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萌  曾卓昆 《视听界》2004,(5):89-90
《透视人体》系列节目是由BBC拍摄,通过《探索》(DISCOVERY)频道引进到中国的一套科技题材的纪录片。科教题材几乎一直是纪录片的必选。用记录的方式讲述科学,有一种权威感,这与科学的权威感是一致的。另外,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科学之后,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符合人们对于传媒教育功能的期望,虽然关于传播效果的争论由来已久。不管怎么说,人们在用纪录片记录知识。在“一切皆娱乐”浪潮的影响下,似乎连纪录片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探索》亚洲网络的中国区副总裁曾指出,将《探索》的节目称为纪录片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探索》的电视片是纪实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超级访问》的热播,李静成为了观众十分喜爱的主持人,她的成功对于正确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她既是主持人又是制片人的身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真诚幽默个性的空间,个体角色与媒介角色的完美融合使得节目与主持人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读者,谈起王安忆的作品,更多的人可能谈得是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长恨歌》、是新近出版的《富萍》,是《我爱比尔》或《纪实与虚构》。而对于她80年代初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已很少有人再提及,它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这是王安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应当说这是一部在新时期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按时间顺序写了她对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从公私合营、反右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一直写到“文化大革命”。在小女生雯雯的眼里,许多东西都是懵懵懂懂、不可…  相似文献   

4.
王利芬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人为大家所熟知,应该还是2000年至2003年底担任《对话》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期间,不少观众被镜头前她那成熟稳重、智慧内敛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从而牢牢记住了她。其实在此之前,王利芬还有着相当丰富的履历:北大中文系的博士,1995年至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王牌——《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3个栏目中任记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目前在各级电视台,帮忙类节目越来越多,成为电视媒体吸引观众、积攒口碑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浙江省内电视媒体中最早出现的《范大姐帮忙》到之后的情感调解帮忙形式的《金牌调解》和《钱塘老娘舅》,再到后来各类帮忙节目的专业化、细分化,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公共财富频道《老会长出山》应运而生。和早期帮忙类节目相比,《老会长出山》内容更为专业,表现形式更为细腻,同时所带来的市场影响力也逐步扩大,笔者作为栏目制片人,以此为例粗略探讨消费维权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原因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6,(12):25-27
从微电影《红色气质》到《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以她独特的声音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红色气质》和《国家相册》也成为新华社融合创新的代表作。从图片编辑一路走来,作为"讲述人"的陈小波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她如何适应自身角色的不同转变?本刊2012年第2期曾经刊发陈小波访谈,本期《中国记者》再次对话陈小波,听这位讲述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当前,主持人兼制片人现象在我国电视界极其普遍。仅就中央电视台而言,赵忠祥是《人与自然》的制片人,崔永元是《实话实说》的制片人,亚宁是《中国音乐电视》的制片人,倪萍是《聊天》节目的制片人,汪文华是《曲苑杂谈》的制片人……至于各地方台更是不胜枚举,大有一轰而上的趋势。为此,对于这种现象有必要进行一番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楚天都市报》的讲述版很受读的欢迎。楚报的讲述多为情感生活报道,叙事视角多样,传受互动感强,既得传统纪实学叙事的精髓,又还原新闻叙事的真实性,让人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9.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关于《艺术人生》,已经有过不少论说以书的形式呈现给了广大读者。借助《艺术人生》的强势品牌效应,分别从现场纪实、制片人、主持人等不同的视角被反反复复地探索与评说,但毫无疑问,本书与已经出版的若干关于《艺术人生》的书籍相比,却有着它特别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钢 《视听界》2011,(1):31-32
《暗算》之后有《潜伏》,《潜伏》之后是《黎明之前》,这大体勾勒出了近年来谍战剧流行的轨迹。从翻拍“文革”手抄本的《一双绣花鞋》、《梅花档案》,到经典翻拍《敌营十八年》,再到近些年风行的《暗算》、《潜伏》,以及明显美剧风格的《黎明之前》,谍战剧正以蓬勃之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视剧市场竞争中来。  相似文献   

