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形成的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是我国中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三种模式。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这种管理。“弹性坐班制”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介于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之间,每周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非坐班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中学教师在上完课以后,  相似文献   

3.
对于非谓语动词的状语用法,不少高中学生弄不明白。笔者在此对三种非谓语动词形式作状语的用法作一比较,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非谓语动词的形式非谓语动词有三种:1.不定式;2.-ing分词;3.-ed分词。二、非谓语动词及其短语的解释要想学好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必须弄清不定式与不定式短语,-ing  相似文献   

4.
非恰当方程的求解是一阶初等积分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关于非恰当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其特点,归结为积分因子法、换元法和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我们结合已有的方法,提出的一种求解非恰当方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简单易行,便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5.
非有声语言是通过手势、表情、形体动作、行为,以及其它非语音方式或手段来表达某种意义,完成思想交流,传达感情,达到交际的工具之一.对于有声的哈萨克语来说,它是一种补充,是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通常,哈萨克非有声语言可以单独使用;在有的场合,它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哈萨克非有声语言可以分为体态语、行为语、象征语、标志语等若干类型。哈萨克非有声语言同作为有声语言的哈萨克语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包含着文化和历史的因素.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是一个“物理非决定论”者。他的“非决定论”有两种意义,一是非严格的决定论,一是绝对的偶然论。波普尔的非决定论思想,无论对于物理学哲学,还是生物学哲学研究,都富有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的动词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大类,谓语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不能作谓语。非谓语动词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规则很多,容易混淆和出错。以下介绍利用口诀和图表学习非谓语动词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非谓”形式123,过去分词最简单;现在分词、动名词,两种形式记心间;不定式形式有三种,“完成”“进行”和“一般”。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共分三种,即过去分词只有一种形式,现在分词有两种形式,动词不定式有三种形式,简称“非谓形式123”。见下表(以动词do为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过去分…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王治业一、什么是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身体部位的变化,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非语言形式,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除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是教师...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一切非语言文字形式交际信息符号的统称(不具有信息价值的非语言行为不属于该范畴),同语言文字一样是一种受社会制约有传达信息功能的符号系统。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非语言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最能传达、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等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采取对创新思维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创新思维为参照对象展开论述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有许多人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神赐的、天赋的,是不能培养的;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虽能培养,但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就是要养成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正所谓:习惯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的机会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
从李贽哲学自身的逻辑出发,可以发现,李贽哲学以其苦难意识作为背景,在无一有合一本体论基础上,主张道非一途,性非一种,从而表现为追求自由,宽容学术和相对主义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教育语录教育为群学之一种,居形上、形下之间。故其采用试验方法也,亦较迟于物理、生理诸学。然近二百年来,教育界之进步,皆由试验而来。因教育是一种永久事业,非目光远大不足以立百年之基;教育又是一种社会事业,非同情普遍,不足以收共济之效。教育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4.
窦润江 《青海教育》2010,(11):45-45
一、学生素质结构分析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从微观上分析学生个体素质结构,探析教学方法与素质结构的关系。素质不是一种潜质,而是一种结构,是一种关于知识、能力及非认知因素之间的结构。人的外在行为由个体的素质结构决定,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这种结构,扩大人的外在行为空间。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通过个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老舍和王朔小说中的话料,从使用情况扣用法联系两个角度对现代汉语中副词“非”及含有“非”的语法格式进行考察,得出副词“非”的4种用法之间既体现为一种历时演变的关系,又是以时间轴为轴线的镜象呈现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意图、指令等能被被管理者所接受并作出预期反应的一种心理效应。在学校管理中,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性影响力而言的。简言之,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法定职权的威慑力,是一种人为的影响力;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依靠个人的品德修养、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影响力。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主要是精神劳动,其特殊的职业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其特殊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学校中,校长不能一味地依靠权力性影响力实施管理,而要注意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充分发挥。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特征及地…  相似文献   

17.
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是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生机勃勃的并且是永远运动着的稳定有序的“活”结构。以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为依据,根据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问题具备形成非平衡自组织的条件,分析其对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问题的启发,并据此探讨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类交际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构成人类交际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的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发生误会,导致交际失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上非语言交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有必要充分重视语言交际手段之外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非语言交际理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英语教师应加强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修养并适度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萌发于文化教育学流派,最终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博尔诺夫形成体系。作为教育人类学的杰出代表,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属于他的教育人类学的一部分,它论述了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方式及其应用。   博尔诺夫批判地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一些观点。存在主义认为,在人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一些非连续性的事件或外来干扰并不只是一种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隐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博尔诺夫认为,以往的各种教育学派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即认为教育是…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言语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言语交际以往多被看作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距离、座位安排、家具布置到一种文化成员对待时间的态度。沉默的使用,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文化最根本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