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特别是强、弱酸的判断是中学化学常见的试题之一.已知一元酸HA为弱酸,哪些实验事实能说明其为弱酸呢? 一、各取1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HA与HCl溶液比较1.分别与大小相同的两块锌反应,若HA溶液反应的速率小,说明HA为弱酸.  相似文献   

2.
题目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只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1)若取440 mL甲溶液与12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 g沉淀;(2)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0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3.12 g沉淀;(3)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40 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1.56 g沉淀.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判断:甲为____溶液,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3.
题目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Na_2CO_3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是电解质溶液理论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命题者在考查电解质溶液理论时,常将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作为命题的落脚点。一、考查“强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特点”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为离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表现出强弱电解质的不同。例1.(90高考)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摩/升甲酸溶液的 pH 值约为2(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C)10毫升1摩/升甲酸恰好与10毫升1摩/升NaOH 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导电性比强酸溶液  相似文献   

5.
一、比较溶液pH例1将二氧化硫、生石灰、食盐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依次为①②③,溶液的pH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②<①D.①<③<②点评与解溶液pH的大小,一般是碱溶液大于中性溶液,中性溶液大于酸溶液.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pH<7;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Ca(OH)2],pH>7;食盐溶于水,溶液呈中性,pH=7.对照选项应选(D).二、比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5g,丙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若取等质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  相似文献   

6.
例1 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30.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然后分别慢慢加入不同质量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得表1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例1 (广东化学卷-3)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它们的( ) (A)H 的物质的量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D)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解析:盐酸是强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完全电离,而醋酸是弱电解质溶液,其溶质小部分电离.pH相同说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  相似文献   

8.
黄诚 《化学教学》2006,(1):64-64
贵刊2004年第4期刊登了刘书贤老师的文章《关于“乙二酸使蓝墨水褪色”的看法》,对于刘书贤老师的观点,我认为值得商榷。1实验验证(1)取一块实验用纱布,蘸染上蓝墨水(上海墨水厂生产的英雄高级纯蓝墨水),露置于空气中一夜后,剪成相同的三份。(2)取三支洁净试管,分别编1、2、3号,各放入一块纱布。(3)向1、2、3号试管中分别注入3mL蒸馏水,0.5%(质量分数)的酸性KMnO4溶液,2%(质量分数)的乙二酸与乙二酸钾混合液体,浸泡15分钟。(4)取出纱布观察纱布和试管内溶液的变化,并记录如下:①1号试管溶液变蓝,纱布略微褪色;②2号试管溶液紫红色褪去,纱…  相似文献   

9.
例1如图a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m/g乙甲V/cm3a b cm/g乙甲V/cm3ABm甲m乙V0m/g乙甲V/cm3m0CDV乙V甲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比较ρ甲与ρ乙的大小精析此类型题一般有两种解法,根据公式ρ=mV可以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较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小的密度大;也可以取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小的密度小.解法1:在图b的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交甲、乙两图像于A、B两点,分别由A,B两点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于m甲、m乙,由图像可知m甲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用水就可以鉴别的是() ①固体:Nael、NaoH、NH礴No3,②气体:H2、02、s仇,③ 液体:苯、酒梢、四氯化碳,④固体:Ba(N几)2、KCI、N够04。 A、②和③B、只有④C、①和③D、②和④ 2、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l,强酸乙溶液的pH=  相似文献   

11.
题目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请你来共同探究 .(1 )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 ?有人猜测是 ,有人记得好像不是 ,大家各抒己见 .你认为 ,应该用下述的    (填选项编号 )方法立即确认 .①讨论 ②调查 ③实验 ④上网具体的做法是              .(2 )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同学们依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小烧杯中加入 1 0g质量分数为 5%的NaOH溶液 ;第二步 :向上述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第三步 :向 1 0mL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  相似文献   

12.
电离平衡理论是化学平衡理论的深化和提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来学习相关知识,能更深入理解其本质,是极为必要的.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例1为证明相同物质的量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相同,但两者的反应速率不同,某化学学习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等为原料和量筒等仪器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对镁粉、盐酸、醋酸溶液的要求有.(2)该化学学习小组操作正确得到如下实验数据:A烧瓶B烧瓶常态下量筒(50mL)内气体读数反应时间0.1mol.L-1CH3COOH溶液40mL0.1mol.L-1…  相似文献   

