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半综合征较为少见,以特殊眼外肌麻痹表现为主的一种临床征候群。其特征为一眼固定于中线,另一眼仅能外展,在外展时伴有急动性水平眼震。我们在临床中曾观察到一例较为典型的一个半综合征,并经CT和MRI检查所证实,特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8岁,于1990年12月6日入院。主因眩晕、视物模糊、复视,右侧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取内服加味桃红四物汤并配合针刺夹脊穴的治疗方法.结果:45例患者,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78%.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釆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药布洛芬、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2%,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推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患野与远端辨证取穴相结合,运用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58例患者痊愈49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中药面膜结合巅倒散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面部座疮3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3%.结论: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寻常型面部痤疮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将13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表法分为针刺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针刺每日1次,连续10 d为1疗程,配合天灸背俞穴贴敷,隔10 d贴敷1次,连续贴4次为1疗程;对照组予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滴鼻,一次2滴,一日3次,氯雷他定片口服,一次1片,一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实施护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但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合积分下降率分别为74.0%和43.0%。结论:针刺鼻炎穴配合天灸背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疗效持久,副作用小,具有独到之处,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将中医特色护理同时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更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A组12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180°视网膜周边部巩膜外和睫状体冷凝;B组20例22眼,除上述冷凝外,又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6个月,两组术后视力均无明显改善,A组平均眼压自57.48mmHg降至32mmHg,需要再做冷凝或手术减压;B组随访的15例(16眼)有14眼的眼压<21mmHg,2眼需加用0.1%噻吗心安滴眼治疗,两组术后短期内眼压控制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冷凝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有较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用手法整复加针刺穴位治疗体育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急性期治疗30例"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治疗2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5天内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5%.5天内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急性期用手法整复结合刺比单纯用针刺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子午流注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子午流注针刺组痊愈17例(53.1%),总有效率93.7%;普通针刺组痊愈10例(31.3%),总有效率9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理探索新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膻中、内关、神门等穴位,药物组给予立普妥1片/次,口服,1次/天,空白组不予任何治疗.3组分别在治疗2及治疗后4周、8周化验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后比较2组与空白组的对照疗效.结果:2组治疗8周后的血脂水平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空白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同口服降脂药近似良好的疗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耳针加针刺治疗眼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局部耳穴耳针结合针刺治疗27例眼肌痉挛患者。结果痊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耳针加针刺治疗眼肌痉挛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作者对本院1990~1998年收治的37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石膏固定或牵引治疗6例,内固定22例,外固定架8例。一期截肢的1例未统计入内,总感染率13.89%,骨折愈合率88.8%。结论:在清创彻底的前提下,外固定架对治疗污染损伤严重的G-Ⅲ型效果较好,对于G-Ⅰ型、G-Ⅱ型、污染较轻的G-Ⅲ型,内固定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忧汤治疗抑郁症(肝郁痰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气滞痰阻型抑郁症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服用逍遥散,对照组22例服用越鞠丸;以汉密尔顿(HAMD)量表观察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量表总分由(24.72±7.1)分降至(8.1±5.3)分;32例患者病情由中、重度转为轻度或治愈;总有效率为83%。结论逍遥散对肝郁气滞痰阻型抑郁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临床疗效优于越鞠丸。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敏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03-1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中药面膜和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口服异维A酸胶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方化瘀安神汤结合毫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安神汤内服配合毫针刺法(以四神聪、百会、神门、印堂、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治疗;对照组单纯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75%、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治愈率47.50%、总有效率8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方化瘀安神汤内服结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10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50例)和中成药对照组(5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曲池穴、支沟穴、内庭穴、丰隆穴、上巨虚穴、阴陵泉穴,每日针刺1次,3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3天,治疗周期为三个疗程。中成药对照组:口服中药:决明子10g、山楂15g、神曲10g、莱菔子10g、荷叶15g,入煎剂治疗,每日2次,每次一剂,饭后30分钟口服,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两组前后主要症状变化及体重等指标的改变。结果:共纳入100例病例,86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肥胖等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针刺治疗的降血脂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体重,但是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三部自我推拿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推拿组采用三部自我推拿法治疗;针刺组采用毫针刺双侧曲池、阴陵泉、太冲、涌泉穴,上两组均配合口服倍他乐克;西药组单纯口服倍他乐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推拿组疗效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自我推拿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具有肯定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深刺翳风穴至眼球湿润,并配以内关等穴。结果:50例治愈(占83.3%);8例好转(占13.3%);2例无效(占3.4%)。结论:以翳风穴为主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是一种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垂直斜视。以往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较单一局限,疗效不够稳定。我们对18例DVD病人,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经临床观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5~26岁;单眼患者5例,双眼患者13例,共31眼。 1.1.1 眼位:10例合并内斜,斜视角为 25~△~ 80~△;6例合并外斜,斜视角为-15~△~-80~△8~△;2例合并反向性斜视,1例  相似文献   

20.
《河西学院学报》2017,(5):72-76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10天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其间休息5天;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配合谷维素连续服药10天,休息5天,再连续服药10天.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表(PSQI)观察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通过改进的SPIEGEL量表观察患者失眠程度的变化;通过尼莫地平法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一、二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5.00%,对照组在治疗第一、二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和88.33%.两组PSQI指数评定、SPIEGEL量表积分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理中丸配合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