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就《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电子版)使用中,关于中小学课程主题词容易产生歧义导致选词偏差的两个问题举例加以探讨,并指出课程主题词中的几处用代关系,并提醒标引人员注意主题词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做到正确选词、正确标引。  相似文献   

2.
孙力 《声屏世界》2005,(6):35-36
广播的“声情并茂”和电视的“声画和谐”都离不开语言。正因为广播电视对语言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才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对社会成员起着示范作用,以至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某个字音、某个词、某个句式到底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人们可能不去查字典。而是说“广播上是这样说的”、“电视上是这样讲的”。广播上、电视上的说法无形中在民间成了判断语言使用正确与否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社科学术     
《全国新书目》2013,(4):39-60
一本体积小而内容丰富的英汉词典无疑会为其学习、阅读提供很大方便。共收单词及短语约2万条,选词精当,释义准确。涵盖美国英语,注重提供英美的不同表达方法。对于常用的重要词汇,以反白形式框出,便于读者由易到难掌握词汇。收录大量习语和短语,书面用语和口语表达并重。  相似文献   

4.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各地涌动着一股重视农业的热 潮,搞好农业,大有希望。 农业同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连。农业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米袋子”、“菜篮子”的丰富上,“米袋子”、“菜篮子”丰富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但农业又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要使“米袋子”、“菜篮子”丰富,仅仅单纯地去抓一项或两项工作是不行的,这就要抓农业的总体建设,使农业生产的总体水平来一个大提高。 我们之所以这样地提出问题,是因为不从农业的总体建设去抓,临渴掘井,临阵磨刀,就不能极大地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而基础薄弱的状况得不到根本改观,农业就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步入一  相似文献   

5.
安莉  候大为 《今传媒》2011,19(1):111-112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在语境(方言和语域)的制约下词汇等值问题。结合许多当前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在翻译的过程中,选词和语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许多例证,不难发现在翻译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选词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特征,而其他的一些诸如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跨语言的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6.
词儿有一般通用的,有方言土语的;有口语的,有文言的;有使用的历史长些的,有比较新起的;有意义相同而用法不同的;有用法相同而意义不同的;有意义和用法都相近但修辞色彩却不尽相同的。文章内容正确,又能选择地使用词儿,那么表达的效果就有可能更好些。选词不只是修辞学上要谈的问题,也是词汇学上要谈的问题,同时和语法学甚至语音学都有关系。《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里叙述郑国发表政令的制作过程,也就是办一件公文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06,(9):42-42
《云南报友》2006年第2期发表谢光平的文章《词汇也需休息》。文章说,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史特朗讲到新闻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时,强调新闻稿件文字必须生动,就像一个人一样,不能老穿一件衣服,还风趣地说,有的词汇用得多了,就需要让它“休息”一下。文章说,自觉做到让用得着的词汇“休息”一下,看似容易做起来难。首先就得提高对用新  相似文献   

8.
初做编辑工作的青年同志,常常不大会写书稿审读报告。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写审读报告的时候,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过于简单,内容不够具体。看了一部稿子,写上几行概念性的话就完事,如“此稿观点正确,知识丰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之类的话。至于稿子里讲了哪些观点,介绍了哪些知识,为什么说它的观点是正确的、知识是丰富的,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则一概没有写上。别人看了,对稿子无从判断。另一个毛病是过于  相似文献   

9.
在书稿中(尤其是社科类的)经常有涉及国家主权或比较敏感的历史内容,其在表述时的选词用字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编辑在书稿加工时加以纠正。笔者感觉大家对港台的表述错误比较注意,“弦儿”绷得比较紧,而对伪满洲国的表述就不那么在意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不少论述涉及新闻工作。认真学习、正确领会这些论述,将有助于我们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党性原则 遵守宣传纪律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谈到加强党的纪律这一问题时说:“必须按照党的决定发表意见,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他特别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否则,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在行动上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党就要涣散,就不可能统一,不可能有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同样一件事的描写中,作者使用的词汇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就能反映出作者的爱憎和观点。但在一些文章和影视节目中还是经常发生一些语词褒贬义使用不正确的问题。现举例如下:一、1999年北京一家报纸,在报道“东史郎事件”时,曾把东史郎在《阵中日记》中的那个屠杀中国人的桥本光治称为东史郎的“战友”。这个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今日的日本右翼势力  相似文献   

