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子道之含义颇为丰富,概言之有“行、言、有、无”之义,其道之所蕴涵的“无”之义,乃凸现其哲学的创生性、开放性。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通过对西方“本体、存在”的反思,亦得出其“本体”(存在)意味着“说、自然、行(通达)、隐”之意。庄子“道”之“真际”与海氏的“真理去蔽”说更有着天然的神似——无论“去蔽”还是“真际”皆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既是道的运行状态,亦为“人”的生存之域。无疑,探究庄子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道对于贯通中西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语古典诗学史上有“诗言‘志‘“、“诗言‘意‘“、“诗缘‘情‘“等说法,从厘清这其中的“意“与“志“、“情“等之间的区别出发,本文将诗歌的“意义“与“形成“置于由“言不尽意“而“意无穷“这一超越过程中来考察。从“言不尽意“出发、人“所以道“入手,汉语古典诗学揭示,“声情“、“意象“所道之“意“为“辞情“所不能道,“声情“、“意象“乃是堪称与“辞情“并列的“意“之“所以道“的两种独特方式;从“意无穷“出发,从对“神韵“的分析来看,汉语古典诗学揭示,“象外之象“、“声外之音“所道之“意“乃是超越性的无穷之意,此无穷之“意“为普通语言形式所不能道;而对诗歌语言活动中“主体性“与“超主体性“高度统一的强调,充分体现了汉语古典诗学形式理论诠释学视界的深刻性与独到性--这一点可以构成我们与西方现代诠释学对话的切入点。本文是“汉语古典诗学形式说法系统“专题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是迄今为止从本体论角度研究人并合理加以解决的唯一的人。马克思终其一生地在研究作为人之存在的根据和本体的东西,并为在“异化劳动”下使人之存在的根据和本体的东西重归于人而斗争。作为人之存在的根据和本体的东西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或活动的“对象化”。“对象化”活动是人性的展开和人自身的生成。“对象化”具有自由、自觉、社会性和意识性四个方面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以感性为基础。所以,马克思把人的解放最后归结为“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学本体论:诗言“性情”──兼及几个同类诗学命题王济民关键词中国诗学;本体;性情1中国诗学很明显地是早熟的。这表现为它早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提出了其基本的诗学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的《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言志”,几千年来一...  相似文献   

5.
孔孟儒学的诗学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学的基本形态是由相关的哲学基本形态分析而来。在中国哲学总体结构中,从诗性哲学到诗性艺术与审美(诗学),是一个伸延的过程,是从本体到现象的一个方面。孔孟儒学的诗学基本形态,是“礼——乐”诗性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形态。孔孟儒学的诗学方向,基本上是围绕“礼——乐”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方向旋转的。如果向内深挖一步,此即儒家哲学之心性本体,这是“知人尽性知天”的巨大生命力,更是一种诗性精神(亦哲亦诗);如果向外拓展开去,则是由象征性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诗现象。儒学的诗性智慧,按中国哲学的互补互动功能,又可大别为两种类型:以“水”为象之乐和以“山”为象之乐,即山水(智/仁)之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里,“言意”是其重要范畴,从“言意之辨”出发,“意”是诗所追求表现的本体,而“言”则是为表意服务的,“言不尽意”因此而成为诗本体命题。它既抓住了诗美的特质,又开发了“意在言外”的美学疆域,使诗的艺术内涵和诗学的理论内涵得到丰富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诗意生成的关键在于心物交融、主客契合的"意象"。这一点对于理解文艺思维至关重要。在中西诗学中,"意象"的"意"都经历了一个从形而上的本体之"意"到审美主体之"意"的转变过程,与之相应的,"意象"的内涵也由某种终极之道(或"理念")的载体逐渐演变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交融的审美活动的产物。考察和揭示"意象"内涵的演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在诗学本体论建构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张载对佛道两家的批评,主要依据其“天人合一”的太虚本体理论,批评的重心也放在了两家所擅长的本体论与心性论上,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是从“道说”向“人言”,从“不可说”向“可说”的“生成转换”过程,这一转换过程不是机械的、重复式的“应合”,而是在生成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韩愈“性体道用”的心性本体理论,相对于上古哲学的道本体论、中古哲学的礼本体论,说得上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思想颠覆。人的终极关怀由自然哲学、伦理哲学向心性哲学的转移,显示了华夏文明由中古向近现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思无邪”是孔子诗学的核心,中国诗学一开始就因为儒家政治功利之心的强行介入而染上了道德教化的理性之光,成为政治诗学和哲性诗学的模式,表现出学处于萌芽状态时期学批评的幼稚性。孔子的美学观念和体意识是模糊和游移的,而且他竭力回避“诗言志”的说法,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诗言志”的本体性,把《诗》混同于其它献,以献意识评判《诗》,根本就没有纯然的诗学阐释意识,其批评的样态也必然是泛化的意义,诗学没有获得学的独立地位,这种以其“仁”道观为哲学依据的诗美标准。规范了其诗歌批评的极端的道德功利主义性质。而走离了审美本体的意义,这种诗美观对中国的学批评产生了强劲的负面影响,几乎成为一切艺批评的根本准则,并内化为中国人稳定的美感心态。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浯言观认为,谈论不是人的语言,而是自然的语言。他认为语言的本质不可能是任何语言性的东西。道说(sagen)意味着:显示,让显现,让看和听。这是一种自然事物的显示,是自然之音的鸣唱。大地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的有声语言乃是来自于自然的寂静之音。  相似文献   

