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生命生命》是人教实验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是通过有效整合学习环境与教学内容来实现上述课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2.
杨霞 《教育》2015,(7):72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故事,由自然界的昆虫、植物,引向作者自身,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引导学生对课文思考本课教学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第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第  相似文献   

3.
《生命 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编者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长期的基层工作让我感觉到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会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上做足文章,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极易上成"道德课"。语文课程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呼吁语文课必须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根据语文的学习规  相似文献   

4.
一、解读文本定目标《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课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抗争、静听心跳三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  相似文献   

5.
《两只小狮子》的教材简析和教学设想河北承德市教研室张建忠《两只小狮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制第二册的一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是学生学习的第四篇讲读课文,因而承担着字、词、句训练和发展学生语言的重要任务。这篇课文又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 教学理念 本文是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允许自由选择学法,尊重个别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适时评价,及时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教学理念本文是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允许自由选择学法,尊重个别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适时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创造美好人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一、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以生为本,以文会话,注重阅读理解和感悟,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编课文,有《触摸春  相似文献   

9.
冯迪鸿 《广西教育》2013,(28):29-29,38
三至六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共有课文(含选读)288篇,其中有关生命题材的83篇,占28.8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明确规定:“关心自然和生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1.《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数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金蓉 《贵州教育》2021,(20):46-48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13.
金然 《小学生》2010,(2):52-52
《安塞腰鼓》是国标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刘成章先生一篇文质皆美的抒情散文,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无论是欣赏其画面美,还是学习其语言美。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军神》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通过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圈画批注、朗读感悟、想象补充等,使学生体悟文章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刘伯承将军的钢铁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习要求中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是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保底要求,那么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质量,又要如何把握?语文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说说如何"单元导读,随文课外阅读指导"。一、根据单元主题选择课外阅读文本,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人教版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主题来编写的。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如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课外阅读我选择了《挑战自我》《我做了一件好事》《高尚的行为》《不寻常的百分》四篇课外阅读文本指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所选的课文。两篇课文在同一单元出现,编排者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让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两篇课文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人教新课标教材是以一个个的主题核心来组成单元的。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五篇课文探讨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教学总体目标是: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而人生是一个令人沉思的话题,面对刚迈进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如何引导他们通过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去体味人生。关爱生命呢?我认为其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正>复述是学生积累语言、发展口语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由四篇童话故事组成,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蜘蛛开店》是第二篇课文,结构特点鲜明,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具有结构反复的特点。笔者尝试立足课堂实践,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探索出提升低年级复述教学效益的五大支架,确保复述教学过程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20.
黄秀婷 《小学语文》2009,(1):117-119
一、文本解析 (一)走进文本,了解教学关联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它是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开展的小综合学习。本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和《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之中,体现了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专题性,同时也为学生及时开展综合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