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拍面面积     
《网球》2011,(5):19-19
拍面面积是网球拍的重要指标,指的是球拍的纵线和横线交织成的网面,以拍框内缘为准计量。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选手应该选择不同拍面面积的球拍。拍面面积与击球威力成正比,与控球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在击球威力方面,大拍面好于小拍面。在控球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2.
百科     
《网球》2011,(5):19
拍面面积拍面面积是网球拍的重要指标,指的是球拍的纵线和横线交织成的网面,以拍框内缘为准计量。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选手应该选择不同拍面面积的球拍。拍面面积与击球威力成正比,与控球能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在击球威力方面,大拍面好于小拍面;在控球能力方面,小拍面明显优于大拍面。拍面面积越大,击球的甜区就越大,球拍能够产生更大的威力和更强的抗扭性。球拍拍面越小,对球的控制越精准。  相似文献   

3.
达文波特拥有强劲无比、稳如磐石、挥洒自如的正拍,这使得她在女子网坛可以做视群芳。下面我们来看看她采用半西方式握拍的正拍的奥秘吧。 ①尽管达文波特被来球逼出了场地,但她仍然很好地做着完美击球的准备。在寻找最佳击球位置的同时,她转动肩部,让球拍尽早后摆,同时左臂伸开以保持身体平衡。 ②她把右腿牢牢地扎根在地面上,这样给她的击球带来了强大的力量。同时,她开始转动肩部,向前挥拍。 ③伴随着身体的转动和在自己的是体前面击球,她把身体的重量贯穿到了击球当中。同时,她的左臂仍然展开维持着平衡,眼眼全神贯注地盯着…  相似文献   

4.
一、握拍方法   直接的握法是: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压在拍柄两侧,拍柄压在虎口上;球拍的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重叠,用中指第一指节顶在球拍的背面 (如图 1直拍握法 )。   横拍的握法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应在球拍的正面贴于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在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在球拍的一侧。击球时五指同时用力 (如图 2横拍握法 )。   以上两种握拍法均是由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击球。   直拍的发力击球,是通过中指的顶板来完成的;横指是通过中指、无名指、…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正手上旋球的随挥 所谓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作跟进。击球后随其惯性,继续转动上身重心前移,肩朝球和球飞去的方向跟进,使握拍的手臂自然地随着击球的惯性,继续向击球的方向伸展,肘关节向前向上跟进,把球拍挥到身体另一侧的前上方,拍头指向上方。手臂充分展开,大臂和下巴相接触,上臂与  相似文献   

6.
一、球拍性能介绍 (一)胶皮拍 正胶短齿胶皮拍:球拍底板上贴一块胶皮,颗粒向外.颗粒高度在1.5毫米之内。 性能:弹力均匀.击球稳健.易于控制球.但其弹性差,击球速度慢.力量也不够强.可以产生强烈旋转。  相似文献   

7.
直板横打趸用反手的反面击球。其特点是:反手位下旋球可以拉弧圈球,并且对于机会球还可以连续进攻,但是直板横打最难掌握的就是拍型的控制。拍型调节要从握拍开始。随着不同的来球,运用不同击球方法来改变拍型。所以,正确的握拍方法很重要。具体的握法是:拇指要往里握得深一点,食指在球拍的边缘,球拍不能整得太紧,可以起到控制拍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初学乍练     
1.基本姿势。2.引拍时,前臂自然下垂,手腕作内收,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下方。3.腰、髋向左上方转动,手臂从下向上迎球。4.击球的最高点。5.提踵、脚掌蹬地、腰、髋带动上臂和前臂,加速向左前上方发力。拍面稍前倾,击球中部偏上。6.击球完毕迅速还原。7.准...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板的拍面形状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圆形、方形和异形。绝大多数的横板和中国式直板都是圆型,但是日本、韩国、朝鲜和台湾等地区的一些直板运动员多使用方形板面的“日本式”球拍。使用异形球拍的运动员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其中也不乏佼佼者,如:法国的埃尔瓦,他的球拍左右各缺一块,形如小提琴状。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是左右“对称、均衡”形的,有些人改变了传统球拍的拍面或拍柄,如:“小提琴式”,“四面攻”等球拍;也有人一直都在研究“非对称”形球拍,如“水滴形”,“Y-7型”、“96式”歪柄球拍等;还有将拍面角度与拍柄形状都彻底改变的“顺握式”等等。如果改变球拍形状而不改变握拍方法,主要是改变了球拍的击球重心;而改变拍柄形状同时改变握拍方法,则击球的用力方式将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反手拉下旋球时,腿要自然弯曲,略比肩宽。拉手要以腰为轴心,手靠近腹部,引拍的目的是为了加大球拍与球接触的击球距离。引拍时,球拍要低于台面,球拍稍亮一些,接触球拍的中下部,摩擦球的底部向上用力制造弧线。要注意步法的调节,击球要到位。  相似文献   

