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蔡世连教授新著《祛蔽与返魅》是一部极富创见性和探索性意义的一部著作。作者以返魅作为基本理论,以文学的现代性作为核心价值观念,重构当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将人类理性发展的历程分为“附魅”“祛魅”和“返魅”三阶段。“返魅”也称“复魅”,在这一阶段,文学作品表现为神魅性的皈依与魔幻性的穿越,通过文学艺术审美的诗意栖居来重建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复魅主要体现为反叛现代性、还原神魅性、寓意隐喻性。  相似文献   

3.
在这样一个多元并进、文化驳杂的"脱魅"时代,草玄的<狂狷上不了天堂>以其厚实的创作"底色"、饶有兴味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事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文本,其中蕴藏的乃是人性的曲折、变形和张扬.文本所舞动的文学"魅影"实质上是人性在既定时间和既定空间的"舞蹈".  相似文献   

4.
“重写文学史”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出现了以新左派文学史观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倾向。作为“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先驱者之一,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可以说大力推动了“新左派文学史观”的发展,在该书中李杨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再解读”为“反现代的现代主义文学”。对这部著作的中心理念和逻辑的分析将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新左派文学史观”在理论上的苍白和空洞。  相似文献   

5.
《文学台湾》从“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两方面详细描述了台湾文学基本概貌、发展轨迹,填补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的某些空白,还通过塑造“文学台湾”"的形象对台湾进行文学审视.为此,作者谱写了一部由还原的记忆、感性的理解和理论的想象交织而成以“文学台湾”形象为主题的“奏鸣曲”.它们从知觉形象、感性形象和“抽象形式”上演奏出“文学台湾”形象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使得该书对台湾问题的文学审视具有文艺学、社会学的意义和思想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乌托邦是奇幻文学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巫术思维下的生态和谐及童话品格下的人性和谐的角度对西方现代奇幻文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讨奇幻文学所蕴涵的深刻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思考:对和谐人性以及复魅世界进行追求,找回失落的高贵精神,回归自然腹地,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阅读以及各种网络写手的频繁出现,是典型的传统出版文化解魅思潮。精英文化视网络阅读为平庸,但是网络文化如今掌握了阅读世界中不可撼动的话语权。当下消费化和世俗化将高雅祛魅,产生了解构传统经典出版的强大力量。网络世界中横行的个人表达也是一种出版,渗透在网络世界里的出版化成为出版的潜在成分,并进行着出版的大规模统治,至此,出版完成了自身的返魅。  相似文献   

8.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滕大春先生是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滕大春先生合作主编新中国第一批外国教育史教材、开创美国教育史研究新领域、积极参与学术组织的创建和指导、培养第一批外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教材编写、学术研究、学术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滕大春先生的外国教育史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三部分:构建比较完整的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明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目的;提出以唯物史观、跨学科研究、实地考察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学术精神、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以及正洁谦和的人格魅力是滕大春先生外国教育史学术思想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敦煌文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王利器先生在《敦煌文学中的〈韩朋赋〉)》和周绍良先生在《谈唐代民间文学》”,中正式提出,自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从宏观上研究把握敦煌文学,致力于整理敦煌文学概论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就有很优秀的论著成果出现,如张锡厚先生的《敦煌文学》、由颜廷亮先生主编的《敦煌文学》和《敦煌文学概论》、以及张鸿勋先生的《敦煌说唱文学概论》等都是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尤其是颜廷亮先生组织全国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学者撰写的《敦煌文学概论》一书,“进一步驱散人们对敦煌文学概念的狭隘理解,把敦煌遗书内俗文学和雅文学均归入敦煌文学的研究范畴,分别予以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陈独秀的政治历史上,"托派"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历来的政治结论大抵相同,但涉及这个"问题"的具体史实与征信文献却大都语焉不详。陈独秀从受托洛茨基思想影响到组织上参与"托派"活动,几经波折,一度联合"托派"诸小团体并领导统一后的"托派"全国组织,最后与"托派"核心组织人事、政治思想路线渐行渐远,最终分手。对这一过程作翔实而清晰的历史耙梳,有利于我们从学术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历史学学理的分析,进而搞清陈独秀"托派"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范伯群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2000年和2007年分别出版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两部文学史著作。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一方面在编写体例、观点论述和文学现象的成因上均加强了史识整合,论述更加严谨和清晰;另一方面在作品细读、资料征引和图像配备上显得更加完备和细致,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度和感性色彩。这一所谓的通俗文学研究"二期工程"显示了在通俗文学研究上走向纵深、精益求精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建构通俗文学与新文学"比翼双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为了应对并解决前此出现的文艺新潮中的诸多问题而召开的。这场影响深远的延安文艺新潮,是在"皖南事变"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因"鲁迅"而启动,又以"鲁迅"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的。从表面看来,这股文艺新潮表现的是以丁玲为代表的"文抗"与以周扬为代表的"鲁艺"的宗派之争,但实际上,它的内含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价值观念与革命的意识形态之间根本性的冲突。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阻遏并逆转了这股以"五四"启蒙主义为旨归的文艺新潮,从而使其成为历史的一次回光返照而为后人所记忆。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文献资料分析与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对徐英超的体育教育与管理实践作以梳理和归纳,就其体育实践及其体育思想进行研究,以阐明其体育思想的要点与时代价值。研究表明,徐英超在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致力于发展中国体育,不仅通过体育教学、考察奥运、留学美国、访学苏联丰富其体育理念,更是在学校体育领域躬身实践,引导培育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形成深刻的体育思想。研究发现,他执守“体育救国”与“强体强国”的信念,践行文武兼备、均衡发展的育人思想,推动体育研究科学化,构建竞技人才培养“一条龙”的学院机制,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形成了“体质教育”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80年代的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认为,徐英超的体育实践与思想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庆祝北京体育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系统地回顾他的体育实践与思想,能够激励我们继续践行爱国思想、赓续“文武兼备”育人思想,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待运动实践与体育过程,培育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推进北京体育大学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15.
董学文是当代文学理论界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其文学本质论思想深邃、浑厚有一定的创新性。由对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梳理、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观点的质疑和对文学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阐述三个部分构成。研究董学文的文学本质论思想有益于人们拓展视野,从不同视角理解文学本质这一根本性问题,推动学术界对“文艺学第一原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反思,促进文学理论当代发展的深远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20世纪80年代“人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80年代“入学”问题讨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文论史、学术吏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三是文论家、美学家个案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四是思想史对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研究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新启蒙”的思路,一条是解构“新启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开始,陆机研究逐渐成为魏晋文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陆机生平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在新世纪,对陆机生平和思想研究进行疏理,对我们进一步进行陆机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围绕武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以及教育资源,依据武术课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把武术课程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的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实现“技术传授”和“思想教诲”协同育人的有机整合。研究认为:武术课程思政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武术“思政元素”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技术育人”和“理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武术教育思想内在机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重提80年代是一种学术上的研究方法,也是反观9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现象的一种理性思考。北岛的诗歌写作与历史的文学传统有着紧密的精神联系,他的独特的文学意象与文学感受秉承了纯文学的文化观念,北岛的诗歌以对理想的形而上表述的方式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精神,成为后继的文学写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徐镳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经过一生的体育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丰富的体育思想,包含体育爱国思想、学校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体育事业发展思想、体育院校办学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等丰富内容。他的体育思想时至今日,对我国当代体育事业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简述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对照当前体育发展的现状,从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认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等方面,比较全面分析其思想当代价值,更好地展现其体育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