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任聪敏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探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1.经济重建时期(战后1945年至1950年),设  相似文献   

2.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2002年间,台湾技职教育学校体系、课程系统、项目经费、入学方式发生重要变革.汇集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人力结构、民众年所得、民众储蓄率、民众生活水准、社会价值观及教育政策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据此可以诠释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台湾高等教育已从早期精英教育走入普及教育。就台湾社会而言,教育本身就能代表着社会地位,教育是促进个人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反映出台湾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一、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现况台湾现有156所大学校院,13所专科学校。156所大学校院中,有74所隶属于技职体系(包括科技大学57校、技术学院17校)。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形式:自中等教育后期,分为"普通教育"与"技职教育"两大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已形成了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贯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包含专科、本科、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体系。在技职教育系统内部,纵向通达且自成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平等平行。文化特征:台湾的技职教育体系与台湾的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台湾是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30多年以来,一直伴随开展了技专校院评鉴工作。本文针对台湾地区校园评鉴现况进行述评,以期在探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与实施改革的同时。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始于1974年创设的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将技职教育提升至与大学平行的高等技职教育层次,是台湾普通教育体系之外另一主流学制。随后,技职教育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内的体系。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科技大学29所、技术学院46所,专科学校仅有17所。教育评鉴既是教育质量监控与行政管理实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教育机构办学质量和发展办学特色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台湾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社会的变迁导致技职教育的改变与发展;反之,技职教育的发展亦带动了整体社会的进步,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可以说,技职教育的实施对台湾经济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技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手,也是经济发展的尖兵,二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台湾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技职教育(台湾称职业教育为技职教育)的重视,而且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大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可以借鉴台湾技职教育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设职业课程,改革入学制度。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到70年代形成了包括初等技职教育、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的改制,现在台湾技职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其中高等技职教育占据了绝对主体,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台湾舆论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分析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台湾技职教育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过去半世纪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与经济、社会的进步繁荣一同成长与调整,现今其自身已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即便在台湾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今日,技职教育仍持续配合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技术职业教育在为社会培育技职精英,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贡献居功厥伟,此乃有目共睹之事实。从个人微观角度看,技职教育对个人才能性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与经历;从宏观角度看,技职教育则可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可导引社会变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向上社会流动。台湾自然资源有限,之所以能有“台湾经济奇迹”之出现,完全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展。台湾经济发展之现况,80%厂家为中小型企业,而其中之中小型企业的业主有相当大之比例为技职校院毕业者。这些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由于过去少有大学直达式之受教背景,在昔日台湾社会讲…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技职教育(技术及职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巳形成了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部分在内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台湾技职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吸纳了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的实用主义理念和发展模式,经历了快速扩充、发展停滞和专科改制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发展到以科技大学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台湾技职教育的新动力:产学携手合作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撰述目的旨在讨论台湾现今所推动之产学携手合作计划沿革与发展。本文针对计划目的、主要特色、衔接学制、入学路径、轮调实习、办理领域及规模以精简意赅方式阐明罗列之。同时,从实施现况所展现之优势与疑虑悖离观点提出针贬,以利计划后续推广之用。若其优势,以学生角度而言此制度可提供多元学习管道并协助经济弱势学子解决眼前生活困境;从学校角度得知此制度可促成致用合一的教育理想;从合作厂商而言则可提早储备与鉴别未来所需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则有助于整合产、官、学、训并为产业与经济注入新的教育模式。至于质疑观点部份,学生应及早亦或延缓分流孰优孰劣仍有争议;教育现场缺少实务教学知能的合格教师仍有待克服;课程设计上未能强化通识与人文涵养视为疏漏之处;强调职场实务知能在教育认知上是乎过于简化,其界面如何与生涯发展形成紧密关系才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点,此点在此计划中未能充份考虑仍有遗珠之憾。最后,台湾技职教育改革企图的无庸置疑,摆脱过往墨守成规气息,尝试以新观念新做法,活化台湾技职教育的新动力,方能将台湾技职教育带入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梁燕 《基础教育参考》2007,(2):38-40,47
1947年,台湾第一所专科学校台北工业专科学校改制成立:1974年台湾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技术学院成立:1997年台湾第一所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成立。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从层次上已经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规模上已经占据技职教育的主体,并与中等技职教育共同构成一贯完整的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成为台湾教育发展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之间弹性构架、相互贯通,是台湾技职教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笔者以1951~2002年台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数据为依据,经过审慎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国民年所得、国民储蓄率、国民生活水平、社会价值观及政府教育政策,似乎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援引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或许有助于其他地区或国家预测其技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俾为制定技职教育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台湾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它是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舆论所公认的,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台湾经济正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育自身也...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的技职教育及其改革与发展动向●杨金土台湾的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它是台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舆论所公认的,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台湾经济正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  相似文献   

18.
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和适应,有力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更新,一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腾飞。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和产业升级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台湾技职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高等技职教育蓬勃发展。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或通道(共有三条教育通道,第一条为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条为推广教育)。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依其发展的突出标志分为如下三阶段。  相似文献   

19.
台湾技职院校对教职员工的评鉴相当于大陆职业院校实行的教师考核制度。文章在介绍台湾技职教育师资评鉴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并分析台湾技职教育师资评鉴的现状、特色,以增进大陆对台湾技职教育师资评鉴的了解,为大陆职业教育师资评估的完善提供参考,促进两岸职业教育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力规划与高等技职教育紧密地配合,提升产业经济与社会竞争力成为了高等技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系科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关系的梳理,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招生、就业、系科的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