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描写的“斑羚飞渡”简直是一种绝技。这种绝技需要斑羚们起跑、起眺时间选择得高度精确、跳跃幅度控制得高度准确、跳跃技巧掌握得高度娴熟、对接时机衔接得高度吻合。在故事中,不但这些都完美地实现了.羚羊们还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的献身精神。这群羚羊和人类最优秀的团队(包括动作技巧要求极高的运动团队和杂技团队)相比.  相似文献   

2.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让每一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令人震撼的是它们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群斑羚,为狩猎队所追捕,逃到悬崖边。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开始显得那么惊慌、无助,它们“胡乱蹿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斑羚在飞渡中所表现出的勇…  相似文献   

3.
在《斑羚飞渡》一文中,作者沈石溪以冷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动物逃亡图:七八十只斑羚被猎人迫陷绝境,面临万劫不复的灾难,斑羚种群用牺牲一拨来挽救另一拨的自救之法,令人惊异;飞渡6米宽的大峡谷,跳跃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异;特别是面对死亡所表现的群体意识、牺牲精神,更是令人惊异。作品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敬畏生命源于惊异。  相似文献   

4.
《斑羚飞渡》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课文以优美的笔调叙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作者用深沉的感情咏叹动物世界的群体意识,让斑羚的集体精神、牺牲精神在生命的断弦之上成为永恒的绝唱。其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故事神奇,悲壮动人一群斑羚在被追得走投无路、即将走向死亡的情况下,借助一道彩虹的提示,用牺牲一半保护一半、两两合作的方法飞渡悬崖,拯救种群,最后以牺牲一半成功飞渡另一半而结束。斑羚飞渡的情景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  相似文献   

5.
学习了《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我以为那群斑羚之所以能够绝处逢生、飞渡成功,除了镰刀头羊的聪明和老年斑羚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狩猎队的猎人在斑羚群被逼上伤心崖后,既没有开枪,也没有放出猎狗,以至于斑羚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想脱险的方法和组织飞渡。狩猎队好不容易将斑羚群逼上伤心崖,却没有开枪去猎杀斑羚来达到他们的狩猎目的,而是像看“杂技”一样看着斑羚飞渡自救,直至看得目瞪口呆。是什么原因使猎人们迟迟没有开枪?或许是他们良心发现吧!斑羚飞渡成功的另一原因@王鑫$湖北保康县第二中学!学生…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读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之后,收获了许多。《斑羚飞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和朋友去打猎,在戛洛山的伤心崖上把一群斑羚逼到了  相似文献   

7.
尘世佛心     
许多老师在设计《斑羚飞渡》的教学时常常把重点放在中间部分的“怎样飞渡”上。其实,《斑羚飞渡》一最具有诗意最耐人寻味的应该是结尾部分。不长,照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描述了猎人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了伤心崖,每头老斑羚牺牲自己,带着一头半大斑羚"飞渡"悬崖,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凄美很感人,但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作为一种喜欢独居的野羊,根本不可能集成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精美文章。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斑羚飞渡》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斑羚陷入  相似文献   

10.
师: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们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请大家一起走进《斑羚飞渡》的现场,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吧。(点击)斑羚飞渡。  相似文献   

11.
许多教师在设计《斑羚飞渡》的教学时常常把重点放在中间部分的“怎样飞渡”上。这可能是“买椟还珠”。其实,《斑羚飞渡》一文最具有诗意最耐人寻味的应该是结尾部分。文不长,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抓住"课题",巧妙设疑"课题"也就是文章的题目,它是一篇文章的标志,是文章内容的精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题,反复咀嚼文章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因疑而读,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围绕"飞渡"进行巧妙的设疑:文章中的斑羚为什么要飞渡?它怎么样才能飞渡?斑羚飞渡给我们哪些启示?再如,学习《孙权劝学》一文时,我们可以围绕"劝"字进行设疑:孙权为什么要劝学?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斑羚飞渡的壮举。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3、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斑羚飞渡的场面描写  相似文献   

14.
叶豪平 《语文知识》2014,(10):40-41
对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读者多有质疑:这篇故事真实吗?斑羚头脑中有良好的奇偶数概念科学合理吗?等等。但笔者以为,《斑羚飞渡》带给学生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意义。斑羚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一“飞”而渡,无论是在自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演绎出来的生命意蕴都是“飞”义不浅,不失为一首生命的变奏曲。  相似文献   

15.
王志刚 《语文天地》2015,(11):13-14
《斑羚飞渡》被选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主题单元——写动物的五篇文章之中。单元导言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推敲:“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由于编者的诱导,本课教学设计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镜头一,开始导入:斑羚形貌图片,配有介绍斑羚的文字,如它的体型、跳跃能力、羚角的药效……镜头二,创新训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  相似文献   

16.
胡俊丽 《湖北教育》2011,(12):61-61
那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斑羚飞渡》一文。 这是一篇小说,写的是七八十只斑羚在后有猎人追捕、前有悬崖峭壁的绝境中,在镰刀头羊的指挥下,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飞渡,避免了种族灭绝的神奇故事。  相似文献   

17.
《斑羚飞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动物小说,描写的故事是: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面临种群灭亡的危险。为了跳过悬崖,老弱斑羚毅然选择牺牲以挽救少壮斑羚,最终延续了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析:《斑羚飞渡》是一篇感人的小说,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斑羚飞渡的惊人之举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歌颂了老斑羚在危急关头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心甘情愿选择死亡的献身精神。揭示了人性闪光点的丧失,启发人们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一、抓开篇,推测主要内容 (展示小说《斑羚飞渡》) 师:读了书名,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斑羚很危险。  相似文献   

20.
《斑羚飞渡》一文,作者沈石溪用情感深沉的笔触,明朗而优美的语言,细腻而生动地记叙了一群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感人故事。它文情并茂,动人心魄,在审美情趣上尤具独到之处。一、跌宕起伏的情节美本文情节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曲折生动。作者先写斑羚群陷入绝境,面临种群灭绝的境地,让读者为斑羚生死未卜的前景感到担忧和悲哀。雨后彩虹的出现,使镰刀头羊触景生情,得到启示,顿悟而产生“飞渡”之灵感,继而组织斑羚飞渡,赢得种群的延续,读者不由得为此松了一口气,为之振奋。最后描写镰刀头羊坚定地走向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