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与远在他乡的人实现沟通。大家知道吗,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书信是人与人联络的重要媒介。通过书信,人们实现了情感的交流。等待书信的过程,至今被很多人怀念。大家会写书信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写好书信。首先,我们要学习一下书信的格式。书信是有特定格式的,通常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  相似文献   

2.
漫谈书信     
书信又名书牍、书简、书札、尺牍等。它是人们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普遍运用的交际手段。书信是一种社会现象。书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书信也和一般的散文一样,是当时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人都用E_mail传递书信,但其实它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和传统书信一样的,E_mail只是一种新的书信传递方式而已。中国书信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传统的书信礼仪,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书信     
书信写作应准确把握格式、内容“书信”这一文体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我国公元前610年,晋国国君灵公因郑国国君穆公用心不一而拒绝会见,郑国大臣郑子家修书辩解,从此开启了中国书信写作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变更替,不仅保留了用书信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文化习俗,而且书信的形态更是千姿百态,日益创新。就拿书信的类型来说,可谓林林总总,其中有:家书、情书、祝贺信、感谢信、求职信、询问信、表扬信、批评信、道歉信、公开信、建议信、留言信、申请书、证明书、介绍信、明信片、电报和网络电子信等。何谓书信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电子函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便捷工具,还有谁会想到书信呢?书信,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用书面文字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它是通过书写方式完成的.在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中,多数人忽视了书信式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殊不知,班主任如善于发挥书信式教育,对班级管理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尽管大多数人都用E_mail传递书信,但其实它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和传统书信一样的,E_mail只是一种新的书信传递方式而己。中国书信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传统的书信礼仪,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 书信的别名有书简、书牍、尺牍、尺素、书札等等,这种种别名,大都和远古时书信的表现形式有关联。汉初尚未发明纸张,记事与书信仍像前代那样请竹片或木片代劳,竹片谓之“筒”,木片谓之“牍”,所以秦汉后人们多称书信为“书简”、“尺牍”。书信作为传情达意双向交流的工具之一,普及于人际之间,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文言书信更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许多优秀之作,本身  相似文献   

8.
【引读】古往今来,书信,架起了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传承着人类世界的种种美好。但在今天,这个电话、网络日趋普及的现代社会里,传统的书信,似  相似文献   

9.
佚名 《高中生》2008,(10):54-54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是社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联络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用到书信进行交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也常以书信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可见书信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本期专门从英语的角度来介绍英语书信的写作,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祝宇 《现代语文》2011,(4):90-93
一、知识和学情分析 "一般书信"(以下简称"书信")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广泛使用的应用文书。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密切。除了通过面谈、电话、  相似文献   

11.
<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邮件、QQ、微信日渐取代了书信的地位,但书信仍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因此,让学生掌握书信知识,用书信交流,很有必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张国强同学给柯岩老师写了封信,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烦恼,柯岩老师也给张国强回了信,在信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书信,是我们与外界交往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学会了写信,也就学会了与人沟通。 那么怎样写书信呢? 首先是格式要正确。书信属于应用文体。应用文体都有一定的基本格式。书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祝贺语、署名和日期五个部分,有的还在“称呼”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交往多数不采用书信,但在电话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书信是人们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那些别具一格的奇特书信,往往蕴藏着写信人的智慧和情趣,读之妙趣横生,令人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14.
现今生活中,电话、网络已经成为主要的通信方式。虽然这些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人们传递信息更为便捷,但它们仍无法取代书信的重要地位。书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感情寄托的摇篮,是在“陕餐时代”中充满人情味的沟通方式,所以我们需要书信这个古老而又极富情意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书信让人感到亲切,所以写作时我们不妨考虑使用(或穿插使用)这一文体。书信的写作是需要一个假定的阅读对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钱谷融,不单要关注《论“文学是人学”》《〈雷雨〉人物谈》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学术著述,还要关注他早年的习作和一生所写的大量书信。钱谷融的书信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闲斋书简》的出版经过、《论“文学是人学”》发表和出版的前前后后、他对自己早年习作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方式等关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态与心态的珍贵历史信息,都可以从他的大量书信中释读出来。此外,深入解读钱谷融等学人的书信,还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巧用书信,倍增亲切。我们写文章.目的是让人去读。可现在很多人写的文章,是让人不忍卒读。怎样才能让人读得进去呢?我想,重要的是让人感到亲切.读得进去。书信,就是一种这样的文体。本文作者看来就深谙此道.  相似文献   

18.
书信是远方亲朋用于交流的传统方式,你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在对方的字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你可以感觉到人亲手写的字,跟冷冰冰的电子邮件,是两码事。相比起来,书信更有人情味。朋友间写信能相互交流感情,好的书信能进  相似文献   

19.
漫话书信诗     
有人说南朝宋人鲍照和鲍令晖这对兄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写“书信诗”的人,到唐代白居易更是写下长篇巨制《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我国古代这种以诗代信的“书信诗”多平淡无奇,相反那些抓住写信或读信这人人所遇的生活小事,抒写出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真情实感的“书信诗”却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20.
近来发现,在中学生的书信往来当中,存在着很不规范的书写行为,且不说字写得漂亮与否,单就书信的格式和内容就让人很不舒服。我们应该知道,书信不仅是用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还涉及到对收信人和送信人的礼貌问题,书信乱写一气,信封面目全非,不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