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法学对“时”、“体”动词体系的讨论一般都囿于语法层面的解释,而忽略了语法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内在关系。从语用角度看对“时”、“体”仅进行语法层面阐释具有很大局限性,某些时、体表现出重迭现象。  相似文献   

2.
谈“不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本文讨论“不” “了(le)”构成的结构,即“不了”结构的语法特点以及“不”和“了”在结构中的语法意义。“不了”有时写作“不啦”,本文把它们看作同一形式。§1.否定副词“不”不需藉助谓词,直接和“了”组合构成“不了”结构,充当  相似文献   

3.
对“不客气”和“别客气”进行多方面比较的结果表明:“不客气”和“别客气”在使用语境、词语增量和语法单位上存在差异;在语用上,“不客气”比“别客气”更礼貌。其深层理据在于:第一,“不客气”的主语是言者主语,“别客气”的主语是句子主语,而二者主语的分别是移情策略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第二,语法化对语义的制约,“不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必要客气,“别客气”的语法意义是不需要客气,“不客气”强调客观不必要,自然更易为听话人接受。  相似文献   

4.
在词汇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于是”从介宾结构逐渐演化成了表示承接意义的句间连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于是”的语法化历程及其语法化原因,本文认为除了语言演变的动因——语法位置的改变外,人们在交际中的认知心理对“于是”的重新分析,也是一大动因.  相似文献   

5.
“不合逻辑”在句法范围内影响到话语不能说;事理逻辑有时候可以违反,形式逻辑绝对不可违反;两种看似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语言现象和客观世界及语言意义的表达形式有关;语法意义的周边性和嘲汇意义的周边性不同,利用意义能否重复可以鉴定语法形式,“们”还不是一个充分的显性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去+VP”和“VP+去”中“去”的虚化过程的研究出发,根据其语义要素划分出“去+VP”和“VP+去”在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及其类别,归纳出其句法表现形式.并通过“去+VP”和“VP+去”的相互转换和“去”的删减来说明语义对句法形式产生的影响.不同虚化阶段的“去”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去+VP”和“VP+去”可以互换,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中的“去”可以删去,这都是由“去”的语法意义所决定的,二者的相互转换并不是随意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连词,“就是”与“就算”都可以表让步,相当于“即使”.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二者在语法意义、句法分布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存在细微差别,并有各自的使用倾向.  相似文献   

8.
结构助词“哩”在平鲁区方言中分布比较广泛,使用频率非常高,是平鲁区方言中有特点的一个词.平鲁方言中的结构助词“哩”同普通话中“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分布与语法意义以及功能对应得非常紧密,而且某些语法功能比普通话结构助词更丰富.  相似文献   

9.
试析“X就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具体的例句出发,分析能够进入“X就X”格式词语的特点,讨论“X就X”格式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及其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儒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确实充当过文化“语法”的角色,然而这种语法与其说是文化的自然选择,倒不如说是一种政治选择。而且,在佛、道文化的冲击下,儒学曾几度动摇过其一尊的地位。近代以来,随着各种社会变量的活跃与改新,儒学业已失去了其“语法”地位,成为一种富有历史美学意义的“词汇”。因此,固守儒学“语法”意义的观点是不明智的,我们应当从文化生命的变易无常来看待儒学的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语义和语法特征方面对汉语的"一"及英语的"one"作一简要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出二者在语义和语法特征及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重叠是现代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皖北中原官话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重叠,其重叠形式和重叠后的语法功能多样,但语法意义基本上表示增量。文章还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指出了皖北中原官话与秦晋方言在重叠形式及意义方面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了皖北中原官话重叠形式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虚词“来着’’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中的分布显示,它有两项主要的语法意义:一是表示“过去”,二是表示“一时忘记而寻求提醒”。表示前一项语法意义时,“来着”主要用于陈述句,表示后一项意义时.“来着”主要用于疑问句。当“来着”表示“过去”时,它与句末助词“了”、“的”等在意义和用法上有所不同。另外,在与其他词语的共现方面,使用“来着”的句子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不是A,就是B”中的表述对象与该格式的语法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单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一贯或数次行为等标志词,其语法意义为表并列之外,其余都是表推测。复数式的表述对象句,除句中带有“两个中的一种”等标志词语,其语法意义是表推测之外,其余全部是表并列。  相似文献   

15.
以往有关虚词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有些虚词的用法仍难以说明和解释,以致影响到汉语教学。本文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以"还是"为例,在现代汉语大型语料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还是"的共时表现,探讨其各种语法意义及语义背景。"还是"从表时间范畴的延续义的基本功能到表选择义的连接功能,再到表择定义、添加义和表反预期的情态功能,其语法意义及语义背景都呈现出复杂的趋势,习得难度也随之增加。文章根据对外汉语教材以及对外国学生学习"还是"的情况调查,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的重叠现象可划分为构音重叠、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三类,其中构形重叠词是原词重叠后产生了新的语法意义,表示的是事物的情态,多训为“……的样子”(某某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短语动词的形态结构、语义组合入手,进行分类分析,从而透视短语动词的语法语义特征。找出其内在语义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强调语意有多种表达方式从押韵、语调和语气的变化等语音修饰方法来强调语意;除可用英语中本用于强调的词和词组之外,还可用一些已失去了原意的形容词加后缀-ly后变成含有强调含义的副词等词汇来强调语意;也可使用特殊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双重否定等方式来强调语意;以及使用修辞手法如暗喻、拟人、夸张等来强调语意;另可利用标点符号,现代的电脑印刷技术等来强调语意。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词话》中语气词“着哩”出现频率高,用法灵活,表义丰富。本文对其中的语气词“着哩”进行了穷尽搜索统计,并对“V+着哩”和“A+着哩”形式的不同用法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描写,揭示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虚词在先秦诗歌里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虚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类,其意义和用法十分复杂。在《诗经》《楚辞》等先秦诗歌里,许多虚词并不象人们一般理解的那样都有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其中一部分虚词在诗歌中只有修辞作用。按传统方法去研究这一类虚词,往往造成对它们词性、意义、用法的看法不一致,导致词语理解的混乱和对诗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