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是各级政府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天津市和平区通过试点、全面启动、深化发展和提高四个阶段,创造性地探索出不断提高认识,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与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工作目标的新思路,完善了全民学习新体系,取得了教育与经济、与社会紧密结合和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按照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出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展工作。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展工作。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25年前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简要地说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的提出 ,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构建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为应对上述两方面的使命与要求 ,高等教育必须强化社会服务职能 ,成为“科教兴国”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较高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把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全面…  相似文献   

7.
探析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对继续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及人才培养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地位也不断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世纪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建设对教育发展的需要,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四家联合,于2003年8月12至13日在深圳举办了全国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殷永发 《职业技术》2006,(5):186-187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指引下,确定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成人教育必须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突出发展重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才能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社会: 目标和前提 1.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构建这样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无疑将有重大的调整。如果说学习型社会总的目标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那么,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是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结合总结经验,有必要进一步理解社区教育的内涵、任务和范围,明确社区学院是推进社区内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承担了教学服务、科技咨询、社区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等功能.社区学院要自觉纳入社区之中,主动服务,在服务中完善自己;社区要紧紧依靠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们需要一个全民学习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给提供人们学习机会,提高人们学习与生存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首先阐释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实质,分析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教育梦"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学习意识淡薄,政府对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缺少支持,终身教育体系难以实现纵横衔接与沟通,最后提出在推进终身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特别强调“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本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构建地市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在对学习型社会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建设学习型社会对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与影响,分析制约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其核心内涵和基本特征,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终身学习观,依法保护公民终身受教育的权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衔接,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靳培培 《成人教育》2012,32(7):57-59
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传承科学文明的神圣职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我国高等院校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面临诸多挑战,必须通过革新教育观念、科学自我定位、重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等方式,对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做出理性的应答。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是随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而在广泛的成人教育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教育形态。它弘扬了各类传统教育思想精华,摒弃了传统教育弊端,沟通了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在确立了各类教育在自身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赋予了各类教育以全新的时代意义。文章以社会科学通用的研究方法,历史地考察了终身教育思想、实践的发展历程,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所处社会地位的相对关系,论证了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文章的研究结论、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对于我国建立成人教育制度,完善终身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继续教育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冲击,整个教育结构也面临调整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加强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而社区教育的课程设计则是实施好社区教育的重要前提。苏州市平江区平江路街道,在社区教育中能充分体现课程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指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在全国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迅速发展,随着苏州学习型城市和四个名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终身教育组成部分的社区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要。通过系统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方法,对苏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立法建设和政府统筹、引入社会力量并建立各方协作机制、建设完善评价制度、拓宽社区教育经费渠道等建议,期望对今后苏州的社区教育发展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