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模拟高原训练。近年来,颇受国外体育界的关注。笔者从训练方式、运动训练负荷、低氧性缺氧负荷、适应性的持续能力及训练计划安排诸方面对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特点及其对提高抗缺氧能力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研究、应用作一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对传统高原训练的一种补充和创新,是指在平原借助低氧仪,使运动员间断性地吸人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导致一系列抗缺氧生理、生化适应,以达到提高有氧代谢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分析了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呼吸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细胞内物质代谢、心肺功能、抗过氧化物反应系统的作用原理以及其优势,为实践运用间歇性低氧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为了研究它对脑组织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效果,本文作者分别对小鼠和人作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实验。用实验室实验法。小鼠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酸(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存在差异,接受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脑MDA含量低于非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小鼠,而SOD含量却较高。对15名女大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受试者除两人在两项心理测试中没有进步外,心理测试的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组强于对照组。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改善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提高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建议:将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一种运动训练的辅助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赫达 《精武》2013,(17):14-15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高原训练的一种替代方法,已经广泛的被从事各种耐力性运动的运动员应用于训练计划当中。相对于传统的高原训练,关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产生的反应和适应的机制研究还较少,以现有的调查研究显示,在生理反应机制上,间歇性缺氧训练与急性低氧暴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针对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式可能对自由基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得出安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必须对选择在氧含量、训练时间及总的持续时间所产生的生理适应及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利用低氧仪在平原条件下模拟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间歇性(脉冲式)的低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抗缺氧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0世纪90年代由俄罗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但是间歇性低氧训练实践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并不高,或者并没有设对照组,真正运用到优秀运动员并设有对照组的研究并不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利用专用仪器——低氧仪,使受试者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低氧混合气体,人为地造成缺氧条件的练习。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一种模拟低氧分压训练,以类似高原训练的缺氧刺激,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性生理适应,全面提高呼吸循环系统机能,血液运氧能力以及骨骼肌的代谢能力。由于它和常规的系统训练穿插进行,密切配合,完成了平原条件下的“高原训练”而倍受国外体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低氧训练(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or Interval hypoxic training,IH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科 学辅助训练方法,通过对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的研究和间歇性低氧训练与其它低氧训练方法的比 较研究,将间歇性低氧训练与其它仿高原训练在理论上加以区分,以推动间歇性低氧训练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笔者通过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对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和有氧代谢酶类等方面影响的文献综述 ,说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为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心理反应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些资料报道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利用低氧仪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 ,它能够提高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抗缺氧能力。为了研究它对心理反映能力的影响效果 ,本文作者对 1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被试除两人在两项心理测试中没有进步外 ,所有被试心理测试的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验组好于控制组。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提高缺氧条件下的心理反应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运用高原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己被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在国内外多种运动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近年来,高住低练法、高住高练法、低住高练法、高一低交替训练法、高平原交替训练法、间歇性低氧法等作为传统高原训练的补充手段和方法被提出和研究应用。间歇性低氧法(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是一种较新的模拟高原的训练方法,它是每天将运动员人为的暴露于低氧混合气或低氧舱一段时间,以造成机体各组织适度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