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本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三贴近" 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三贴近"一直是宣传思想战线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郭效山 《新闻窗》2011,(2):98-98
2002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战线的干部职工提出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要求。自此,“三贴近”成为新闻媒体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新闻报道如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如何实现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4,(1):43-43
南振中撰指出,“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力度与新闻报道“三贴近”的程度成正比。如果偏离实际、远离生活、脱离群众,主流媒体就难以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影响力,等于自动放弃了正确引导舆论之责。坚持“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增强新闻媒体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刊如何实现“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新闻世界》2011,(9):56-57
党刊必须把“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突破口,不断增加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党刊宣传主阵地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本文分析了《今日浙江》杂志以“三贴近”为原则,在推进党刊办刊中的实践,并以此探索党刊实现“三贴近”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法宝。作为党报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工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契机,改进新闻报道,深化新闻改革,创新新闻事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南京报业市场的一支劲旅,《南京晨报》最近一个时期来,有效加强了“三贴近”的新闻报道,努力贴近城市平民的生活,善于抓住他们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或者是实际生活中最需要社会帮助的困难问题,为群众说话,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排忧解难,因此而受读者的普遍称赞。  相似文献   

12.
南振中撰文指出,“三贴近”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主流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力度写新闻报道“三贴近”的程度成正比。如果偏离实际、远离生活、脱离群众,主流媒体就难以形成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影响力,从客观效果上看,等于自动放弃了正确引导舆论之责。坚持“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陈祥龙 《视听纵横》2004,(2):105-106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当前改进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三贴近”对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水平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任昱 《新闻采编》2004,(2):25-26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时提出的,要求新闻媒体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对地市党报来说,以“三贴近”为  相似文献   

15.
谈会议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改进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积极探索会议新闻的报道规律,对提高新闻工作的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一、转变视点,努力贴近群众“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是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的又一要求。长期以来,改进会议报道的呼声始终不断,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然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是紧盯着到会领导。有的…  相似文献   

16.
刘磊 《河北广播》2005,(2):77-78
营造一种“人性化”的舆论环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一种更亲切、更容易被接受的面目出现在受众面前是新闻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着重考虑受众的感受,以受众的需要确定写作风格和思路,才能让新闻更加生活化,更有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17.
唐晓安  杨麟 《新闻前哨》2006,(11):20-2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分布论     
郭五林 《新闻界》2004,(6):72-73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这是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三贴近”提出以后,各地媒体相继喊出“把目光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新闻报道平民化”等口号,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明显增加。但笔者通过对多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长期观察,发现新闻媒体在落实“三贴近”时,尽管作出了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离“三贴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去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以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去改造公众的立场和观点。当前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是为了引导舆论,宣传部门要求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是为了引导舆论,强化新闻报道中的受众意识更是为了引导舆论。恰到好处的舆论引导应该是把握适度、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但  相似文献   

20.
按照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去年以来尤其是近一个时期.解放军报结合实际,下大力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着力改进宣传方法,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宣传质量,有效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