12.
工商报刊常唱的一个主调是:立足工商,面向社会.这个提法肯定是正确的。说它正确.是因为不坚持“立足工商”,就失去了自己的行业特色;而不“面向社会”,又会封闭自己.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报纸的群众性相悻,就可能影响报纸读者的广泛性,从而也就难以作为有影响的报刊走向社会。这样说未免有些笼统,“立足工商,面向社会”,还必须解决如何“立足”和如何“面向”的问题。笔者仅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如何“立足”的问题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办的报纸,责无旁贷地应当首先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宣传好,配合中心服务监…  相似文献   

13.
记者之间以“写本报讯”互相自谦,差不多已是一个“惯例”。自己也曾如此,所以见怪不怪。最近看了两本书,都说到新闻语言。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惯例”中隐藏着一个错误的信息:“本报讯”不难写,写“本报讯”没意思。 我看的一本书是《董桥小品》。这些小品都是董先生在报纸上发表过的,差不多全部是关于语言的,其中一大部分谈新闻语言。在谈及施蛰存的一篇文章中,说施老先生曾有过“古有春秋笔法,今有官僚词汇”的话,并列举了施先生看不惯的一些官僚词汇,计有“有一定的贡献”、“基本上是正确的”、“可能有些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等等。董桥先生联系到报纸上的新闻作品,然后说:“新闻单位对语文的建树和摧毁,真的是‘有一定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关注现实,在网上表达对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意见看法。网络交际过程中。网民运用聪明才智和丰富想象,创造出大量便于网上交流使用、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词汇。称为网络词汇。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标题中使用“给力”一词,可以看做是网络词汇被主流媒体认可的标志。此后。各种网络词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上。  相似文献   

15.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必须和文字打交道。而和文字打交道,就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如果词汇贫乏、枯燥,就不可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表达不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不起读者的兴趣。郭沫若同志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讲的就是掌握词汇的重要性。词汇丰富了,笔杆子才会听从自己的指挥,耳闻的、目睹的、心想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新闻界而言,“建设性”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但“建设性”+“新闻”这个词汇组合,还是让新闻学术界眼前一亮,在这两年成为不少学者聚焦的“亮点”.很大程度上,建设性新闻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功能和更为前瞻的期待:“作为一种强调问题解决导向、弘扬正向价值的新闻理论,为‘后真相’时代全球新闻业的角色重塑和价值重构绘制了新的路线图.”①然而,就像“建设性”这个词汇有一定的争议性一样,成为“亮点”的建设性新闻也存在相当的争议,至少没有像学界想象或期待的那样乐观.这就需要基于建设性新闻的基本问题,通过不同的维度进行相对明晰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如今,报纸杂志上不断出现“监督”,银屏广播中经常听到“监督”,领导作报告要求大家“监督”,普通群众强烈呼唤“监督”。“监督”成了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成了人们政治生活中的一道“新景观”。舆论监督是“阳光下的事业”,不可能搞“暗箱操作”,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除有数万个汉字和上万个成语、典故外,还有五千年文化留下的宝贵遗产,其博大精深、瑰丽奇谲,令人肃然起敬且终生受之不尽。然而,事实上当我们拧开广播、打开电视、翻看报刊,听到的、看到的,却总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在翻来复去。一旦有一家媒体或某个要人率先使用了一个“新”的词汇或句式,那就活生生地等着被“克隆”吧。前些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个“东方时空”、推出了个“焦点访谈”,马上就被人“逮住”了,“XX时空”、“YY时空”、“ZZ时空”以及“XX访谈”、“YY访谈”、“Z…  相似文献   

19.
许金会 《大观周刊》2012,(29):218-218
语言学家博林格曾说过:"任何一门外语的掌握,都需要在这门语言的词汇上下功夫。" 没有丰富的词汇,听,说,读,写技能很难得以发展,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得快,忘得快”是记忆单词过程中的通病,许多同学存在读不准、记不清、易遗忘和应用差的困惑。其实大家只要注重学习策略,遵循记忆规律,借鉴语言大师们的独特方法,就是吃了最神奇的“记忆丸”,定能做到“记忆超群”。  相似文献   

20.
词典是一种集语言、科学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词汇按一定方式编排,以备参考的工具书。词典最能集中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传播、积累科学文化上有着其他出版物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编校时应掌握如下几条基本原则:规范性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在编校词典时,发现有许多原稿上的字词不规范。比如有一些类似的字,“园(圆)”、“付(副)”、“沅(源)”、“兰(蓝”、“午(舞)”等,生活中虽然常混用,但在书报刊物上应正确使用。这类字有字模,如果写在原稿上,照排不误,印出来就会造成混乱。还有些复词,有异体写法,比如“侥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