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目标设计1.发现本课组字规律并以之帮助识记“尖、尘、古、早、会”五个生字。2.能认读、理解五个新词。3.写对写好五个生字。知道“上下结构”的构字形式。二、过程设计(一 )分组根据前测 ,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A组 :基本不认识本课的生字 ;B组 :能正确认读本课全部的生字。(二 )两位教师分头协同指导两组学生学习A组1.课件出示 ,复习独体字 :小、大、土、十、口、日、人、云。(1)自由认读。(2)齐读。2.动画演示 :“小”和“大”组合成“尖”。(1)自由拼读(2)指名读 ,正音。(3)想一想 ,有什么东西是尖的 ?出示“…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第一学段的安排上非常有特点。它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的字达到1800个左右。对于刚入学不久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在阅读课文,学习书写1000个左右汉字的同时,还要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每一课的识字量达到十几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今天学过的生字,明天就忘了,这一课的十几个生字刚刚学会,上一课的生字又忘得差不多了。如果不及时巩固,到了学期  相似文献   

3.
一、写前观察低年级学生写字之前没有观察生字的习惯,往往提笔就写。教师应在写每一个字之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使他们对所写之字的笔画姿态、结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例如在识字课上,我经常要安排一到两分钟的“明亮的眼睛”小比赛: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4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第21课。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生活情趣和道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2年级下《识字一(3)》。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熟练、正确地认读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字义。3.引导学生掌握提手旁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记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便于指导学生写好铅笔字,我们仿照毛笔的描红方法设计了一种铅笔习字本,分别在新河区小、松门区小一年级实施,效果较好。习字本采用田字格。行首印一个标准字形,第二格用虚线印这个字,第三、四格印这个字的第一笔(如图)。一册的生字都这样印好。练习的方法是:抄写生字时让学生先按第一个标准字描,接着按第二个字的虚线连成笔画成字,然后在第三格按第一笔所定的位  相似文献   

8.
《识字7》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课,其主要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相似文献   

9.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读书,其二是识字写字。对于刚刚开始学写汉字的孩子们来说,写习字册是有难度的。每一课生字有10个,每个生字从描、仿、写要写10遍,也就是每次写习字册就要写100个。数量多、时间短、反复书写同一个字枯燥无味,孩子们是越写越差,容易失去写字的兴趣,更不要说把字写好了。如果再布置回家用"田格本"再次练习生字、拼音、组词,重复劳动,效果也不如在课堂上练习好。所以,我去掉了布置回家再练习生字、组词的作业,将这些内容全部放在了课堂、放入了习字册中。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是分两组安排识字学词学句这一教学内容的,是继第一册之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识字、学词、学句的教学内容。第一组教材有 4课,识字 58个,要求学会的字是 49个,有 9个字要求会认;学词 33个;句子 14个;有 3篇课文要求背诵。前三课都按词、短文、图画、生字、课后练习的体例编写。第 4课是按独体字组合体生字,生字组词,用词说句的体例编写,课文配有图画,课后练习除有写字练习外还有组词语练习。教材安排的内容和编排的体例着重强调了: 1.基础知识的学习; 2.汉字规律的渗透; 3.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前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如抄写生字、新词、句子、中心思想、课文等,一抄就是好几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要抄十遍,多的几十遍。这种“大运动量”的抄写训练,对小学生的学习到底有益还是有害?这里,我想根据调查结果,谈点看法。一、过多的抄写无益于字词的巩固。我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全班(二年级)70名学生按学习能力均匀分成甲乙两组,用不同的遍数抄写一至四课的生字,然后进行听写检查。结果是:第一课,听写10个生字,甲组抄写十遍,听写正确率为92%;乙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57%。第二课,听写十个生字,甲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85%;乙组抄写十遍,正确率为94.57%。第三课,听写11个生字,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一。(放反映贬义骄傲的动画。) (1)提问:这种行为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指名说。)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①电脑课件: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flash动画片段(分成六组镜头:一是睡觉,二是过马路等红灯,三是等公交车,四是走路,五是迟到进课堂,六  相似文献   

14.
我市自去年秋季开始在五所小学五个班进行集中识字教学试验。我们用两周半完成汉语拼音教学之后,开始采用景山教材。上学期分别学完生字655至680个。期末听写,统一检查244名儿童的学习情况,巩固率达到96.8%。期末考试(内容包括看拼音写汉字,用偏旁组字,用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填量词、名词、主谓语,写反义词、近义词,造句和默写课  相似文献   

15.
《元宵节》作为第二册第一篇主体课文,除了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外,还担负着在一年级切入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这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两点”的策略,是把这“两点”并为“一点”,即指导阅读,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教学主要环节如下:一、听读课文———“认识”生字要求“认识”的生字,即看到后能正确地读出来,不要求抄写,更不要求默写。这一步要从课文的整体入手,通过听读课文认识所有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生字。首先教师要范读。范读要适当慢一些,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字的形,听清楚每一个字的音。二要给学生自由试读的…  相似文献   

16.
郑家勇 《教育文汇》2014,(14):32-32
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第一课时后段,她侧重进行写字教学,主要教学2个生字:浇和拔。她范写之后,又指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结构,要求注意笔划、间架,并带领学生“书空”,然后启发学生对“浇”字进行“生字开花”。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总目标:1郾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来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4郾培养识字能力,感受识字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能够区别形近偏旁。教学难点:能比较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郾比较“礻、衤”这一组易于混淆的偏旁。3郾看图读熟词语,能借…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课前准备:1.实物玫瑰花、花骨朵。2.多媒体课件。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生字,细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  相似文献   

19.
分析教材 把握内容与特点 本组归类识字的2—5课,可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2、3课,都属于形声字归类识字。第2课是以熟字为部件组字的归类识字,以熟字组成生字,每一个生字后跟有一个词,前六组的熟字和生字读音相同,后七组的读音相近。第3课是按熟字改换偏旁再组成的旧类识字,部件都是熟字,共组成10个生字并带出10个词,词中出现了3个生字。前四组熟字和生字的读音相同,后六组声韵相同,声调不同,这两种归类识字形式(如“下—吓”;“注—柱”),突出了汉字的组字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某些规律。这课还安排有总结本部分形声字学习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5课。 【教学目标】1.根据形声字和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系统识字,并触类旁通。会认本课要求的8个生字,会写“肯、脑、筋”3个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