13.
谢萌 《海外英语》2015,(6):234-235
众所周知,哲学本体论被普遍运用于各学科领域。考察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的语言本体思想可以得出,对多元世界中的一元——语言本体的忽视是导致语境研究局限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语境的本质是语言;语言本体建构语境;基于语言本体的语境研究不仅要分析语境构成与类型,更要诠释说话人语境的生成机制与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哲学本体论被普遍运用于各学科领域。考察语言学和语言哲学中的语言本体思想可以得出,对多元世界中的一元——语言本体的忽视是导致语境研究局限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语境的本质是语言;语言本体建构语境;基于语言本体的语境研究不仅要分析语境构成与类型,更要诠释说话人语境的生成机制与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是以“意象”为本体论范畴的,在他的诗歌美学理论著作《姜斋诗话》和他的诗歌批评实践活动中,王夫之通过对“意”和“象”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和梳理,指出了两者在理论上的联系,事实上建立了以“意象”为本体的诗歌审美本体论。本文意在通过对王夫之的诗歌美学思想和诗歌批评实践的文本的解读,澄清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内涵,明确其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无为”是道家的基本观念。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无为”是与“道”以及“自然”紧密联系的。“道”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道是万物之本原(道原),是先天地而在的存在,也是事物之本体(道体),是某一物之所以成为某一物的根据。而“道”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之本性即是“自然”。“自然”的本义是“自其然而然而不强迫”。就自其然而不强迫而言,“自然”也就是“无为”。自然无为既可以合而言之,亦可以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日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相似文献   

17.
和其他许多封建文人一样,刘禹锡把美好的自然境象作为自我精神的乐园,说:“道为自然贵。”“道”既指禅宗涅槃之本体,也含庄学虚无造化的意义。他认为,与宗教和哲学本体同一的人的本真生命,与大道一起,孕含在、显现在明灭的自然物色中。自然物色因为具象大道与主本体真生命形态而具有了美的内涵,成为令人宝贵向往的审美对象。所以,沙门僧众,莫不选择幽僻的山水胜处,静观慧证佛学妙谛,如刘宾客友人元简上人之“孤云出岫本无缘,胜境名山即是归。久向吴门游好寺,还思越水洗尘机”。道玄羽士,尽皆云林烟霞之子,如宾客家兄之归王屋山修道。面对优美物色,释子“客尘观尽,妙气来宅,内视胸中,犹煎炼然”。汲取自然妙气,荡涤尘念,外观内省,勘破红尘色相之虚幻。刘禹  相似文献   

18.
东坡易学之“异”宋人解《易》,要在明“天道”与“心性”而已 ,言“道”以究宇宙之本体与始末 ,言“心性”以明体“道”之“工夫”,由“工夫”而及人生之真义。此即儒者所谓“内圣”之学。“圣”非“仙”非“佛”,系于入世之业 ,故“内圣”必与“外王”相结 ,方可实现人伦理想世界。“外王”之学要在经世致用 ,此亦宋人所留意者也。东坡易学大致循此轨迹。然陆放翁评为“奇特”,朱元晦作为“杂学”,曰“奇”曰“杂”,是谓坡易之与众不同也。兹举数端 ,以明其“异”。一、论“道”道者 ,乃自然之理 ,即关于宇宙本体、生成之学说。西哲论此 ,…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理想中的好学校?笔者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意思是:“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老子所谓的“大音”和“大象”,与道并列,是以器象来表征、喻示大道。这恰与“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从不同的角度讲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载万物,  相似文献   

20.
诗道性情是黄宗羲基本的诗学观念。黄宗羲充分肯定“情”在诗学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形而上的“性”,力求以性统情。黄宗羲的诗学性情论是其学术思想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延伸,与其师承的刘宗周之学有着密切关系。黄宗羲主张“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但“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