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2.
作为企业重要舆论工具的创业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报见证了企业的风雨历程,在促进企业体制变革、科技发展、管理创新、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企业报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认真思考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做优做强企业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企业报发展面临的机遇1.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企业报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目前许多企业通过重组、兼并等多种途径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了规模较大、员工较多、跨地区、跨行…  相似文献   

3.
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强劲,建设文化支柱产业的“云南模式”传遍全国。在风起云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潮中,各地市报,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市报不得不深思如何应对这场来势迅猛的改革大潮,不得不谋求做大文化产业做强地市报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郑贵生 《大观周刊》2011,(49):32-32,30
当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也正面临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本文从农村文化建设这一视角全面阐述了在农村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切入,剖析造成城乡文化差距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相关制度.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最后进一步阐述农村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4)
面对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媒体市场运营模式的变革,行业报的发展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只有通过聚焦改革,凝聚共识,创新思路,把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积极推进行业报经营工作的市场化、多元化和产业化,才能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内外矛盾,促进传统行业报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融合,关乎地市级媒体重组的成败,市场机制、用户意识是新型媒体集团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推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要在参与城市文化建构、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浙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为考察地市级媒体报台合并组建传媒集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院报作为医院名片和医院文化的载体,是医院宣传的重要窗口。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网易号、视频号等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增加,对院报这种传统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以某大型三甲公立医院院报为例,从院报作用、院报内容、办报机制这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办报实际,探索新媒体格局下如何办好院报。  相似文献   

8.
2000年1月创办的《档案大观》报,4年来,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档案大观》报创办时的市场背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运行、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经验,揭示了不足。《档案大观》践行着创“档案休闲文化”特色品牌的目标,旨在让档案走向社会,更好地弘扬中国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9.
做大做强主流文化新闻 党报的改革具有其他新兴媒体难以比拟的艰巨性,党报的“文化新闻”版面临全新思考和定位,我们认为,坚持大报的理念和优势,即一份以高端读者为服务对象的严肃大报,应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战略,“文化新闻”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文化冲击不可避免,文化适应势在必行,而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一分子,东干族70余年创办报刊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适应的历史。无论是东干族的第一份报纸《东方火星报》,还是其第一份杂志《回族》,都在东干族的文化适应中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而当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海外华文传媒尤其是以东干族报刊为代表的海外回族传媒也面临着升级变革。  相似文献   

11.
胡文君 《大观周刊》2012,(12):191-19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提出了加强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号召,这对于我们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用文化的力量凝聚队伍,共同推动企业在打造世界一流中实现率先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提前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文化尤其是村落文化工作,如何为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目标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挑战,公共文化形成软实力助力区域(城市)发展的挑战;分析"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历史新机遇,包括: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文化建设已成为自觉行动,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带来区域全方位发展新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上了历史发展新起点。面临新挑战,基于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可从7个方面着手,包括: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共文化实践的能力水平;抢抓历史机遇,建设升级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做强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强公共文化软实力建设;打好"组合拳",推进"社会化",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以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为抓手,推进文广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叶建勇 《新闻传播》2012,(5):162-163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企业报的作用不可小视。在新形势下,企业报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如何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和改进国企宣传舆论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该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报作用,将国企宣传工作做得更好,从围绕中心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发挥先导作用,提高服务能力;延长工作"手臂",创新编辑理念;促进报网互动,架起双向桥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整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枢纽地位的县级图书馆,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资源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报已越来越引起企业家们的重视。它作为企业发展的文化平台,必须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就建筑企业来说,其市场的竞争、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队伍结构的变化,需要企业报不断拓展功能和扩大视野。一、市场竞争的新理念促使企业报拓展功能施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办报,历史由来已久。在企业面临改制、脱困、破产、重组的重大变革中,企业报也经受着考验和挑战,许多曾经辉煌过的企业报,有的随着企业的并、停、破、转而停刊停办,有的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似办非办,有的出版周期延长,人员压缩,经费…  相似文献   

17.
当今,文化的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载体互动发展。作为医院文化的载体之一,院报是医院文化外化的形式,更多体现了医院倡导的文化理念与服务理念。本文结合创办实践,探讨文化多元性下医院院报的创新发展,以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9,(12):76-76
由浙报集团参与投资的杭州阜博通影音传播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在浙报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落户,该公司将以“影视基因”为核心技术,重点推进网络影视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市报人》2009,(4):54-56
作为中国报业塔形结构中最基层的市州报,是一个市州、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对人们社会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媒体。不可否认,市州报业的繁荣兴旺,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的推进器。但报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市州报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恶劣,湖北的市州报也不例外。2009年,在湖北省召开“两会”期间,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市州报收入创亿元工程座谈会,提出力争要在2至3年内锻铸5个左右收入过亿元的市州报。这给湖北的市州报鼓舞了信心,为湖北市州报业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省级党报集团在我国的党报集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面临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艰巨历史任务,又面临着我国传媒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传统党报纸质媒体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介融合,积极实施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