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演变是汉语史上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全文分三个部分:一、分化演变的过程;二、分化的基础和原因;三、分化演变的地域分布。主要观点如下:1.“V—neg”式的分化演变自南北朝始至清代中叶全部完成;2.“V—neg”式分化出“VP吗”后,自身的类型减少,使用频率下降;3.初期的“VP麽”与现代的“VP吗”在用法上有差异;4.“V—neg”式分化的基础是反复问与是非问疑问程度的相同以及“不、无”与“麽”读音的相近,原因是“不、无”离开了最初的正常位置并与谓语之间隔有复杂宾语;5,“V—neg”式在相当多的方言中没有分化出“VP吗”问句。  相似文献   

2.
宝鸡方言疑问句和普通话疑问句一样,也可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四种,但结构形式有所不同,文章主要论述宝鸡方言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是浙北吴语中的重要一支。平湖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一样,可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类型,但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疑问句句式为框架,对平湖方言疑问句进行初步描写,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结构,疑问句可以分为四种,即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其中,正反问是指用有肯定否定并列的谓语形式的单句构成的一种疑问句;可以选择其中一项答复,也可以用另外的话答复。这里要讨论的是这种疑问句中否定副词为“不”的肯定否定并列的谓语形式(~不~),并且只限于由双音节合成词构成的这一类及其词汇音节缩略形式。由于通常只有动词和形容词一般能受否定副词“不”修饰,所以“~不~”式及其词汇音节缩略  相似文献   

5.
商丘方言中,没有疑问语气词"吗"。在表示是非问(包括反复问和选择问)时,一般是用"VPneg"句式,这与普通话差别很大。而"VP-neg"句式是一种在古汉语中广泛存在的疑问句的特殊形式,也是正反问(反复问)向是非问演变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语气词"麽"(吗),文章从"普—方—古"角度描写分析了这一方言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话系统里,典型的疑问句句末常用“吗”、“吧”、“呢”、“啊”等语气词。而娄烦方言疑问句中没有普通话的任何一种句末语气词,与普通话有别。具体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娄烦话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也和普通话一样,不可以简单地归类,合并同类项。各种语言现象之间存在着纠结对立的关系。疑问句也不是仅仅由那些纯粹的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构成,有些是由几种句式糅在一起构成的混合型句型,但是这样的句式在娄烦话(口语语言)中用得很少。  相似文献   

7.
“VP—neg?”是黄冈方言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特殊问句类型。“VP—neg?”有两种基本句式:“VP有(没有)?”和“VP不?”。“VP有(没有)?”句式在黄冈境内用法较为一致。“VP不?”在各县市方言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三种情形,其差异主要表现在“VP不?”式和语气词的结合上,构成的方式不同,其语义倾向和语用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黄冈方言“VP不”和语气词的结合,表现为或连用或拼合,最终“不”逐渐虚化为语气词“呗”,其种种不同的用法,反映了黄冈方言“VP不?”句式由正反问句向是非问句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李慧敏 《滁州学院学报》2008,10(1):16-17,21
合肥话中的"K-VP"疑问句形式,可以表达是非问、选择问、反问,更可用来表示反复问。而合肥话表达普通话反复问句的形式则只有"K-VP"形式。可见,合肥话中"K-VP"的语言形式与其表达的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及语气系统一直以来讨论较多,其中关于语气词“呢”学术界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派代表性观点。“呢”字用于疑问句时主要出现在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这些非是非疑问句的句末。本文试图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语用学的观点来重新考察非是非疑问句中出现的语气词“呢”,从而确定“呢”字在非是非疑问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陵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关中片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高陵方言中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但结构形式不同。从结构角度对这四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并同普通话的疑问句加以比较,以找出对应规律,揭示高陵方言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安康方言中的两种同义异形句法结构:一种是"述宾+得+很"与"很+述宾"同义异形结构,一种是"V+开+(NP)+了"与"V+起+(NP)+来+了"同义异形结构。安康方言这两种同义异形句法结构的形成,实际是普通话句法结构向安康方言渗透、同安康方言中的同义句法结构相互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湖南慈利县通津铺话属于西南官话湖南常澧片。通津铺镇方言里“两个”是常用的伴随介词,“两个”作介词的语法格式为:“两个+N+V”“N1+两个+N2+V”。表示共同、协同、相关、比较、对象等语法意义。语法意义的表达取决于句子中的“V”。“N1+两个+N2+V”格式中“N”的位置影响句义,N1、N2的语义配置有两种类型:施事-与事,主事-系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的相关理论多角度地探究了现代汉语中常见构式“NP+好+V”的构式语义.“NP+好+V”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构式语义,体现了构式的多义性.但这两个构式义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紧密联系,一个构式义是对另一构式义的继承,二者属于次部分连接.“NP+好+V”的构式意义家族中存在着构式义的典型成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来"在句法层面上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在语用层面上常用来标记自然焦点。谓语"来"分布于"NP+来"、"NP+来+VP"句式中;补语"来"常分布于"NP+VP+来"结构中,补语"来"在句中常用来表示动作趋向义和完成结果义,"来(趋)"主要出现于"N施+V来、(N处所)+V来+(NUM)+N施、(N施)+V来+(NUM)+N受、N受+V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结)"主要出现于"N施+V来、N1+‘跟/和’+N2+V+得/不+‘来’、N受+N施+V+不+‘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用来标记焦点时常分布于"VP1+来+VP2"、"PP+来+VP"、"S1,来+S2"。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张以及语法化后由动作终结义、变化终结义向程度极限义的句法层面的语义扩张过程。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机制不仅受到前项动词的影响,而且还与受事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贺州桂岭本地话人称代词的数格和领格有着鲜明的族群特征。第一人称代词"侬"和表复数形式的"啦",在句子结构"人称代词+啦+名词+谓词"中受语境约束,语境决定了"侬"的单复数和"啦"的位移方向,也规约着相关语句的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以那”不是彝语音译,而是苗语“na”的变音,本义为“稻”。它作为语言化石,记录了稻作文化西渐的足迹,传递着“夜郎”古国最原始的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李渭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由于李渭著作《易问》失传,因而学界难以对李渭的易学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易学专业角度,从李渭的理学思想和诗文、碑记、庙记、府学记、迁学记等相关文献,尝试对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李渭的"理学"并非完全继承王阳明的"心学",而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心学",准确地讲应该是"行学";李渭之理学实际上是理学与易学相融合的"理易学",李渭不仅是一位大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易学家;李渭的易学思想与易经"乾、坤、履、无妄、节"5卦密切相关,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行践履、不生妄念、节制廉洁等。挖掘、传承、弘扬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当下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语义语法最基本的原则“词语组合的双向选择性原则”,对“大+V”一类结构的语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进入该结构的大部分V在语义上都是不自足的,并提供了一些对语义自足进行补救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从教师的视角分析了开放教育数学面授辅导课的内容,即"课=言+果",剖析了面授课评价的三个层次,突出"教"的评价,突出"导"的评价和突出"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