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读中学读"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规定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搞好"读"的引导教学与辅导训练。这样,阅读教学"读"的质量才会逐渐提高,阅读教学才会真正地"读"出效果来。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读代讲"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学字学词学句,在读中感悟语言魅力,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志。  相似文献   

4.
林泉玉 《教育艺术》2014,(11):22-23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读的作用。要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于我们接触文本体裁的不同,意味着教学、品读的方法也各异。但是不管哪类文章,不管什么特点的文章,我们在教学时都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使学生在课文的品读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而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阅读力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精神和心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导读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必须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量教学实践也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数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语文课堂要"读"占鳌头。苏教版国标本小  相似文献   

7.
"教学千法读为本",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吟咏、朗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学到语文知识。”但如何读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却令人深思.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有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们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多了,读的形式也多样了。但是不是在课堂上我们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学就有效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读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读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也曾说过:"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由此可见,阅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读书状况不容乐观.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环境,加上阅读对象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对阅读难以提起兴趣.更多时候教师为了"读"而让学生读.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提倡有效阅读.有效阅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现实农村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朗读,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才能使阅读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关键在于朗读.在此,笔者就一些名家阅读教学中的片段进行赏析,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方法指导,读悟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百合花内心坚定的信念,教师在朗读启发中侧重了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读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读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读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又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