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减物质化多重因素分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李慧明  王磊 《资源科学》2008,30(10):1484-1490
从减物质化的内涵出发,阐述减物质化是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和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均衡和功能的关键。基于拉斯拜尔指数和完全分解模型,对减物质化进行多重因素分解,研究物质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对物质减量的影响,分析物质消耗的反弹效应与减量效应,以1985年~2006年我国能源消耗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扩张是驱动我国能源消耗的主导因素,21年间共计驱动能源消耗23.6×108t标煤。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增加能源消耗1.82×108t标煤,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叠加使我国能源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能源强度的减量效应共节约能源9.67×108t标煤,但强度因素的物质减量效应被经济规模扩张效应的增加所抵消,能源消耗的反弹效应明显。因此,在通过物质强度指标调控物质流动路径和方式的同时,应注重经济结构良性调整产生的减量效应,进而减小与抑制反弹效应,通过物质绝对减量指标测度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华坚  任俊  徐敏  Eric Fong 《资源科学》2013,35(7):1447-1454
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关键在于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客观正确地评估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效率的角度,界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概念,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研究框架,探索性地利用三阶段DEA方法和线性数据转换函数法来评价中国省际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为真实测度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结果表明,传统DEA测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平均规模效率被高估;中国区域间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发展显著不平衡,呈现出“东>西>中”的格局,与传统的经济格局存在一定出入.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减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单元,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滨海新区自身发展条件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现状分析,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互动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应当积板加速滨海新区研发与转化基地建设,以联合体和虚拟技术联盟的形式构建知识创新、社会创业、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移和投融资五大平台,通过聚集和扩散效应带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无锡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无锡地区8年间(2000-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的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区域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从生态需求(DEF)、生态供给(SEF)、生态赤字与生态效率四个方面衡量无锡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分析无锡地区生态赤字的成因,依此提出促进无锡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的决策分析方法,对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测度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从一个区域内部各子区域相关指标中选择了子区域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的协调状态参照值,这一参照值随区域不同而不同,可以很好体现特定区域内各子区域协调状态的空间继承性特征;对同一子区域来讲,从其历史数据中选择参照值,此参照值随时间期限不同而不同,可以很好反映特定子区域协调状态的历史动态变化过程.论文最后用2003年全国30省区数据计算了各省区相对协调性测度值,并选择典型省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机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愈来愈强,临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天津滨海新区应关注临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首先对临空经济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滨海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前景和意义进行探讨,之后展开滨海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SWOT分析,最后提出推动天津滨海新区临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模糊隶属度方法测度了各地区的协调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凸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和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同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创建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是迅速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培育区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天津滨海新区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打造出一个国际知名的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对于天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可行性和难点,最后对建设滨海新区区域品牌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磊 《未来与发展》2011,(4):9-14,8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实践。针对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再生资源的低水平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不经济"3个问题,应用减物质化理论和方法,在深刻剖析循环经济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中总量指标的设立,环境压力视角下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物质循环利用的行为选择3个方面对循环经济关键问题展开深层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方向,以期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