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华 《学子》2014,(11):41-41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品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传统教育不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在情趣教学里感受语文,爱上学习语文,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利用情趣导课。激发学生思维小学语文教学要有高效的导入,让学生最快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每节课的内容设定有效导入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中,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意识,不可采取"填鸭式"教学,要让课堂有趣味性。本文就如何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更有趣,让学生开启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和同仁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灵性是语文教学赖以生存的根基,语文能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丰富精神底蕴。感悟魅力语文,激活灵动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感悟、体验的智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做好预设,焕发课堂生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文本和生本的特点,要在备课中,做好预设,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质疑氛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修养。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巧妙预设,来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朗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握他  相似文献   

4.
朱崇珍 《考试周刊》2014,(23):34-34
<正>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互动的、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生成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在教学的双向互动中思维碰撞而产生的信息。教师要课前下工夫,课上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鲜活灵动的思维充满语文课堂教学。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主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在课前深入研读文本,解读文本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下工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纵观我的语文课堂,已有了改变,因为我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学习。我还倾听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周密的思考和准备,也就是对教学进行充分预设。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学预设不再仅仅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只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课堂表演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单纯的听讲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和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是,有的语文教学,让课堂表演流于形式。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便让学生进行随心所欲的表演,表面上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7.
黄宗耀 《云南教育》2008,(10):14-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里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文学习潜能,激发其语义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片面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便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便成为课堂的主人,加之课前预列指导不到位,课堂上组织教学义缺乏动态的调控能力,导致语文自主学习误入歧途。笔者对语文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辨析,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矫正策略,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8.
孟倩 《黑河教育》2011,(5):30-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些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而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以提高.科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科学原理及方法为依据进行课前预设,以便更好的应对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智慧,让现代课堂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掌握方法会学、好学并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工作中迫在眉睫的大事。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一、合理预设前置性作业我有计划、有目的、有梯度地预设前置性作业。课前引导学生做好前置性作业,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课堂上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汇报的习惯,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汇报中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质疑,课堂成为学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导入得好,会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准备好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起他们活跃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本文根据笔者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生成性的效果。生成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让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就得注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时,所创设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能拓展思维、多角度初识文本;课前备课为学生预设问题要留有余地,课堂上以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拓展思维;课后要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上升为某种语文素养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吴俊华 《生活教育》2014,(16):93-93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就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一位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课前要让学生主动预习;课中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课后要让学生主动拓展认知。这样,就能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内容虽不多却也很充实,大多数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作用不大,导致综合性学习课堂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的状况。偏离了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宗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现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阐述如下。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前提。通常每次综合性学习要提前一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指导学生掌握查找资料方法。教师自己也应多收集,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段话从多方面说明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探究性学习。如何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是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我们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负担?一、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首先,要铸造个人魅力。课堂教学活动是双边的,现在的课堂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根本上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往往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的"喜欢"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不是有爱屋及乌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把课堂的时空还给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灵性,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