11.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到《讲述》,从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到《冷暧人生》,一直到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北台的《往事》、湖南台的《真情》、安徽台的《家人》,近年来,电视情感类节目已是遍地开花,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荧屏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新世纪图书馆》2014,(1):F0002-F0002
1980年,以《江苏图书馆工作》之名创刊,如今,她已走到了第35个年头。从《江苏图书馆工作》到《江苏图书馆学报》,再到《新世纪图书馆》,从季刊到双月刊冉到月刊。  相似文献   

13.
高月:我和栏目一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主打栏目。从2001年开播至今,随着其独特的口述纪录风格的成熟,主持人高月也正为越来越多的热心观众所熟悉。第一次与她见面长谈,她言谈举止间的那份平和与沉静,便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的交流魅力。在中央电视台《讲述》节目里,高月正是以亲切、自然地聆听嘉宾讲述作为主持风格的。她主持既不“抢镜”也不“呆板”,有人说,“高月的特别之处,恰恰在于她用会说话的眼睛异乎寻常地用于倾听”,“高月主持的《讲述》,可以说是出镜最少、出声最少的,但她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恰恰最深”。如果说,高月的这份优秀源自于她的…  相似文献   

14.
电视台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15.
闵虹 《新闻爱好者》2001,(11):37-37
河南电视台推出大型谈话类栏目《沟通无限》已经一年,相对全国从央视到各地方电视台谈话栏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突破。因其栏目所渗透的人文关怀、价值追求,以及它对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关注,受到观众的喜爱。从已播出的节目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视野更加平民化。她用一种直观、轻松的座谈———对话加点评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如《老外侃中国》、《成长的季节》、《足球,我为你疯狂》、《胖子们》、《跳槽》等都不是靠卖点、明星效应,而是靠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的交流、展现来吸引观众。如…  相似文献   

16.
讲家族的荣盛与衰落的故事,在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远的不说,有清以来的鸿著《红楼梦》就演绎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浮沉;而在二十世纪前后,巴金的小说《家》就讲述了高老太爷以及高觉新、高觉民等人物所组成的传统中国家族的分崩离析;到了当代,从红色经典《红旗谱》的朱、严两个家庭的彷徨与重建,到80、90年代莫言的“红高梁家族”的地缘书写与辈分互较,可以说,中国文学周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  相似文献   

17.
讲家族的荣盛与衰落的故事,在中国有很深的渊源,远的不说,有清以来的鸿著《红楼梦》就演绎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浮沉;而在二十世纪前后,巴金的小说《家》就讲述了高老太爷以及高觉新、高觉民等人物所组成的传统中国家族的分崩离析;到了当代,从红色经典《红旗谱》的朱、严两个家庭的彷徨与重建,到80、90年代莫言的“红高梁家族”的地缘书写与辈分互较,可以说,中国文学周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  相似文献   

18.
徐晖 《视听纵横》2000,(6):62-65
纷繁世界,多姿多彩,俏丽荧屏,异彩纷呈。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19.
老愚 《传媒》2004,(10):32-33
《武汉晚报》曾以影响几代武汉人的巨大品牌价值齐名于《钱江晚报》.《扬子晚报》和《深圳晚报》,并称晚报界的“四小龙”。进入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武汉晚报》并没能躲过市场浪潮的冲击,在长达8年的攻防战中,从无限风光的巅峰滑落到濒临死亡的深渊,再到重返生天,从倾全力办子报到排万难合并重组,  相似文献   

20.
水云 《新闻天地》2006,(8):30-33
方静,国家一级播音员。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专题部。原《中国新闻》、《东方时空》主持人,现任《焦点访谈》主持人。方静并不是那种长得十分明艳的女孩儿。但不知为什么她出现时,却能让人直觉眼前一亮——某种淡定自若而又生动无比的气韵,似乎在她周身流溢不止,在熙熙攘攘、千人一面的人群中显得分外独立突出。再近距离仔细观察她的外貌穿着——一张干净的素脸、一头浓黑的长发、淡灰的衬衫长裤,看似随意自在实则细致讲究,如此远离张扬、自然妥帖、却又张显个性的装束,看上去更衬出她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