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不少父亲形象,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散步》中的“我”,《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爸爸”、《伤仲永》中的“父亲”、《竹影》中的“爸爸”、《背影》中的“父亲”、《台阶》中的“父亲”、《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父亲”、《故乡》中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  相似文献   

2.
楚辞里,《离骚》中的“乱曰”,《吊屈原赋》中的“讯曰”,《抽思》中的“倡曰”,《远游》中的“重曰”,还有《抽思》中的“少歌曰”,到底如何讲解,众说纷纭。《学术月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发表了易重廉的《楚辞‘乱曰’义释》一文,通过大量论据证明。“乱曰”即“申曰”,其余“讯曰”、“倡曰”、“重曰”、“少歌曰”,都是申曰的异名。  相似文献   

3.
一请看《小石潭记》的一个教学设计片断: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石潭”的“小”·“小石潭”的“石”·“小石潭”的“潭”·“小石潭”的“水”·“小石潭”的“清”·“小石潭”的“秀”·《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小石潭记》中的“虚与实”·《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小石潭记》中的…  相似文献   

4.
台湾是中国美丽的宝岛,别名很多。比如《尚书》中的“岛夷”、《汉书》中的“东鳀”、《三国志》中的“夷洲”、《隋书》中的“流求”等,都是指台湾。远在十五世纪中叶,由于新航路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中学古诗文中对山水的称谓相当多。如《涉江》中的“冠切云之崔嵬”,《水经注·三峡》中的“绝(?)多生怪柏”,《滕王阁序》中的“列冈峦之体势”“访风景于崇阿”,《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亦崎岖而经丘”,《虎丘记》中的“其山无高岩邃壑”,《氓》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伐檀》中的“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归去来兮辞》中的“既窈窕以寻壑”,《愚溪诗序》中的“又峻急多坻石”等。为释疑难,现将古代对山水的称谓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_的《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_代作家_心__》中的名句。 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著名爱国诗人_词《_》中的名词。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_的《》中的名句。 5.典故“世外桃源”出自_的《》。 6.成语“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出自的‘》。 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的著作《_》的《_,___》篇。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著名诗人_在《_》中的名句。 9.“完璧归赵”、“负荆清罪”成语出自《》中的‘_》.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7.
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的《礼》到底指什么的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这与“三礼”的合称有关。本文从“三礼”的名称、形成时代和内容、取得儒家经典地位的时代等角度论证汉代“五经”中的《礼》当为《仪礼》,唐代以后“五经”中的《礼》当为《礼记》。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部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孟子》二章”“《庄子》二则”“《礼记》二则”“《论语》十二章”“《老子》四章”以及《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等篇目,让同学们在课本中汲取圣贤的思想精髓,品悟古老的人生智慧。本期《本刊特稿》,我们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陈引驰教授介绍“孔孟老庄”四位名家的身世背景和文学特点,以此帮助我们从更高的层次上理解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有5首以“东门”为题的诗,它们分别为《郑风》中的《东门之(土单)》、《出其东门》和《陈风》中的《东门之(木分)》、《东门之池》、《东门之杨》.自汉代解《诗》以来,以“东门”为题的诗主要有是“淫诗” 还是“贞诗” 的两种分歧.  相似文献   

10.
说起《诗经》中的成语,你也许会感到陌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诗经》中的成语早已深入人心。请看,“高高在上”(《诗·周颂·敬之》)、“斤斤计较”(《诗·周颂·执竞》)、“万寿无疆”(《诗·豳风·七月》)、“小心翼翼””(《诗·大雅·文王》)、“子...  相似文献   

11.
厉li历li厉,繁体作①,《说文》:“旱石也。”就是磨刀五。例如《之战》中的“束载厉兵”,这个意思也可以写作“砺”。例如《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引申为危险、祸患。例如《病梅馆记》中的“甘受垢厉”句。又引申为严、猛、疾。例如《中山狼传》中的“乃厉声曰:‘狼,速去!”’历,繁体作②或③,前者是历史、经过、经历的“历”;后者是日历、历法的“历”,前者如《隆中对》“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和价指南录)后序》“历吴门、毗凌”等;③例如《张衡传》中的“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为形容词的“历历”切不可写成“历厉…  相似文献   

