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认为在民间故事的研究、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着受民间故事“口头性”特征制约而不能有效开展的问题,然而民间故事在现代却是以口头语言、印刷品、影视学、旅游学等多元化形式存在的。顺应其存在形式的变化,我们不应仅限于对其“口头性”特征进行研究,并因此而限定了开发对象、保护手段,应调整自己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反思对民间故事“口头性”特征的研究,在不改变民间故事本质的前提下,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与保护它。也只有结合其现代的流传特征进行研究和利用,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民间故事,发挥民间故事的优势,传播民族的优秀化。  相似文献   

2.
甘肃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它不但数量多、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母题繁富,还呈现出鲜明的甘肃文化色彩,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故事从来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当代社会,随着原生态民间故事的日趋衰落,再生态民间故事正蓬勃崛起。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影视、录音、录像等电子媒介在取代传统民间故事的播布方式的同时,也成了它新的载体。这些再生态民间故事以信息传递数量大、速度快、接受者众多等特征,对人们尤其是当代儿童的成长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教育蒋名智关键词民间故事;儿童心理;当代儿童;文化教育民间故事①从来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当代社会,随着原生态民间故事②的日趋衰落,再生态民间故事正在蓬勃崛起。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和广播、影视、录音、录相等电子媒介在取代传...  相似文献   

5.
民间故事与幼儿教育牟群英民间故事指在人民口头上长期流传的,反映不同时代劳动人民为追求幸福、追求美好未来的斗争生活,反映人民聪明才智等方面的故事。如《长工和地主的故事》、《鲁班的故事》等。民间故事所具有的几大特点与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一种天然的结构契合,符...  相似文献   

6.
壮族是一个长期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以口述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民间故事在传统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直至今天这些民间故事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间故事的特点及教学江苏王兰柱所谓民间故事,是指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加工、修改的故事。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民间故事,如《彩霞姑娘》、《神笔马良》、《猎人海力布》、《一幅壮锦》、《鲁班学艺》等。那么,民间故事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8.
锡伯族民间故事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古代锡伯人的社会生活、信仰习俗和文学想象力以及民族心理特质。锡伯族民间故事同其他兄弟民族民间故事,有着许多联系和相似。在语言运用上,因为使用锡伯语,所以保留着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9.
印尼和中国的民间故事具有"大同小异"的特征,大同首先体现在两国民间故事具有若干相同的母题类型:即惩恶扬善的英雄传奇、劝谕训诫的动物叙事、忠贞不渝的爱情传奇、备受尊崇的民间信仰、发人深省的伦理悲剧;其次体现在它们在艺术手法上的不谋而合之处:即寓泛神话色彩的故事于自然的表现手法、拟人色彩的动物视点、寓情于理的世态展现。两国民间故事既有整体层面"大同",亦有局部层面的"小异",即在诸母题范畴的内部细节和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民间故事史的建构刘守华关键词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史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古老深厚的文化沃土上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1966年之前,我国积累的民间故事书面资料就已达到10多万篇。80年代以来,在中央文化部统一筹划下,为编纂出...  相似文献   

11.
仫佬族民间故事是仫佬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少同志经过艰苦努力,共搜集整理了二百多篇仫佬族民间故事。本文拟就这些民间故事作一次较全面的概括归纳,以求对仫佬族民间故事的内容、形式、认识意义诸方面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民间故事通常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或称“民谭”)三大类型。综观仫佬族民间故事,这三大类型中均不乏优美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后世作家创作和改编文学提供了大量经典素材。具备启蒙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在产生方式上有渊源联系,民间童话、文学童话与早期神话思维一脉相承。民间故事的儿童文学化改编具有先天优势,民间故事富于幻想、浅显易懂、寓教于乐的特点,迎合了儿童好奇的天性,适应儿童智力和思维发展的状况,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改编也是一种创意写作,儿童文学作家改编民间故事不仅要尽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延续民间故事自己的生命,更需要确立儿童读者意识,与儿童平等地沟通交流;做到审美与教育并重,体现儿童文学的爱、美、善;注意筛选与鉴别,为民间故事注入新型、健康、全面的价值观,真正实现儿童文学的现代化改编。  相似文献   

13.
东北民间故事不仅含蕴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还呈现出文字简约、讽喻鲜明、寓意深刻的东北民间故事的寓言性审美特征之,丰富和拓展了东北民间故事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民间故事学肇始于对民间故事现实意义的发现,或者说,学者们发现了民间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种种意义,才开始专注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学者们将这一最为“俗”的民间文学形式带入学术殿堂,展开了多重视角的学术审视,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现代民间文艺学中的母题、类型分析方法,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口头与书面形态,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跨文化比较与源流探寻等分别进行个案解析,体现出微观与宏观审视的结合,融汇了中外故事学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是多神教,萨满教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入的。萨满教对反映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产生较大的影响。民间故事是萨满教在迭斡尔族传播的主要凭借,正确理解认识萨满教与迭斡尔民间故事的关系,对了解迭斡尔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心理活动与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的心理有某些相似之处。幼儿具有接受民间故事的心理基础;民间故事对幼儿的影响作用的发生机制——儿童敏感期的求知欲;民间故事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以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为依托。民间故事对幼儿影响的必要性:民间故事是幼儿重要的文化食粮;以民间故事塑造幼儿健康个性;以民间故事培植亲子感情。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7,(2):66-71
庄河民间故事经数百年的传承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间故事体系,在辽宁地区口承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事不仅数量可观且所刻画人物形象鲜明。庄河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传说从本土、传奇、外来等方面体现出地方口承、历史传承、外来冲击等特点。全面解析"人物传说"亦可明晰庄河民间故事的形成、发展与多文化融合等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志清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3):24-27,40
通过田野调查,引用调查对象谭振山的第一手口述资料,描述并介绍了“谭振山民间故事”的讲述现状与传承困境。通过“给故事家讲故事,构建故事讲述情境”的实验,尝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发展策略,为解决当下民间故事的传承困境提出个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大的约束作用。尽管某些禁忌的性质可能是非科学的,但依然为人们约定俗成,并围绕这些禁忌形成一整套规范或者仪式,这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禁忌民俗的传承有多种形式或途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民间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和口传特征使其成为传承民俗的最好手段,而且也因为它们内容中的神秘或奇幻色彩本身就与禁忌民俗的内容接近。这样,民间故事就往往有意无意地或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传布禁忌民俗或其它民俗的有力工具,或者它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