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是关系到传统知识经济健康发展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通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含义及特征,然后介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保护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最后探讨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同属于人类智力创造的产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归属相对明确,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当使用,还可以对公权力进行抑制和监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存。我们还要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特别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徽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需要行政法的保护,更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标权保护是目前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最为便捷有效的路径,能最大程度实现和满足对徽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确立知识产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框架下,运用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且全面评析该保护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完善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行政保护为主,这一方式已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间的联系,应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知识产权制度是其根本。目前,国家及福建省没有出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从理论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延伸,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以加强对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是带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基础上,进而对如果直接适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障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重点分析论述我国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的三种保护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权利之一,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具体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则更显欠缺。厘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征,阐述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量很丰富。本文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提供了知识产权屏障与支持的路径,认为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类别的不同,结合现行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等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全方位、立体地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及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品同具有无形性特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财产属性,同时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其专有性、时间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属性存在冲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应以公法为主导,并辅之以私法保护,构建上位法与下位法密切衔接,一般法与专门法相互关联,公法与私法相互配合的系统、完善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逐步达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社会共识,而知识产权作为保护私权的重要制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成效的必然是法律手段。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审美、科学、经济、创造及伦理等资源,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当前,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保护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难题,故应从立法与执法、知识产权保护等层面梳理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文化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知识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体系。尽快对张仲景文化传统知识实施有效的保护是摆在我国中医药界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要启动张仲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门法律,建立张仲景文化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明确张仲景文化传统知识产权的受益人,积极参加和制定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通过立法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立法确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完善数据库的建设,通过设立基金的形式以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而且对于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用知识产权模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非物质文化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理应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但目前在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中尚缺乏对其进行保护的相关规定,使一些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因缺乏有力的法律保护而遭到了不适当的开发,许多独有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国外等等。因此,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已是刻不容缓。本文着重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权利性质以及独创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法律保护模式是实施这一手段的重要内容,对于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和性质特征入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确立以行政法为主的公法保护模式为经线,以知识产权法为主的私法保护模式为纬线,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的立体、互补、综合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