13.
一、高中生物(必修)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做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时,教材中要求斐林试剂的使用必须是将甲液和乙液先混合均匀后使用,不得分别加入生物组织样液进行检测,但经过实验证明: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 溶液2 mL 和乙液0.05g/mL CuSO_4溶液4滴,无论是先混合马上使用还是两液依次加入试管后使用都有同样效果,且甲、乙两液不宜混合时间过长,对乙液滴数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双缩脲试剂的使用 A 液0.1g/mLNaOH 溶液2 mL 和 B 液0.01 g/mL CuSO_4溶液3~4滴分  相似文献   

14.
要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也就是说,要确定该酸在水溶液中为不完全电离(即存在电离平衡),依据电解质溶液理论和化学平衡原理,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虑设计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一册第14页,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可改为多功能演示器,便于停电时或边远山区缺电学校的教学工作。1制作材料1.5V干电池2个,电极3种:石墨电极、锌铜电极、铜电极,2.5V电灯泡4个,鳄鱼夹8个,100~250mL烧杯4个,导线约3m,支架板、座板各1个。2仪器装置仪器装置见图1~3。3仪器特点及用途a.特点:①便于操作,现象明显,配有指示灯;②使用仪器基本相同,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只须换电极和电解质溶液;③配有试管架;④由于多功能集于一体,便于保管收藏,以便长期使用。b.用途:①比较同浓度不同酸溶液导电性;②观察中和反应过程中的溶…  相似文献   

16.
晓理 《中学教与学》2003,(5):33-36,47,48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2分 )  一、单选题 (共 2 0分 ,每小题 2分 )1.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压力之比为 9∶4 .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   ) .(A) 2∶3   (B) 3∶2   (C) 1∶1   (D) 4∶92 .关于力和运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力一定运动(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3.甲、乙两物体质量、初温都相同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当它们放出相同热量后 ,相互接触 .接触以后内能变化情况是 (   ) .(A…  相似文献   

17.
张英锋 《高中数理化》2007,(1):46-48,4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同一温度下,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比较正确的是().Aa>b>c;Ba=b=c;Cc>a>b;Db>c>a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3确.的用是1(.0mo)l·.L-1NaOH溶液中和某未知浓度的液硫体酸积溶关液系,如其右中和图过所程示中.则溶液pH和所用NaOH溶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中和后溶液的大致体积是().A1.0mol·L-1,60mL;B0.5mol·L-1,80mL;C0.5mol·L-1,40mL;D1.0mol·L-…  相似文献   

18.
吃饭时细细咀嚼就会尝到一股甜津津的味道,这就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饭粒中的部分淀粉水解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分子的缘故。为增加学生对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感性认识可做如下实验。互取甲乙两方试管各加入5mll%的新配制的淀粉溶液,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新鲜唾液和1ml蒸馏水。振荡后用37%的水浴加热两支试管(夏季在室温下放置即可)。2每隔3~4分钟取出几滴试管中的溶液用碘水检验一次;甲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浅,而己试管溶液颜色不变,一直为蓝色,十分钟后甲试管中的溶液加碘水不变色,表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而乙试管中的…  相似文献   

19.
探究酸是强酸还是弱酸,碱是强碱还是弱碱,实质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完全电离即为强酸(或强碱),部分电离即为弱酸(或弱碱).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等物质的量浓度和等pH的两种酸(或碱)的性质差异.常用的实验方法有:1.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酸(或碱)溶液的导电性;2.配制一定浓度的酸或某酸的强碱盐溶液,测定pH;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或某碱的强酸  相似文献   

20.
例1甲乙两同学进行课外实验,各取250mL无色透明饮料瓶一只,依次加入4g氢氧化钠、4g葡萄糖、半瓶水、3滴0.2%的亚甲蓝溶液(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旋上瓶塞振荡,溶液呈蓝色.静置后溶液变为无色.甲再次振荡,又呈蓝色,静置后又变为无色,多次反复可重现上述现象.而乙于蓝色消失后,向瓶内加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