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戏记生字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1课《回声》的生字有五个:藏、捡、扔、波、荡。有位老师教这课生字时,是这样讲的:同学们,我先按照每个生字的意义进行表演,你们仔细观察我的动作和表情,然后想一想,每个动作和表情可用课本上的哪个生字表示。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内容属“归类识字”,即由熟字带出两个加上了表义形旁的生字,每个生字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如:zhizhi 直值(值日)同学们做值日很认真。zhi 植(植树)老师带领我们去后山植树。在传统的该类型识字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复习熟字后,直接出示生字,让学生将生字与熟字比较,再根据字义去分析、理解生字为何加上那样一个形旁,以此帮助学生记住生字字形。这个过程即“识字”的过程,教学目的是迅速、准确识记生字。这堂课,教师采用的方式则不同。首先只出示生字字音,不直接出现生字字形…  相似文献   

3.
连环式巩固生字法。即:以五课为一组,每课中的每个生字书写五次,共十五个,作为一个连环节,循环渐进。处理程序是:每一组连环节生字,第一课生字,每字写五个。授了第二课生字时,第二课生字每字写五个,第一课的每字写四个。授完  相似文献   

4.
在识字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习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然后自学生字新词。几分钟以后,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还有的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课后生字分要会读、写、理解、运用的四会生字和只需认读的二会生字。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个生字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有的字易记词难解,有的字意一目了然却极易写错,  相似文献   

6.
一、生字词速记法。结合形声、会意、象形等字特征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看准课文下生字词注音,按其在课文中的顺序编成一句不带既定意义的话,尤其要记住每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在一个集体中,尽管每个人的作用有大有小,但是都在发挥一定的作用,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作用,看不到别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一种典型的意音文字,而且80%都是形声字,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篇课文,十来个生字,音、形、义各有难点,如何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不平均使用力量,就能实现省时高效。因为在识字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学  相似文献   

9.
栀子花开的时节,浦城县举行了小学生规范字书写大赛,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都参与。经过层层筛选,我班一举夺魁,获奖人数最多。有同事问我怎么教的?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妙方,只是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重视每一课生字的写字指导。课前,都会把每一个生字先书写数遍,哪些生字的笔画需要特别强调,哪些生字要重点分析结构,对于每个生字的书写指导了然于心。上课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辅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并且进行多元评价,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使每位学生对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识字教学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儿童的感知发展水平。每个汉字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完整的图形。他们识字,倾向于整体的感知字形,而不善于分析字形结构。低年级学生默写生字的错误,主要表现在结构混淆等“形错”,说明小学生在感知中缺乏比较精细的分辩能力。因此,我在生字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大胆自制了具有分析和综台功能的“活动生字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生字卡经过变换就有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走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许多低年级教师会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识字。通常采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集中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反复让学生认读。有的还要求学生说出词意。当学生把每个生字都读准、认识之后再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借助多媒体帮助低年级学生直观、快速地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效地提高课堂识字效率,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识字大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干”、“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学习使用“?”和“!”,体会人物心情,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相似文献   

14.
一、“回家 ,别走错家门”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是实践活动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 ,为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学 ,有机会学 ,让每个学生都是受教育者 ,更是实践者。在初读课文时 ,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做一件具体的事 ,就是“送生字回家”(“家”指课文)别走错家门 ,即对照生字表 ,在文中把生字圈出来 ,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做上记号 ,然后再去认真通读全文。在朗读过程中 ,教师只需强调一下 ,“别喊错生字的名字”。例如教学古诗《草》时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会认的字画圈 ,会读的字画…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抄写作业占有一定比例。从生字新词到课文片段都要抄写。特别是以字词教学为主的低年级。生字新词大量出现,学生抄写的任务十分繁重,以第一册课文为例,全书有222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数量可观的词语都要求学生抄写。这对一个刚跨入学校门槛的儿童,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老师为了所谓巩固知识,一味地增加抄写遍数,每个词要求抄十遍、二十遍,甚至上百遍。其结果,加重了学生负担,增添了学生厌烦情绪,潦潦草草,任务观点,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教了生字后,为了巩固生字,让学生们做游戏,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个字,让学生离开座位找朋友,两个朋友的字就能组成一个词语,再让大家来拼读,孩子们高兴地满教室跑起来,课堂上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像这样空热闹、假互动的案例在我们  相似文献   

17.
金娥 《教书育人》2012,(26):70-71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材安排了大量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每个学期的生字积累看起来很多,但是单单一个学期的生字量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认字、写字。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把这些生字读给同学听。师:(在屏幕上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表)你能读出这些生字和每个生字在文中的句子吗?哪几个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然后汇报。)生:我上舞蹈班,就认识了“舞蹈”两字。生:爸爸、妈妈带我游览张家界,我认识了“索溪峪”的“溪”字和“张家界”的“界”字。……师: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能从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训练组集中识字法”,即在每个训练组学文前 ,把每篇课文中的生字拿出来放入新的语言环境中 ,采用多种方法集中学习。这是我们在多年的识字教学研究、实践中提出来的课题。一、“训练组集中识字法”的提出在长期的识字教学研究中 ,发现随文识字等识字法 ,注重阅读教学 ,注重在阅读中识字。部分学生往往对故事情节内容感兴趣 ,对生字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学文后 ,文章会读了 ,句子会读了 ,文中的生字、词也能在具体句子中读 ,可是在单独考查识字效果时 ,把生字从文章中拿出来 ,学生有的难以读准 ,有的甚至不认识 ,出现了学生会读书而不识字…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到:①仔细阅读课文、课后习题和课文后列出的生字;②编好自然段段码;③将课后生字表上每个生字的拼音注到课文该字的上一行,并用横线将那个生字组成的生词划出;④查字典、词典,自学生字词;⑤提出疑难问题:⑥了解课文大意,朗读课文。第二步:读议。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以问带读、以议促读、以讲助读,并注意在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议。议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的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