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猜——试——想——议——做”的方式.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其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可通过自我指导或自我调节来实现,学生是控制自己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学知”“达信”“践行”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重境界,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实现服从到内化再到外显的过程。“信”作为连接“知”与“行”的纽带,起着情感动力、意念支撑的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达到最高境界必然要经过的阶段。然而,由于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在“学知”这个层次上徘徊,在通往第二层境界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本文将围绕学科及教师本身来阐述思想政治课“达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博”、“活”、“情”、“实”四个要素。一、“博”。指教师的讲解要有广度和深度。它以教师本身的学识和修养为基础,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上。作为学生引领者的教师,首先应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教师的学养越高,引领学生所达到的境界越高。我们常说,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位教师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进行探究,全班总共出现了“数数法”“破十法”等6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练习,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向新型的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转变。互动式教学要求教与学的双方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教学互动的关键是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善教”、“乐学”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想教育境界,它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的精髓内涵,对于促使学生正视人生价值、重视生命存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生与孩子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或称为“学生”,或称为“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更是孩子。“孩子”与“学生”,虽已高度融合,却仍是不同身份、不同意蕴的表征,如同“老师”与“教师”,是不同的色调和境界,明暗不一,高下有别。  相似文献   

8.
孙银凤 《学子》2014,(8):95-95
一、把握有效教学目标每节课后,教师多数会给自己做个小结,审视自己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得失,“反思”学生从自己的课上学到了什么。“反”者是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围绕这个目标所做的教学设讹“思”者是指教学目标和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中小‘学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些教师认为,作文指导教师应该写“下水作文。”教师究竟是否能写出“下水作文?”教师能否写好“下水作文?”教师应该写怎样的作文?本文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做、学、教”学习模式,是一种学生自己“做”,师生一起“学”,小组合作“教”的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要认真倡导和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真正将其落到实处,从而增强教学实际成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实践,从自身教学出发,对初中数学“做、学、教”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郭永发 《广西教育》2012,(29):13-14
学程导航范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采取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说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用心做个‘懒’教师。”是啊,教师在课上“懒”得说,“懒”得动,尽可能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题推给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潘菊香 《甘肃教育》2020,(4):109-109
"目标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具体到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并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目标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鲁智宇 《成才之路》2010,(26):82-82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源泉,它是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地提出了“主体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即“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当“导演”,设计问题一系列;学生去演绎,思路方法尽展现;教师来“导航”,指示目标引航向:学生去行舟。乘风破浪达彼岸;学生做明星,自主合作展个性;教师去“点拨”,精讲用在刀刃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追求教育真理.是教师对学生的使命所在,是对自身理想的诉求。然而尽管许多教师对学生倾尽全力.苦口婆心,却难以从中收获效益。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美的震撼。“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但缺了“善”与“美”.“真”有时就像一把利剑.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5.
毛荣富 《上海教育》2008,(17):57-57
“无我”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大公无私,或是沉醉、痴迷于某件事情以致忘我。其实,“有我”也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也非易事。 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报上登了一名教师的事迹,说是孩子得了急病,她却因忙于班务而无暇顾及,结果致使孩子双耳失聪,终身残疾。报上说她“心中装着全体学生,唯独没有自己”。看了这则报道,我心中顿感悲凉,  相似文献   

16.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成功的过程,就是要使学生实现从“懂”到“信”,从“信”到“用”转化的过程。“懂”是对教师讲的理论明门清楚,“信”是学生相信老师讲的理论和事实,相信自己所学的理论对自己有帮助,“用”是学生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讲理论要坚持讲道理摆事实,以理服人,切忌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无为而治”。作为校长,“无为而治”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具有强大的激励力量。因此.教师如果处在被尊重、被肯定的环境中,其自身价值受到尊重与承认.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将他人管理内化为自我管理,使管理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从“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在彼此对话的过程中去探究知识,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素养.文章指出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与问题、体验、静思、交流、任务的“五维”对话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过度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现象。教师该讲的不敢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去进行所谓的“探究学习”,似乎教师不这样做,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相似文献   

20.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案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师生以“做”为核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生动而全面的学习。乡土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认识遥远、抽象、生疏的地理事物。通过引入乡土地理,然后巧妙设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把知识迁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