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筑大坝,高峡出平湖。川江将变成坦途,溯江航行的船只不用再绞滩(拉纤)了。“哟———嗬……哟———嗬———嗬……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绞滩工人重负在身喊出的号子如今再也听不见了。然而,这曾经在长江三峡中回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绝唱,却永远也无法在人们心中磨灭。川江航道上的艺术之花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自古以来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航道异常艰险。在葛洲坝水电站建坝之前,仅重庆至宜昌之间660公里航道上就有险滩311处,像青滩、泄滩、崆岭滩等有名的“鬼门关”就有3…  相似文献   

2.
曹红蓓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i017-i018
川江号子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奇葩:号子头被雅称为行走江河的行吟诗人。作为硕果仅存的女号子头,吴三姐的人生路是在江上的.上水时传奇,下水时疏淡……在北部新区大竹林镇的凤栖沱,住着现在中国惟一能领唱川江号子的女船工——吴秀兰。  相似文献   

3.
川江号子不会、也不应该发出呜咽之声。凡听到过川江号子的人都有感触,声声川江号子,从赤裸着身体、像虾一样弯着腰,背拉纤绳艰难前行的纤夫们口中冲出,那种高吭激越、撼山震水的旋律;那种撩人心尖、撼人心魄的力量,顿时便将眼前的山山水水一下予震荡得远了,徒留下那起起伏伏、颤颤悠悠的号声,久久地回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然而,1924年6月19日下午,在四川省万县城对岸的陈家坝,人们确确实实听到了呜咽的川江号子!事情的起因是由一艘英商太占洋行的“万流”号轮缓缓驶来,最后停泊在陈家坝码头后引发的。“万流”号轮到达这里时,只见沿江已…  相似文献   

4.
何云江 《新闻窗》2009,(4):79-80
建国60年以来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些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从王进喜到焦裕禄,再到张海迪、孔繁森,再到李素丽、郑培民,再到任长霞、王顺友,这些典型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典型人物报道,是宣传报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类对高尚人格尊敬和崇尚的需要,也是宣扬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在典型人物被传播、推广、学习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5.
清代滇黔铜铅川江运输,不仅对清朝政治、经济、军事发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川江航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依据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巴县档案,拟就滇黔铜铅转输北京的所谓“京铜”、“京铅”出入川江的转运组织制度、规模、运价及历史作用等四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工具,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部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信息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代代电影艺术家不断探索电影发展规律,不断挖掘电影艺术表现能力的过程,电影作为一门最为年轻的综合性艺术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行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方媒体的文娱报道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内容,注重“文”的层面,淡化网络上泛滥的纯娱乐新闻.注重推出自己的策划和本土文化相关联的系列报道,文娱报道的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接地气”成为文娱报道的一个核心准则. 一是打造“独家”利器.独家、独特是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抢夺读者的“利器”.作为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的采编人员,需要对当地文化现象有最敏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文化报道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是什么?是轻歌曼舞,是风花雪月,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是成不了正餐的佐料,是永远排在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卫生等报道之后的“老九”。如果把一张报纸比作一出大戏,那么文化报道似乎只能是这出戏里的龙套演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一代”老年人成长于我国历史性的转折时期,是第一代整体上浸润和认同流行文化的老年群体。在分析“改革开放一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将流行文化作为公共图书馆老年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要素,并阐述了“当代大众文学”“当代审美精神”“书模展演”等老年阅读推广工作的几种具体实现形式,目的是更好促进“改革开放一代”老年读者的阅读发展、文化发展、生命发展,积极建立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现代文化模态。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梦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观深入美国人心并向全世界推销.美国梦的重要意义和使命,就是唤起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勇敢地追求个人和国家的进步与富裕,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现在美国梦正在悄悄衰退,中国梦正在慢慢兴起,它从朦胧和遥不可及到日益清晰,我们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梦作为一面旗帜和一个概念提出来,但这里牵涉到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的问题.我们需要制造和积淀响亮的文化品牌,培养和推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代表性人物,建立和形成涵盖创意到终端乃至衍生网络的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急剧膨胀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并发表自己的声音。它作为一种逐渐发展成熟的媒介形式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塑造者,在舆论界对新兴媒体一片溢美之时,本文提出质疑,“微文化”正在慢慢侵蚀主流精英文化,使年轻的一代变得肤浅和茫然。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这是一首老歌。一代一代的青年唱着从我们前面走过。他们用青春点燃了理想的火炬,映红了共和国的天空。当共和国又一个青年节到来的时候,“超女”的歌声尚未散去,“红楼”选秀正如火如荼,鲜花般美丽的青年们心还热吗?青年的心永远都是热的。在这组文章中,劝说了五名逃犯投案的女主持人向菲,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的记者赵亚辉,不顾危险揭露黑幕的记者刘畅,用生动的语言、哲理的思考,向读者展示着一颗颗滚烫的心。程曼丽教授更是用百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媒体离不了青年!是的,青年的心依然火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青春的热血将“崇高”两字写入蓝天。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期间,名演员、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的“限制娱乐新闻恶意炒作”的提案颇受瞩目,一度成为热门的娱乐话题之一。净化化娱乐报道,提升报道品位,还广大受众一片新闻净土,无疑是当前亟待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既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有文化全球化浪潮下各媒介之间竞争的影响。时代召唤文化涵养,文化涵养赋能时代,作为大众传播主力军的电视理应担当起文化“询唤”的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摈弃消费文化糟粕,从而实现对“受众文化认同”和“电视文化责任”的双向“询唤”,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巩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5.
曾被称为“垮掉一代”的“80后”、“90后”的青年人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中国的媒体,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才认识到,这些经常被他们批评的年轻人,其实是我们可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杨荣 《军事记者》2002,(7):29-30
和平时期,战场硝烟散尽。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商场“战火纷飞”,成为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热点”。作为军队报纸唱主角的军事训练报道,其在军外读者(少部分军事爱好者除外)乃至不少的军内读者中都不十分受关注,因为它与读者关注的“热点”相距甚远。笔者作为一名负责军事训练报道的编辑和记者,一直在思索和探索,和平时期军事报道与读者兴趣的“共振点”有哪些?找到了这些“共振点”,也就弄清了和平时期军事训练活动的素材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是读者关注的,哪些是读者不关心的?避免就事论事,努力揭示训练活动的意义,总结规…  相似文献   

17.
南戏诞生于800年前的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日“鹘伶声嗽”。温州作为南戏的发源地,在中国戏曲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戏剧化,不能不去研究南戏。元末被尊称“南曲之祖”的温州人高则诚作的《琵琶记》,就是我国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800多年深厚的历史化积淀,熏陶了一代一代的瓯越民众。在新的时期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责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是什么,我们怎么传承上一代的革命精神,又将传递给下一代什么?这是作为媒体人的我们不可回避的命题。纪念性报道是每个重大时间节点的常规动作,为读者“喜闻乐见”。把“过去时”的报道题材做出“时新性”的新闻报道,是对编辑策划能力的一个考验。区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在本地媒体已多次刊发,如何“新瓶”装“旧酒”,将历史事件的旧闻写出新意,让纪念性报道喜读、悦读?我们认为应该赋予纪念性报道以仪式感。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