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法治要求良法之治,法律至上,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追求自由、民主。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髓与现代法治的"良法之治"、公平正义、民主理念及"以人为本"的精神相契合。同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法治建设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加快建设现代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吸纳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理念,这些理念是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原生力量:德主刑辅作为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新时代法治建设对该思想进行改良,并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策略;国家在规定纠纷解决方式时,汲取了我国传统的"息讼"思想,充分发挥了调解制度的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传承了传统法律文化中"治国先治吏"思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慎刑"思想一直受到当代学者的好评,立法者在法治建设中也对我国刑罚体系进行反思,制定了一系列注重保护人权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赵义东 《职业圈》2008,(36):45-45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学说探讨的角度来看。英美法治的理念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研析法学;从历史实践看,英美法治的形成得益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权力平衡,得益于统治者无力集中起绝对的权力,得益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颇具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学说探讨的角度来看,英美法治的理念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研析法学;从历史实践看,英美法治的形成得益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权力平衡,得益于统治者无力集中起绝对的权力,得益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也颇具启示.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进世界法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上传播好、解释好、宣介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任务。要从战略上科学谋划、在战术上积极行动,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优秀法律文化对当今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保障当代中国法治价值的实现,需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其中有利于现代法治发展的内容,避免法治建设误入歧途,使人们收获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发展本土法治文化提供植根的土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顺利进行及和谐发展。吸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人伦道德、反腐倡廉、和谐安定等有益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法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保障,而之前中国的法治进程步履蹒跚,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缺乏根深蒂固的法律信仰作为原动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内涵的解读,分析当下我国法律信仰存在问题及原因,从而探求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培育和固化民众对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以之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原动力,促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贵州不仅是我国的"山地公园",也是少数民族集结地。当地少数民族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相处时,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基于此,本文分析贵州省内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其法治理念以及当代价值,不仅能从中汲取对当下发展有益的经验,也能丰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足时代发展的新方位和现实之困境,相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再到2018年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哲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蕴含着鲜明的哲学特征,同时在理论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丰富以及指导实践和提供世界环境治理方案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重点导读     
《对外大传播》2015,(4):1-1
1讲好依法治国这个"中国故事"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改革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长期以来,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背景下,海外对于中共执政合法性以及一党执政的质疑之声不断,如何对外讲好依法治国这个"中国故事",对于更好地树立党和国家的形象至关重要。对外传播好法治建设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软实力"方面的吸引力,提升中共及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还能促进中西方在更接近的话语体系中交流互动。依法治国的对外传播需要巧用"中国故事"回应外界质疑,善用传播规律让"法治中国"入脑入心,从微细节、微故事、微媒  相似文献   

11.
和谐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应有之义,无论是从中西方传统思想文化根源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上,和谐价值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都有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价值认同途径,使人民群众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诉求和理论期盼。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而立"之际,中国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法治建设进展却不尽如人意.在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的良性化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坚持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必须要立足于本国现实,必须要去行政化,最终目标是追求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是精神观念文化范畴里一种文化,这应是狭义"文化"概念。政治文明是文明范畴里的一种。"价值"概念定义,当前争议较大。价值在形式上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价值内容就在现实的人日常的现实的历史发展的实践生活过程之中,价值的本质就是现实历史的发展,一切价值都是现实价值。"价值"概念与"文化"和"文明"两个概念关系很密切。当前,学术理论界在谈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时,有不少人显得很浮躁,只是自发盲目自信,缺少理性自觉的价值分析和文化自立。要克服自发盲目自信,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理性自觉性自信,真正实现理性自觉的坚实自信,自为自强,就得自觉积极地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和文化自立,对现实进行价值理性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当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法治认同对新时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公民对法律的遵守和服从、对良法的赞同和拥护、对法律活动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公民法治认同的内涵,而推动公民法治认同有助于推动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建设。公民法治认同的实现有其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利益导向、价值导向、能力导向。当前,我国需要围绕法治认同的内在机理强化公民的法治认同,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树立法治的威信,激发公民的情感动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公民广泛的价值认同;积极引导公民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以来,从周边国家延至区域并逐步走向全球,从构想到实施,一个源于中华文明但又符合全球发展潮流的中国世界观已经形成。十九大以来,作为一个基于中国语境的全球公共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提升我国全球话语权的道义高峰,将有效助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不仅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定位,也是中国语境下全球传播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6.
《法的门前》通过展现美国司法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法治进行评判与思考,而这些评判与思考中的很多观点对当代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不同风景的观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看清我们当下的生活,并从中找寻到通往法治世界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2013年1月2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来自法律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促进新闻和法律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如何促进新闻监督在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开研讨。据悉,本次峰会由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法治周末报社共同主办。大会以"法治中国、新闻法治"为主题,针对新闻法治、新闻监督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沈慧 《文化学刊》2013,(2):54-58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法制文明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由于古老的中国具有领土广阔、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相对封闭和长期形成的大国优越感等复杂国情,因此,中国的法文化传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有着土生土长的自生性。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孕育了中国的法哲学文化传统,也滋养了其内在的人本精神,但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是在中国封建人治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自然会缺少现代人本思想的基本理念,从而很难与法治建设的格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9.
"教工之家"建设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亦是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又将其写入党章,对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会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改进"教工之家"建设方法。为此,本文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明确"教工之家"建设对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为高校图书馆工会依据"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教工之家"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宁 《文化学刊》2012,(6):86-90
马克思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多重涵义,其文化理念在文化的本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等方面都具有区别于以往文化理论的鲜明特征。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考察马克思的文化理念,对于推动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