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工程师伦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从国内实践看,主要期望通过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工程师伦理道德。这种偏重微观的工程伦理教育,主要围绕工程师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展开,着眼于培养合格的工程师。而影响工程师伦理的核心因素并不是工程师的个人伦理,而是社会对工程师的角色定位,即工程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如果能够意味着应当的技术命令大行其道,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只是一种代理关系,那么工程师伦理将难以发挥作用。为此,在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工程整体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加强工程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构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增强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的话语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工程师伦理行为的引导与约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源于风险社会、复杂工程以及课程失衡所导致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伦理危机,提出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凸显工程价值观、工程选择观、工程实践观三个伦理要素,并进一步构建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伦理课程总体框架及工程伦理理论、工程伦理实践、工程伦理拓展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3.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通常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大学的工程伦理教育应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使其具有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提高他们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伦理的四大目标:提升工科学生的伦理敏感度,使他们了解伦理的内涵、作用、范围和限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把伦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通过将工程伦理课程设为必修课、加强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测评方式等措施增加工科大学生的伦理知识;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伦理判断力、道德推理水平;增强工科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力。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通过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认证标准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价值观,在未来的工程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按照认证标准去规范自身的伦理行为;通过强调工程实践活动中的设计责任、监督责任及检验责任,强化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责任教育;通过进行工科大学生伦理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对预防各种伦理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间接经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那里学到的经验)和直接经验(参加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经验),培养工科大学生社会伦理责任实践能力。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把工程伦理列为必修课;以工程伦理章程为标准,规范工科大学生的伦理行为;将网络资源嵌入工程伦理教育;把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未来工程师的价值取向。随着工程对社会、自然的影响日趋加深,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推进,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即: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工程实践的特点,以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为目标,以中国话语强化工程伦理规范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注意工程伦理实践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性;将场景叙事方法进行教育学转换,以提升学生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改革的重点,而工程伦理思政教育是新工科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加强工程师伦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工程伦理简单来说是连接人与工程的道德规范,有助于提高工程师的道德修养和伦理素养。文章采取调查问卷研究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教学理念、教育资源、专业知识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师生新工科的伦理教育认知特点,提出了高校应整合教育资源并培养工程伦理专业教师,教师应改进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对工程伦理的重视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深度融合,既能造福人类,又在不确定性中暴露出科学和工程的风险,为它们套上伦理紧箍咒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工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面在增大,突显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工程伦理学的实践维度与一般的科技伦理中重规范和责任之间的差异,这会在工程伦理教育嵌入什么样的伦理形成难题。事实上,面对社会治理等问题无法贯彻前端控制的事前责任的伦理规范,工程伦理应遵循实践哲学,按照自下而上的实践伦理原则,需要转向一种末端治理的事后责任伦理。从微塑料工程伦理的角度看,事后责任比事前责任更负责任。为了不使责任伦理在这两者之间断裂,将指出命运共同体和先验语用学可以对接事前责任和事后责任。  相似文献   

8.
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的道德规范,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发挥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已经显露在我们面前。工科高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重任,加强工科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反思我国工程伦理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三个政策性建议:其一,完善工程社团的伦理章程;其二,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和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其三,建立和完善注册工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玉 《江苏高教》2024,(3):91-97
工程伦理教育、一般伦理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各有所区别。工程伦理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有学理依据,其基本目标应是:受教育者对工程伦理具备正确的认知、坚定的信念;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终身履行工程伦理的意识、习惯、意志和毅力;提升工程伦理决策能力;具备容纳多元文化的胸襟;具备履行工程伦理的应变能力。工程伦理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有学理依据,应从不同的维度对其内容进行划分和组织。实施工程伦理教育有多种途径,它们各有利弊。当下亟须加强工程伦理施教方法的研究,尤其要研究每一种教法的运作模式、具体方法、措施等。工程伦理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公民;施教主体应是学校、工程企业、工程社团组织、政府和主流媒体等。  相似文献   

11.
规范、成熟的市场机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汇、冲突和深刻转型中完成的。市场机制的规范作用是社会伦理秩序和谐、善美、清明的直接前提,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选择留下道德伦理的作用空间。影响和制约市场机制规范作用的伦理要件是市场活动主体的伦理动机,市场运行的主体性、契约性和信用性要求以及道德规则和法治规则的相融互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但是 ,在我们尽情地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时 ,网络空间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严重困扰着我们。因此 ,通过技术手段、法律手段与伦理引导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建立起一个安全有序的网络社会在当前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3.
14.
使受教育者接受或认可普遍有效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规范接受或认可的正当性需要德育理论予以辩护,且应当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予以保证。然而,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则存在着无视德育过程本身正当性的“不道德的道德教育”现象。此种现象突现出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着正当性问题。为此,需要提出一种对话伦理原则来保证学校德育的合道德性。此伦理原则要求学校德育从单主体性独白式的德育模式转向交互主体性对话式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全球政治伦理的可能性及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政治伦理在世界各政治文明形态的比较中发展 ,在多元化与一元化 ,普世性与本土化、区域化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球政治意识伦理”。各民族国家政治伦理的发展 ,既要纠偏西方现代性启蒙心态的政治伦理的一元强求 ,又要反对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全球化对中国当代政治伦理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我们应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6.
传统伦理量刑将儒家核心价值观运用到刑罚裁量中,彰显出刑法的人伦精神和价值。本文从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入手分析儒家伦理量刑观,提出当代人伦量刑要素法定化主张。  相似文献   

17.
论伦理道德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力图通过对伦理道德模糊性的认识,揭示伦理道德模糊性的深层原因和必然性,并通过道德本位主义历史的反思、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理性分析、伦理应用中多元实证的分析和心理学的介入来把握伦理道德的模糊性,从而达到对道德模糊性的本质认识,并试图在对道德模糊性的合理解释中凸显道德“去蔽”的意义和实施有条件的“以德治国”以及建立现代性道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道德思维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形式。“人我类同”是其结构模式:“情理交融是其理性特征”;知行合一是其价值把握方式。揭示道德思维的特殊性,是完善道德内部的调适机制、激发人们的道德需求、促进个人道德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伦理观念是文化的重要部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其影响.面临两种伦理观念冲突,译者必然在两者中有所选择.本文从中西伦理观念对比视角讨论伦理观念冲突对译者的影响,分析引起译者操纵的原因,并揭示出译者的一个重要职能,即在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即,使译文在译语伦理观念中得以接受.同时指出发展变化后的伦理观念对同一源文本期待新译本的出现,反之,新的译本将会对这种伦理观念及其社会产生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