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反思.一个从占代就已开始的课题。在反思中.人类的步伐逐渐向前迈进。古猿类在个人狩猎中总结,学会了打磨石器、合作狩猎.完成了动物向人的巨大转变;神农氏勇尝百草.不断探索,为人类开创了农业.发明了医药。这一切无不始于人类的反思.无不源于反思中进发的灵感的火花。孔子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成为一代圣人;唐太宗在“以史为鉴”中治国安邦.出现了大唐盛世。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些许遗憾的艺术.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经过反思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得到提升。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学的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反思。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切身体会到:只有在教学中时常反思.教师才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只有在教学中时常反思.教师才能冲破经验的束缚.其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地得以提升.一、教学理念必须反思  相似文献   

3.
“思之不缜 ,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 ,“反求诸己 ,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现代社会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而作为教师 ,在教学中我也不断尝试应用反思 ,发现它可以消去弊端 ,得教益 ,“借石攻玉”。通过教学反思 ,我不断探究有关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 ,我就是在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的实践。近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4.
发现     
毛泽东同志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类历史是这样,科学事业更是如此。科学史是人类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是在“有所发现”中进步的,也是在“有所发现”中掌握科学这个生产力的。未来的世界,必将是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界,未来的科学,也必将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未来社会要求劳动者要具备现代人的素质。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对新知识技能的强烈的追  相似文献   

5.
说创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这“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代表了当代中国对“创新”——人类这一最有活力行为的深刻认识。那么,“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呢?广义地理解,创新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回溯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人类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分工。没有创新,就没有埃及、巴比伦、希腊的古文明;就没有绵延数千年的东方灿烂…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语言家David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当学生听写单词不过关时,我不会埋怨学生学习英语情绪不高.不会埋怨学生家长不重视,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在反思中总结经验。从抓得勤到抓得巧,提高单位时间的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成就感,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提高了.效果就出来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几点词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7.
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然后  相似文献   

8.
有效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问题”的理论依托 有一位科学家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显重要.没有问题就不会去思考,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归宿于“问题”萌生.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反复循环中,得以知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引导学生反思地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共识。在当前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这样很多学生也就不知道反思或不会反思,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提出了五条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是不断地找出成绩、总结经验,却没有寻找“遗憾”,进行反思的过程。找不到自己已有的“遗憾”,看不到差距,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孔夫子“吾日三省吾身”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虽然不是思想家、教育家,也应该静下心来找一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遗憾”,从已有的“遗憾”中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今后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对早期人类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你一定不会对“石器时期”、“青铜时期”、“铁器时期”这类名词感到陌生了。这些命名的由来无不是因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哪怕是在当今社会,材料科学与技术也被视作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和全球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领悟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强调“讲”的重,于是出现“满堂灌”;教师有时强调“读”的重,于是出现“满堂读”……这种由—个极端走向另—个极端的症结是什么?经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之后,发现是教师在教学中各个环节没有统一。没有把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促使教学走向极端。那么如何统一教学,进行课堂优化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道玉 《教师博览》2023,(20):50-51
<正>在哲学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个专业术语。我第一次知道它们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恰逢《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出版,每周五下午的政治学习,都是学习毛泽东的这部著作。毛泽东在书中写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平常我们听到“每天事情太多”“每天表很多”“三天两头活动多”等,对于写教学反思这件事则草草几行字就应付了。其实,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今天上的课,我们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或许昨天的错误今天可以挽救,或许今天的失误在明天就不会再次上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重复做好这一件事,我们就能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6.
人类要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要不断进行探索。“探索·猜想·证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探索是方法,也是一种可贵精神。“探索·猜想·证明”这一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  相似文献   

17.
常言说:不会反思,就没有提高。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中,用心反思,抓住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灵魂,抛弃花架子,学生就会学得货真价实,并得以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8.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设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在研究问题时,要大胆地设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地回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地猜想未来的发展动向,冷静地反思思维的合理性和创造性.通过设想、回想、猜想、反思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常言说:不会反思,就没有提高.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发展,在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中,用心反思,抓住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灵魂,抛弃花架子,学生就会学得货真价实,并得以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学习过程,无不是知识经验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中间,没有一定的“量”就不会有一定的“质”,而要有一定的“质”,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广泛地阅读,是学习前人经验、积累知识的必要途径,是保证一定“量”的关键一着。俗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阅读的书多了。见识就广了,眼界开阔了,思考深入了,脑子灵活了,收效也就大了。当今是书籍激增,知识爆炸的时代,即使有一目十行的本领,也难读好过去已有的和现在不断出现的书籍的千万分之一。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如何获得广博的实用知识,这就需要讲究阅读方法。一部科教片介绍了从宇宙到乡村的天文地理知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