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婀娜 《教育》2012,(27):22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所有家长和学生的殷切期盼,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但是,在破解"择校热",促进校际、城乡、区域均衡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短期内难以破解的问题。专家认为,对于"相对薄弱校"来说,从打造自身特色做起,从树立特色到提升质量,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好学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究竟什么是"好学校"?"好学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阐述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界定,并确定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框架,对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线路进行科学设计。该研究在理论上的认识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得到充分发展,重点是建构"校本的"学校特色文化。该研究在实践中的建树是:按需投入,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并外联,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校辐射,促进校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特色,促进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和国家把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是我国教育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差异,薄弱校的存在,使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将一些加强薄弱校建设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义务教育已经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阶段迈进,在实践层面上致力于教育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有的地区在联合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方面总结了多种经验模式,通过结对、整合等方式形成区域内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有的地区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举措,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地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流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优质师资均衡;还有的地区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构建优质文化,打造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阐述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界定,并确定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框架,对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线路进行科学设计。该研究在理论上的认识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得到充分发展,重点是建构"校本的"学校特色文化。该研究在实践中的建树是:按需投入,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并外联,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校辐射,促进校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特色,促进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学区制改革,通过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捆绑、托管、拓展和网络等改革模式,部分契合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协同发展的内涵要求,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学区进行科学的定位?学区究竟是一个松散的学校联盟还是一个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独立法人,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管理层级?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区?三是如何避免学区内学校的同质化发展,避免优质校对薄弱校的文化侵蚀,使薄弱校边缘化.解困之关键,首先需要加强学区建制,明确学区职能,赋予学区一定的财权、人权和事权,充分调动学区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需要深入了解学区内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充分考虑城市的规划布局,综合协调学区内学校的不同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合理划分学区并加强对学区的监管与评价;最后,需要在相对均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区及学校的办学特色,鼓励薄弱校在保持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借助资源共享的契机,充分挖掘与发挥自身潜力,进一步发展特色,并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整体进步,变薄弱为优质,不断增加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家长满意度,促进学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不能摆脱社会贫富不均、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只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尽可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国内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科成绩测试标准并建立绩效责任机制、实施教育专项计划或重大工程等举措,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特性,使它在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但要有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才能使这种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10年实施经验证明,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引下,教育信息化确实可以提升薄弱校(特别是农村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到今天,在消除区域间、学校间硬件环境不均衡的基础上,怎样实现各学校之间软环境的优质均衡是一个重要课题。西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有着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也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因此,怎样让那些普通的学校也成为优质的学校?西城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挖掘学校内在的活力和特色,提升教育内涵,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薄弱校改造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改造薄弱校的基本措施有二: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薄弱校的“硬件”办学条件;二是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软件”。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大,不少薄弱校的教学用房等“硬件”逐渐“硬”了起来,而教学等“软件”则相对滞后,还比较“软”。笔者认为,改造薄弱校的“软件”首先要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认定,并形成多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本文选择其中的7种模式——即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名优师资流动、新优质学校推荐项目、委托管理、名校办分校、大学办附属学校,作为蓝本,着重分析政府、学校、社会在这7种模式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具体职责,以此透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师资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对我国教育薄弱地区的师资建设有着较深影响,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构建师范教育共同体服务于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破解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生态,为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养成服务。通过教育目标协同、教育意识协同、教育手段协同打造拥有在理想、目标、能力等方面都实现相对均衡的教师教育共同体,从而让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能具备较强的“协同意识”,做到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从而促进全国师范院校建设发展和优秀师范生培养,这是新时代师范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石家庄市桥东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从创造一流的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区域内学校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打造一流校长教师队伍;着力调整教育整体布局,实现一流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的区域教育特色四个方面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教育强区。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13,(2):22-28
长三角地区是东部教育发展的标杆,苏浙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也各不相同。江苏省以"优质均衡"为目标,以"示范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式。示范区通过政策制度设计,加大办学投入,确保每一位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师资优质均衡等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产生了诸如推进方法同质化,缺少有针对性的阶段性任务,尚未建立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等新的问题。基于此,须落实政府责任主体,树立"促进每一个人都发展"的发展理念,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名校办分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一时成为全国各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一条新路.在教育公平和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这既是"名校"的责任担当,也有利于提升"+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信,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名校"与"+校"共同发展、协作共荣,在"名校+"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统一与特色、代替与带动、另起炉灶与稳定延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上海通过加强郊区学校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县等多种有力举措,不断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果显著。尽管成绩不容置疑,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向未来,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质教育,贵在均衡。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在全面推动"学在锦江品质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把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工作中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来抓,通过建设优质教育链,带动新校、薄弱校高品质发展;举办"校长亮剑"活动,提升校长领导力;精细规划,以人为本,寻求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等具体举措,让我们看到一个局长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一个区域的校长、教师们对发展教育的极大热情。为了挖掘出教育"均衡"的内涵,寻找锦江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真谛,我们采访了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钟为春局长,希望藉此打开一扇探索之门,让更多的人了解锦江教育,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9.
教师合理流动成为促进教育均衡的一剂良方,但让人忧心的是,各地在实施教师有序流动时,都强调的是优秀教师及骨干教师向薄弱校的流动,这样一来,教师的流动往往成为了优秀教师的流动。特别是在基层学校,优秀教师成为了流动的主力军,他们为促进教育均衡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教师流动成为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普及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农远工程实现了100%覆盖.农远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该街道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其工作模式概括为"推进两项工程,实施五个结合,形成一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