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在主体性全面提升基础上发展鲜明的个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开展差异发展教学是今后的改革方向,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顶岗实习的特点,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顶岗实习的“123456线性毕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展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服装类专业的办学成果,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服装设计与制作水平,激励中职学校师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0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07]4号)精神,现将“2007’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服装技能大赛”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近十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快,优化了中等教育结构,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尤其是职业高中,存在“进也难,出也难”的问题。“进”是指招收新生难,“出”是指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升学难。为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构筑职业高中的“绿色通道”,做到新生源源不断,毕业出去畅通无阻。一、清除“障碍”是构筑“绿色通道”的前期工程与筑路一样,欲建路,先要清除障碍。职…  相似文献   

5.
霍小青 《青海教育》2011,(12):26-26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好该课程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专业课。  相似文献   

6.
《当代职校生》2006,(9):F0002-F0002
技能竞赛概况: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膏会议精神践行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继续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2006年6月16日至19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航天杯”机电类专业技能竞赛在成都的崇州和龙泉驿举办。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展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办学成果,引导学校加强学生计算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激励广大师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07’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07]4号)精神。我部与信息产业部决定举办“2007’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大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正朝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对于21世纪的电气工程师,除了应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方面的基本知识。学“机”的要懂“电”,学“电”的要懂“机”,这是机械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电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在学时不断缩减的情况下,对机械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11-11,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展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办学成果,交流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经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电工电子类专业技能训练,激励中职学校师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根据教职成厅函[2007]4号精神,我部与信息产业部决定共同举办2007’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亚龙杯”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为主线,编写电类专业基础课新教材的思路,打破了传统以学科知识为纲的方法。本文以典型的一个核心训练项目为例,说明了以该思路编写电类专业新教材的整体思路。有利于电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化;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一体化教学,也有利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参加对口单招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上大学而不是就业,因此专业课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对种植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熟练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摘掉种植专业课“难学”的帽子,为学生的深造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12.
《机械工程学》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以适应专业课学习、进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工作实践的需要。当前的机械设备是离不开电气控制,而电气控制是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的。由于机与电密切相关,所以,电气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方面的有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门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含有“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加工”、“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气动传动”及“金属切削机床及切削加工”等课程的内容。由于每部分内容在机械类专业中都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专业的培…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学习一年至二年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后,都有一段时间的电工生产实习,面对这些大都由初中毕业升入职校,从未进过工厂大门的学生来说,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既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呢?笔者在长期的电工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认为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4日,广东省首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双零”(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试点班近千名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顺利毕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标志着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双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  相似文献   

15.
教学做合一 构建中职专业课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服务类专业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操作类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加工类专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专业课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07,(5):131-131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根据以往专业类别划分标准,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路子,福建省九所职业大学,在省教委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经省政府批准,于1995年创办了以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专科生班”,招收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和具有高中毕业程度、有两年实践经验的对口岗位的青年职工(这类学生统称为“实践生”),经省教委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录取后,到学校学习两年,自1997年秋季起改为三年.至1998年已招收四届2000多名学生.目前,全省九所学校共设置这类专业(专业方向)18个,在校生1300多名(已毕业两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各地悄然兴起。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后进人订单企业工作。我院航海系与大众航运公司合作在航海类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就我院航海类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郭国侠 《职教论坛》2002,(18):34-34
教育部2001年新颁布的农业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方案从整体上体现了由传统的知识再现型人才观向现代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型转变,由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灵活多样转变,由终结性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由分支过细的“小课程”意识向在培养目标主导下实现课程综合化的“大课程”观转变,成为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里程碑。其着重突出了以下五个特点:1.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  相似文献   

20.
李伟辉 《职教论坛》2002,(24):36-36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材《电子整机原理—彩色电视机》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类专业《“电子整机原理—彩色电视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适用于三年制与四年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本书是面向21世纪的教材。教材力图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教材”。跨入二十一世纪,电视技术已进入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过渡的时代。遥控数字化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