11.
反手拉下旋球时,腿要自然弯曲,略比肩宽。拉手要以腰为轴心,手靠近腹部,引拍的目的是为了加大球拍与球接触的击球距离。引拍时,球拍要低于台面,球拍稍亮一些,接触球拍的中下部,摩擦球的底部向上用力制造弧线。要注意步法的调节,击球要到位。  相似文献   

12.
减震器     
《网球》2011,(8):21-21
球拍在击球时都会产生震动,传到拍体,再传到拍柄。没有任何球拍能够彻底消除震动。对于网球选手来说,要想减少球拍击球时的震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减震器。不过,减震器的使用会降低击球时的手感。  相似文献   

13.
球拍硬度     
《网球》2011,(12):22-22
球拍在击球的瞬间,因受力会和弦床一起产生弯曲。球拍硬度越大,球拍在击球时的变形小,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短,损耗的能量也就小,便于进行借力回球;球拍的硬度越小,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球拍击球时弯曲变形的幅度大,损耗的能量也就大,有利于选手加强对球的控制。当回球打在甜区位置时,  相似文献   

14.
《网球天地》2014,(2):52-53
理论上,球拍弦床的有效击球面积弦构成?方形拍头的甜区比传统的圆形拍头的有效面积增加了10%。换言之,即使错过了甜区,用方形球拍击球也能获得良好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5.
专家信箱     
Q 我是一位球龄较长的女性球友,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但令我有些郁闷的是,自打球以来,不管如何发力击球,我还从没有打断过一根拍弦,周围的球友都有过打断弦的经历。是不是我的击球与别人不同?(北京/阿梅)A 恭喜你,你的击球水准应该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每次击球基本都能打中球拍中心(甜点),这样拍弦的受力比较均匀,就不易断。而选用弹性好的球拍也会降低对拍弦的磨损。  相似文献   

16.
截击球与高压扣球(续上期)击球点在体前截击球是具有很强攻势的一种打法。积极地对准来球,跨步向前,击球点尽可能在前。只有击球点在体前,才可以保证击球的力量集中而有力。击球的位置越靠近网越不容易出现失误,但是,不要忘记网前截击必须提前做好后摆拍动作。挟紧腋部使肩固定,让拍面与来球吻合而截击。正手击球时,一定要注意挟紧腋部使肩固定,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对方快速而有力的来球。挟紧腋部可以牢牢地握紧球拍、固定拍面,从而使球拍拍面与来球相吻合而进行截击。握紧球拍、固定拍面,是打好截击球的要点。截击球的随挥动作…  相似文献   

17.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6,(9):98-100
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击球搓球时,为了不让对方很轻易地高质量进攻,必须要加快回球的速度,在来球的上升初期击球。击球时,要注意球拍的拍头朝前来击球,由于球拍的重心在前,这样更容易发力,也更容易找到准确的击球点。  相似文献   

18.
正手杂问     
像这样握拍对吗?利用身体回转击球,是怎么回事?球友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Q1:正手击球应该采用哪种握拍方式,有正误之分吗?A:当前,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是主流的握拍方式,之所以成为主流握拍方式.是因为随着球拍的进化发展,球手们更希望充分利用身体回转击球的结果。正手击球时,为了打出具有攻击力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速V_t应等于球拍在击球前摆动加速阶段的平均加速度a与加速度的时间t之乘积: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