12.
两篇文章的标题都用了“大脑”这个名词,讽刺小说《我们的大脑》(以下简称《我》)中的“大脑”取自“我的”答话,喻指讽刺、鞭挞的对象彼得洛维奇;哲理性随笔《贫富在大脑》(以下简称《贫》)中的“大脑”属借代用法,代指市场竞争中的创造性思维。如果细细品读,同一个词———“大脑”会引发读者不同的感悟和思索。两篇文章的标题都用了“大脑”这个名词,讽刺小说《我们的大脑》(以下简称《我》)中的“大脑”取自“我的”答话,喻指讽刺、鞭挞的对象彼得洛维奇;哲理性随笔《贫富在大脑》(以下简称《贫》)中的“大脑”属借代用法,代指市场竞争中的创造性思维。如果细细品读,同一个词———“大脑”会引发读者不同的感悟和思索。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论”的读音和意义《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专、中学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其中的内容。如《大学语文》中的《论语十则》、中师语文中的《论语七则》、中学语文中的《论语六则》等。但是,这些教材对《论语》的“论”字都未作注音和解释。因此,一般人都把“论”读作lhn,作“论述”解释。实际上,《论语》的“论”的正确读音是inn,是编纂的意思。“论”的繁体字是“偏”,“输”的古字为“命”,会意字,从““”从“。”。‘一是古“集”字,“命”即“册”,把零散的言论汇集成册谓之“命”…  相似文献   

14.
杜诗杂考     
本对杜甫《春夜喜雨》写作年代、《将赴成都草堂先寄严郑公五首》之四中的“黄阁老”、《丽人行》中的“翠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廊庙”、《登高》中的“渚清”等词语进行周密考证,通过对各家成说辨析后,提出自己独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5.
一经部古代文人把先秦儒家的古典著作《易》、《诗》、《书》、《礼》、《乐》、《春秋》,称为“六经”。实际上,秦灭以后,所谓“六经”中的“乐”已失传,只剩下“五经”了。到了汉代,《礼》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并非《礼经》的分化,是三部不同性质的书,  相似文献   

16.
以《金楼子·箴戒》中的“青金铅带”为线索,考察《南齐书·东昏侯纪》中的“青薛金口带”,发现其实为“青蓑铅带”之误;据《金楼子·立言下》中的“而况裘乎”得出《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而”字后确乃脱“况裘乎”。  相似文献   

17.
《“步走”、“径道”与“步道”》一文对《赤壁之战》、《鸿门宴》中的“步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径道”作了解释,认为“步走”应释为“步道走”即“由陆上小路逃跑”;“径道”也是“步道”、即由“陆上截路”(逃回)。对这种解释,我们不敢苟同,现将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提出来,与陈崇凯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8.
《会真记》和《西厢记》中的“玉人”和“西厢”各有所指,并非同一概念,《西厢记》是从《会真记》脱胎而来的,要想弄清《西厢记》中的“玉人”和“西厢”,必须追溯它的源头《会真记》。本文立求追本溯源,尝试解码传播过程中“玉人”和“西厢”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已删减了不少“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添了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特征的鲜活内容,使《思想政治》课时代性、针对性更强,注重了学生主体性,强化了教育实践性,突出了人才创新性。但笔者认为,课本仍存在一些抽象难懂而又不宜删减的重点内容,如初三《思想政治》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高一《思想政治》中的“价值规律”、“生产与消费”,高二《思想政治》中的“物质和意识”,“实践与认识”,高三《思想政治》中的“政体与国体”等,这些内容,是教材的“肋骨”,是马克思主义最…  相似文献   

20.
由叹词或拟声词构成的句子叫做叹词非主谓句。如:①“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荷花淀》)②“啊!地狱?”(《祝福》)③“得得,锵锵,得,锵令锵!”④“满门抄斩——嚓!嚓!”(《阿Q正传》)⑤“呜呼!我说不出话……”(《记念刘和珍君》)例①中的“唉呀”、例②中的“啊”和例⑤中的“呜呼”都是叹词单独构成叹词非主谓句的。例③中的“得得”、“锵锵”“得”、“锵令锵”和例⑤中的“嚓”都是拟声词充当的叹词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