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潘庆玉教授在其已经出版的著作《语文教育哲学导论》中,对语言哲学基本命题视角下的语文教育哲学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释.通过潘庆玉在其著作中论述的有关语文教育哲学的相关方面,从世界语言哲学的基本理论命题、中国古代语言哲学的基本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论述,希望从不同角度打开语文教育世界的大门,从而助力中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语言文化在全球化的上升地位与中国语言文化在国内面临的尴尬现状、国民语言文化素养严重滑坡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高度,重新审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不仅属于学校,而且属于全社会。为此,我们呼唤实施“社会化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自古有之,但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潮和教育所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从先秦两汉以经史子集为内容的语文教育到如今基础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训练,这其间,语文教育的内容和理念都经历了巨大变革.但先秦两汉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态势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价值、美育、哲学取向的影响是经久不衰的.以儒墨道为代表的文化流派,他们所创造的哲学、美学和逻辑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也影响了中国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美学特征.秉承溯源温故的研究精神,笔者认为,当代语文教育仍然可以从先秦两汉诸子典籍和文化思潮中汲取经验,不断推动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都不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一种符号系统或让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语文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语文教育本身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也沉积着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积淀。美国没有可以炫耀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在影响着美国的语文教育,从而使其具有了自己独具的特点。美国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正因为如此,了解与认识美国的语文教育,会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纵览语文教育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有两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尤其引入注目。一是被称为中国文化轴心期的先秦百家争鸣,二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秦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或日白话文运动。基本上在较短的时期内颠覆了整个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导致了现代语文教育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约翰·奥康纳批判了传统哲学,认为传统哲学存在四点不足,这为其分析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用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并对诸如教育、教育理论等重要概念作了深入的语言分析.奥康纳的理论在教育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不少争议,其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有其一定的道理,对教育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观的视域,我们获得了认识语文教育的种种思想资源.这一研究方法是伴随着语文教育的独立而与之俱来的.从二十世纪初到以"语文”命名语文教育的近五十年里,达成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这一基本认识,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最大成果,也使得此后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了一个准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当前的语文教育研究中,从语言观的视域获取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这一研究传统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语文教育研究在理论发展中的窘境.语言观的边缘处境与当前人们无意识地运用语言观于语文教育研究之间的尴尬,反映出人们对于语文教育中应当把握的某种核心要素的茫然.在语文教育中,立足于语言研究的成果,进一步说是祖国语言的研究,我们才能够得以确立语文教育的价值.语言研究已经而且必须成为语文教育研究借助的首要理论.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的变化与主体性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长期以来对哲学语言的过度依赖和在概念理解上的思维定势,主体性教育理论忽视了对生活与时代变革、个体健全发展与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关注。在信息化与全球化浪潮面前,主体性教育理论必须面对新的知识观,克服理论的工具理性局限,以新的标准审视其理论的概念与框架及其实践模式,从时代变化中汲取发展的动力,实现理论的扬弃。  相似文献   

9.
试论语文教育的存在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因其植根于语言的生活土壤,在所有教育科目中优先具有进入存在论境域的发言权。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在不同的哲学语境中意味着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立场。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言打交道的精神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和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育的立场和方法,是当前语文教育正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是对过去长期以来所奉行的认识论语文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批判,也是对存在主义语文教育立场忽视语言实践倾向的一个有力的矫正。  相似文献   

10.
教育哲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就教育哲学学科和教育哲学思想两个方面,对已有的教育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反思,认为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自身理论建设滞后,重思想研究轻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不力,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研究;且在概念使用上模糊混乱。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方法上的片面性,在研究方法上单纯依靠演绎法,致使教育哲学研究失去了其自身的特性,变成了哲学和教育学的演绎,而这又是由于教育哲学研究脱离了教育实践的结果。笔者在分析教育哲学研究现状的同时,着重区分了几组概念,并就教育哲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语文教育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先后主要有结构主义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等。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文教育融合较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确立了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但存在知识静态、内容狭隘等问题。文化语言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浮于口号且有所偏失,探索更科学的深度融合仍是重要研究课题。语用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目前尚处初步摸索阶段但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语文教育工作者须与语言学家通力合作,将适合语文教育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与语文教育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先秦道家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贵生养生思想成为其生命教育哲学的核心.生命的自然性、生命的自由性、生命的精神性和生命的艺术性是其生命教育哲学的主要内涵.在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变革背景下,重新解读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切入跨文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哲学倾向,描述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特征,从二语习得的研究角度指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语言在中国先秦时期是哲学家探讨的中心话语和各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儒、道、墨、名等各家在名实关系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诸家之中,墨家表现出极端重言的特点,其积极成果就是墨家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指称论思想、言语行为思想、语境思想和隐喻思想。纵观研究先秦诸子语言哲学的文献,可以看出,墨家与儒家、道家和名家的语言哲学研究相比明显逊色。墨家的语言哲学思想至今并未得到专门的、深入的和系统的研究,期望学界改变墨家语言哲学研究滞后的状况,从而丰富先秦语言哲学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理论的贫乏,即缺乏一个对理论本身进行反思的“哲学化”的过程。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文教育价值论的缺失,使语文教育研究失去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使语文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处在一种半漂浮状态;概念方法的缺失,缺乏真正有深度的理论研究;非逻辑的理论体系,无法对语文教育作出整体的、本质的、逻辑的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大约初创于先秦,经过西汉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设置五经博士,以后便逐渐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先秦书面言语为语言规范的文言文泛语文教育体系。而后这一体系绵延两千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均无质的变化。两千年!不变!这种超稳定的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可是百年来,这套文言教育被以“封建八股”的罪名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模式、方法全部彻底否定,转而在“科学化”的旗号下引进西方印欧语系的语文教育模式,使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现代。这既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主要涉及语言、文字和文学三个方面,我们从文化学角度分别加以审视可以看到:语言是文化的存在;文字是文化的凝结;文学是文化的阐释。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使语文教育更具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通过对现代主义哲学观点及研究方法的批判,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理论及教育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后现代主义某些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解释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新课题。它主要以哲学解释学理论为基点,打破过去的概念化阐释模式,建构全新的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视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种解释学理论方法,把文本、读者作为丈学存在的本体层次,使之成为文学本体构成的重要部分,它显然不允许只专注于作家、作品的单一性阐释,而更加注重读者的解读活动。现代语言哲学家认为,本体即语言,语言即存在,谈“本体”就不可能不谈“语言”。本体和语言的这种交织同构关系决定了语言的人文视界与本体论阐释,包括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成、语文本体世界的哲学透视;语文的文化性存在特质及其本体的文化阐释探讨,包括语文的文化性构成探究、“文化语文”论与“诗性语文”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周庆元教授的新著《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尝试创建中国语文教育哲学的学术专著。这部学术专著凝聚了周先生一直以来对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是其在追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