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出版局制定的《出版社工作条例》二十一条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的错漏,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规定的校次,不能任意减少。”这三句话,既有基本任务的规定,又有进一步的要求,还有措施保证。这是校对工作经验准确的、概括的总结。校对工作是直接关系出版物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一部内容、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说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发现校样与原稿的异同,由此断定“校对是字对字的简单劳动”。这是对校对劳动的误解。校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出版史,校对工作从来就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槁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就确定了校对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和发现原稿的错误与疏漏,即“校异同”以消灭排版差错,“校是非”以消灭原稿差错…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校对工作的思考马镇兴【南京】一、关于校对作用的认识国家出版局1980年1月10日制订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指出:"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里规定了校对工作的职责,从中...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校对职责,多年来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1980年《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虽已做规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但由于对这一规定理解不同,从而给正确评价出版社校对的作用等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规定中说:“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对这一规定均无疑义。而对“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却有不同理解及争议。有人认为,“发现原稿有错漏及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句话的重心是“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校对人员不能擅自改动的意思。原稿错漏是原稿加工问题,而原稿加工是编辑的职责。校对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传统的校对工作大量地集中在对照原稿校异同上。新闻出版署颁布实施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根据这项规定,要求校对人员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对照原稿“校异同”,这是对校对的最低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二是如果校对人员发现了原稿的错漏或不妥之处,应交由责编解决,校对人员无权擅自修改,即“校是非”。随着磁盘书稿的出现,使图书出版从作者定稿后即具有了最大的保真性。编辑只是对书稿进行取舍的选择,很少做…  相似文献   

6.
也谈“对原稿负责”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崔庆喜“对原稿负责”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我国《出版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  相似文献   

7.
电子原稿校样的特点是原稿与校样合二为一,省却了原稿录入环节,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确保校对质量便成为校对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除去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探讨外,还需要建立起一些相应的意识,促使校对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有些许经验值得与校对同仁分享,归总就是"建立三种意识,注意八个事项"。  相似文献   

8.
白古山在《出版发行研究》1994年第一期中撰文认为,我国四十多年来对校对职责规定不全面,使校对工作不能适应目前出版事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过去规定校对职责,只提“忠实于原稿”。由于出版事业迅猛发展,新编辑的比例增加,又由于出版竞争日趋激烈,创收问题常常困扰编辑,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原稿上的疏漏和差错似乎越来越多,所以,应将发现原稿差错明确列入校对职责。  相似文献   

9.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现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原稿有传统的纸质原稿和现代的电子原稿两种。校对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随着计算机介入出版业后,校对工作的客体发生了变化即原稿的电子文件化。校对工作更具体地说是校对和检查并重。  相似文献   

10.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忠于原稿”即“对原稿负责”。1980年国家出版局公布的《出版工作暂行条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的原则。 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原稿  相似文献   

11.
叶勇 《出版视野》2005,(6):42-43
一.磁盘稿时代原稿形式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俗称“电脑”)冲击着我国出版行业,电脑照排代替了铅字排版,胶印取代了铅印。于校对行业而言,则带来了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一时间,出版界“原稿缺失论”流行.校对工作已无原稿可依的“无原稿校对”也成了校对行业的主流现点(此观点甚至被写进了中国版协发布的、校对工作委员会起草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事实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12.
校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有的同志说,校对不就是对着原稿校校对对吗!是的,对原稿负责是校对工作的原则。但是,稿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原稿有笔误,怎么也不能眼睁睁地让有错误的文字见报呀!因此,作为一个校对工作者,不仅要对原稿负责,更要对  相似文献   

13.
校对如何坚持“对原稿负责”崔庆喜同志在湖北《出版科学》(94·3)撰文,就校对人员怎样正确坚持对“原稿负责”的原则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原稿负责”的原则。这是因为,原稿既经过熟悉专业的著译审校者大量细致的工作,又...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与校对:分工不分家吐尔逊·阿布都拉编辑和校对是出版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两者分工而不分家。校对员根据原稿进行校对,但如发现原稿有误,也应提出来,由责任编辑负责处理,不能认为这是作者或编辑的事,就可以听任不管...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采编工作实现了网络化,写稿、改稿完全脱离了纸和笔,校对员面对的是无原稿核对的电子校样。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做好网络化后的校对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改变校对方式和方法报纸出版实现采编网络化后,电脑间实现了内外互联,采编出版在网上进行。新技术、新模式给报纸校对工作带来了新变化。一是校对人员减少业务量加大。校对工作方式的转变,它没有了以往可以做参照物的原稿,传统校对工作由原来  相似文献   

16.
校对是一门学问。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这是校对工作的职责及其重要性使然。 文化素质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认知水平,即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校对工作的职责是:要消灭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差错并发现原稿中的问题。即对原稿负责,又尽力发现原稿疏漏。校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出版物中所有可能发生的错误,几乎全靠它来消灭,故此,“出版的一半是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闻采编系统已经被各家纸质媒体广泛应用,电子原稿取代纸质原稿,这使校对的性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校对已成为过去时,即那种对原稿负责,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的"校异同"模式转化为"校是非"为主的模式。由于校对客体、方式及功能的转换,新闻校对工作也呈现出再定位的趋势——向编辑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出版工作中,校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的质量.<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校对有两项任务:一是校异同,是对原稿的显真保值;二是校是非,是对原稿的纠错增值.  相似文献   

19.
论校对技巧     
笔者这里讲的校对技巧,实际上也就是校对中要把握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校对工作分为校异同和校是非。如果仅仅是校异同,那当然就简单多了,校对中只需对照原稿唱校或折校,把与原稿不同的地方改过来就行了。校异同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而校是非则强调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尽可能地纠正原稿中的错误,包括编辑的错误。本文立论的基础就建立在校是非之上。为此,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校对中的一些技巧,在校对过程中才可能尽量减少校误。 技巧之一,要把握住易出错误的关键字。如:既…… 又……,往往容易误成即。……又……;意为不遵守…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网络的发展及无纸化办公的推进,校对行业面临原稿形式的新变化,传统意义上与"校样"相对应的"原稿"被模糊化了、被合二为一了。作为报纸校对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已不再是"核对上报稿件与原稿是否一致",而是要检查和找出校样中的各类差错。作为一名经历过这个变化过程的老校对,笔者认为,目前校对人员的工作难度在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过去,有原稿可以参照,经过编辑审核过的稿件,错误少;现在,没有原稿,没有了可参照的原件,校对人员需要从校样中自主找出各类差错,这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错形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