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心他人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青少年动机生成、关心行为和效果反馈反思三个环节上均面临结构性的阻滞。潜在被关心者表达需要的渠道不畅、关心者身份遭遇贬抑、知识学习的时间过度膨胀,均阻碍青少年生成关心动机;组织的低有机化、圈层区隔强化青少年与他人的疏离、被关心者身份受到倭化、实施积极关心行为预示风险、智慧缺失导...  相似文献   

2.
榜样,是值得学习的好人好事,是学习的样板,行为的模范。榜样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借助一定的媒介,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使受教育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仿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事迹,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革命战争年代,张思德、刘胡兰等一批英雄人物,激励着一代热血青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为着真理死而无憾;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等一批先进人物鼓舞着一代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各行各业形成了争着为他人、为集…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追星族""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为了全面了解当今少年儿童偶像崇拜和榜样学习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11年5月在全国开展了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情况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消息称,历时近一年完成的"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与榜样教育研究报告"显示:少年儿童最崇拜的偶像是歌星(37.0%)、影星(20.5%)、体坛明星(10.3%)。而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英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等均为3%左右,科学家只有2.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的生理渐趋成熟,开始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自  相似文献   

4.
榜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向来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在榜样教育中,教育者鼓励学生学习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伟大人物、现实中公认的先进模范人物、学生家长或教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模范行为,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道德行为动机得到激发和强化,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然而,随着学生中“追星族”队伍的不断壮大,传统的榜样教育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如何引导小学生的模仿行为刘新国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模仿是动物界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儿童而言,模仿是他们对榜样的模拟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榜样”不是通常意义的那种榜样,而是指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一切他人行为。因此;这个“榜样”既包含好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榜样即模范和典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道德标准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是时代的产物.榜样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榜样教育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态度的教育可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区分的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来较好地解释。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亲历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亲身去做并体验相应行为的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利用观察学习培养科学态度,需要教师为学生选择好观察的榜样;利用亲历学习培养科学态度,需要教师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一致的后果。在两种学习中,都要引导学生对行为和行为后果进行反思,形成指导进一步行动的预期。科学探究活动十分有利于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对青少年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榜样教育是一种较易收到良好效果的教育手段。当前,青少年榜样教育效应弱化,很有必要对其反思。通过分析青少年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提高青少年榜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榜样情绪是一种因"赞美他人"而诱发的积极情绪,它在激发亲社会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及促进自我完善中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榜样情绪的三种不同类型及其实证研究,并提出在德育实践中培养榜样情绪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当今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互助是一种人的天性和本能。小组互助可以充分利用好小组里每个成员的优点,优势互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效能。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它具有示范性,可以激励他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进而产生模仿榜样,向榜样学习的自觉行为。小组合作策略和榜样作用还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动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即值得学习的人或事,榜样的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始终存在的一种积极引导的模式。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榜样教育能够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他们内在善良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释放积极的能量,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这些对我国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一、自主学习的概念所谓自主,简单来讲,就是为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这些选择负责。一般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与他人学习相对立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情,作为教师是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起到指导的作用。二、自主学习的要素1.行为的主体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榜样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许多品质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的。如何选择符合青少年需要的榜样是关系德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德育中的榜样选择问题作一探讨,期望能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化要以"德育为先"。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榜样教育长久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科学合理的榜样典型能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有益的人生向导、学习楷模。然而,现今的中小学榜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榜样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探寻榜样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困境并建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成长。它生动、形象,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而且迎合了青少年心理发展所需的模仿性和崇拜性。因此,榜样的力量对初中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难忘的。基于上述认识,近几年来我坚持在初中生中进行榜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抱着抛砖引玉的态度,谈谈点滴见解。  相似文献   

16.
榜样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许多品质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的。如何选择符合青少年需要的榜样是关系德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德育中的榜样选择问题作一探讨.期望能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中榜样示范存在着诸多误区,促进榜样教师的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并获得共享是实现教师榜样的效能的重要途径,具体策略有:鼓励反思榜样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来唤醒重视榜样教师个人缄默知识的意识;通过引导榜样教师运用教育叙事策略来明晰自己的缄默知识;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以加强榜样教师缄默知识的挖掘。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导读     
榜样的符号化:现象与反思在教育世界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往往作为一种榜样,为其他学生提供一种指引甚或是一种发展的模板。当这些名称、头衔被过多、过滥地使用时,榜样往往成为一个完美、抽象的符号,可学习性越来越弱。如何看待榜样被符号化,榜样精神被架空的教育现象?怎样的榜样才是名副其实的学习样板?本文将一一揭示。  相似文献   

19.
攻击行为是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目前,我国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态势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经常发生殴打他人、相互殴打等攻击行为。具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常常还有品行障碍的其他表现,如逃学、偷窃等。如不及时控制和矫正青少年的一般攻击行为,就很容易任其发展成违法犯罪。攻击行为的主要特点是对事物往往做出爆发性反应,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心境反复无常,易于爆发激情;行为无计划,不可预测;行为爆发时不可遏制,不考虑后果;易与他人冲突和争吵;不能维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一、学生常见的攻击行为打架斗殴这是学校…  相似文献   

20.
榜样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先进榜样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本身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他们认可并接受先进榜样时,就会积极地仿效先进榜样的良好行为和思想品德,促进自身优秀品德的形成。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在利用班级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还发现树立榜样不仅能教育他人,而且还能教育榜样自身。笔者从榜样教育的教育榜样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一、发挥群体压力的教育功能群体动力学认为: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人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