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少华 《视听界》2004,(5):64-65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乍一看,似乎同出一辙,但两者却又不同。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它的定义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不能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撤,两者都是新闻,并且都有娱乐二字,但经仔细推敲,还是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而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的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娱乐新闻和新闻娱乐化绝不能混淆,否则,将带来舆论导向上的偏差。娱乐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不同于严肃新闻和通常所说的社会新闻。如果说今天的社会新闻还符合传统的新闻定义的话,娱乐新闻已经很难用新闻定义来衡量了。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它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其中明…  相似文献   

3.
屈涛 《新闻前哨》2005,(6):34-35
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4.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5.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但实际上有着较大区别。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它是基于现代人文化娱乐需要的一种新闻信息产品。而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报道中反映出的一种思想以向,如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故事性、情节性、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成份。  相似文献   

6.
朱莉 《当代传播》2004,(6):77-7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娱乐新闻。究竟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它的发展状况如何?本文试着给娱乐新闻一个界定,并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揭露娱乐新闻存在的不良倾向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中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  相似文献   

8.
沈雪 《新闻传播》2007,(5):47-47
娱乐新闻的媚俗,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是传媒操守的丧失。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娱乐新闻媚俗的表现 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成了娱乐新闻的主体,追“星”成风。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各种演艺界明星、文体明星均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9.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引起了媒体理论界和实践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就新闻娱乐化的诸种表征而言,所谓新闻娱乐化,其实就是新闻传播主体无论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在制作形式上都努力将休闲娱乐元素引入到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去的一种倾向和手段。新闻娱乐化现象起于上世纪4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1.
陆旭燕 《青年记者》2008,(14):55-56
新闻娱乐化是传媒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总体来说,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褒贬参半.笔者认为,对新闻娱乐化的探讨,应从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开始. 最早对新闻娱乐化进行定义的是复旦大学的李良荣教授.2000年10月,在<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一文中,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1]这个含义与当时美国"用来形容传媒提供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2]的"娱乐信息"的含义接近.  相似文献   

12.
周洁  许城贵 《青年记者》2009,(18):64-64
娱乐新闻报道日渐狭义化 近些年,中国的娱乐新闻可以说十分发达,“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大的新闻品种。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社会新闻与西方的软新闻有相通之处,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社会新闻即那些政治性较弱、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的新闻,大部分成了奇闻轶事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新闻走向娱乐化的道路,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但目前因新闻娱乐化还处于不成熟时期,因此,新闻娱乐化在较好地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新闻娱乐化的简介、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媒体应该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娱乐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良奇 《新闻界》2007,(2):72-73
无论在哪里,不论在什么时候,受众只要一接触到媒体,接受到的信息一定少不了娱乐的内容,用来传播新闻的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为娱乐服务,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也愈来愈明显。新闻娱乐化现象对新闻业产生  相似文献   

17.
小议娱乐新闻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是以娱乐性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娱乐新闻由于其通俗性,不仅迎合了部分读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口味,而且和目前软新闻在媒体__卜的比重日趋增多的趋势相适应,因此,娱乐新闻依然成为当下媒体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娱乐新闻在给人们带来轻松通俗  相似文献   

18.
张艳 《新闻知识》2006,(3):62-65
1996年,广州的《羊城晚报》首次将文化新闻版改为“娱乐新闻版”,从此后全国各种报刊以及电广传媒纷纷效仿,一时间娱乐新闻席卷了中国大陆,迅速地在中国新闻业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俨然取代了文化新闻,成为了新的主角。短短数年之后,娱乐新闻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甚至开始出现了产业化的趋势,逐渐走向成熟。其受欢迎程度更是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19.
陈霞 《新闻窗》2012,(2):122-12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在省级及地市、县级地方媒体中尤其明显,这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军  李颖 《新闻前哨》2003,(11):29-30
一、娱乐新闻的理论争辩 娱乐新闻栏目,擎起的是新闻的大旗。但它是不是新闻,在理论界存在分歧。有人说:它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它不是新闻。真实性对新闻是生命,但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