,文学批评一度在政治和"商品化"潮流及外来理论、批评等因素的冲击下,迷失自我,陷入困惑和低落中,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在之前发展的基础上,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趋于平实、稳健,有走向"交流对话、综合创新"的自觉意识。无疑,对30年文学批评的检索、剖析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及意义,而且能够为建构充满学理、富有特色和创造性的当下文学批评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强化凸显批评反思、批评反思性、批评反思精神,成为文学批评的批评性性质内涵、功能作用、价值意义构成及批评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及重要内容。反思内涵外延所含逆向思维、换位思考、反躬自省、反诘反问的思维方式及表现方式,与文学批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的批评、反批评、元批评、批评自身建设的职责功能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独特的问题导向意识与学术前沿意识,体现基于改革开放的批判质疑、突破超越、创新开拓的批评精神。批评反思既要针对不足、缺陷及问题的反思,又要针对从挫折到成功、从逆境到顺境、从教训到经验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双重性的反思,更需要破旧立新、吐故纳新的自身建设及自我完善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反思,由此回归及重构批评精神及批评传统,提升批评反思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批判组"及其类义符号和"毒草"香花"及其类义符号是文革文学批评中最突出的两组话语,烙有文革时期特有的印记。以"批判组"为代表的文学批评主体的集体出场,表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言说的强力控制;当"毒草"被妖魔化、"香花"被英雄化时,文学批评方式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显示出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对批评话语的强力渗透。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生态学批评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中应运而生,并在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有必要考察与反思它的发展历程,探究生态学批评产生的综合动因、生态学批评的人文运用以及生态学批评的局限性和矛盾性。用以探讨的态度批判学术界惯有的理论,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辩证理论”和“二律背反”是詹姆森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的两个重要理论。基于对这两个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到詹姆森独特的辩证思维方式及其理论的嬗变,看到他对文本的历史维度和政治解读使批评话语探索了新的研究领域,也看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具包容性和综合性以及它在当今文化政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批评思维学是研究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过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本文系文学批评思维学系列论文之二,探讨批评主体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思维方法: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活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能够成为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专以文学批评思维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思维学,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是文学批评方法学与思维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兼具文学与思维科学的属性,而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批评),则最终决定它的本质是一门文艺新学科。文学批评思维学是研究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类型、思维过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在此,我们想以批评对象为圆心,研究文学批评的辐射思维与辐集思维。一思维科学从思维活动的特点上把辐射思维与辐集思维视为两种思维类型,我们从文学批  相似文献   

10.
王先霈的《圆形批评与圆形思维》是“新时期文艺学建设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 ,集中体现了他新时期以来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发展历程。所谓批评的“圆形”境界既指我们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学过程中 ,充分占有并尊重中西方几千年的文学批评传统 ,总结和确立的文学批评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 ,也指我们在从事文学批评学研究、从事文学批评实践中所应当具有的开放、宽容、宏阔的批评心态。“圆形批评”是王先霈在 1 992年正式提出的 ,但其“圆形”批评观念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 80年代中期。在整个观念形成史中 ,1 986年出版的《文学评论教…  相似文献   

11.
按语音差异,笔者将荣县境内的方言划分为3个大的片区即东路、中路和西路三片。中路话以荣县县政府所在地旭阳镇的语音为代表。西路话以长山、双古、新桥三镇为代表。东路话以成佳、五宝两镇为代表。西路话有不同于中路话和东路话的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中路话是典型的荣县方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思想注重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批评是政治的批评,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批评的政治性决定了批评的视野是整个文化,但文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批评《我们夫妇之间》而引发的"萧也牧事件",成为当代文学思潮史上的一次较为重要的文学事件,但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它的定位不够全面。"萧也牧事件"构成了"十七年"文学规范建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如何叙述现实的规训。这次事件的影响,在于明确文学对现实的叙述要按照"讲话"方向所设定的工农兵话语秩序进行。与此同时,《我们夫妇之间》受到批判之后,"十七年"的城市文学创作日益纯洁化、叙事简约化,对于都市生活的体验要么回避,要么予以负面批判,城市文学的意识形态化色彩也日益浓厚。  相似文献   

14.
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文学的政治批评;二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的人生批评;三是以梁实秋、朱光潜、李长之、李健吾等学院教授或学者为代表的文学的学院批评。这三种类型之间有多种过渡形式,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政教之论在唐宋时期文论中的展开,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诗歌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二是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上述两个维面,其阐说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政教功用论和政教审美原则论两大论题加以展开。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共构、相互融通,共同构建出了唐宋文论政教之论的骨架。  相似文献   

16.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托的后期延安文艺批评,改变了此前较为"自由"的风气,不断加强"政治性",并通过对延安文艺界其他"异质性话语"的整肃与清场,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监督性的文艺批评体系,直到1949年后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文艺批判。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就是从“语言转向”来探索文学的形式美学,逐渐摆脱“文革”时期的政治功利和新时期初的社会功利,突破以工具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分析,走向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审美批评,完成了从文学的政治性向文学的语言性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研究继上世纪初再一次成为美学、教育学关注的热点。文艺评论作为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进行良性沟通的桥梁,它的审美属性、政治属性、艺术属性内在地规定其对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的美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艺评论深入美育实践,不仅是文艺评论的内在要求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美育进入成熟期及其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通过论述文艺评论深入美育实践的学理可能、具体路径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其深入美育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9.
左翼文艺运动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其活动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重政治斗争的政治本质,决定了其文艺批评的政治极向性:非左即右、革命或反革命、胜利或者死的双向极反,造成了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理论和创作批评动辄上纲上线。特殊政治历史环境中的左翼文艺运动有较大成就,其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的政治历史环境中,如果仍延续左翼文艺运动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必然有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这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的。  相似文献   

20.
在左翼作家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批判中 ,茅盾对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是他的独特贡献 ,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由作为理论基础的两个命题和一个基本文艺主张组成。两个命题是 :第一 ,文艺原本是表现民族意识的 ;第二 ,近代是民族主义文艺时代。一个基本文艺主张是 ,要创造以民族意识为“中心意识”的民族主义文艺。茅盾通过概念的澄清和具体实例的剖析批驳了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两个命题 ,然后又结合政治现实的分析 ,指出了国民党文人的民族主义文艺主张的欺骗性和反动性。就当时的情况而言 ,茅盾的批判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