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杂居区初中生彝族、苗族260名,汉族被试80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调查。结果为:1.杂居区彝、苗和汉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低于常模,呈差异异常显著的总趋势。苗族部分结果与总趋势不符合,可能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2.彝、苗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与同一地区汉族初中生基本无显著差异。3.在贫困的杂居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地按照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针对杂居区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形式,建立适应于各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汉、藏初中生应对风格和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及其文化差异,本研究对南昌地区的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初中生应对风格、学习适应性的民族差异显著,藏族高于汉族;应对风格与学习适应性显著正相关,并对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多组比较表明,应对风格对藏族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显著,而对汉族学生影响不显著。说明汉、藏学生应对风格、学习适应性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灵活的应对风格有助于初中生的学习适应。  相似文献   

4.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两所学校的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数学逆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藏、汉初中生的数学逆商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数学成绩等是影响藏、汉初中生数学逆商的主要因素;自我期望、父母期望对藏、汉初中生的数学逆商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8名在校学生进行了生活方式、自尊及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学习习惯、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家庭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家庭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城市的广东汉族大学生和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自尊具有文化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DIT量表,对广西河池地区的汉、壮、仫佬、毛南4个民族初中生共162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1.汉族与少数民族初中生在道德阶段上的分布不存在民族差异;2.在基本相近的文化环境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上也是相近的;3.河池地区初中生的道德判断水平高于美国同龄人;4.河池地区初中生在道德判断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别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信息意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为样本,完成了信息意识问卷ICS调查,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信息意识的目标结构。信息意识目标结构包括信息行为觉知(Id)、信息情感(Iw)和信息观点(Ik)三要素,三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有相似的信息意识目标结构,但三要素得分的民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探究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中的维吾尔语化特征,力求探索引起语言变化的内外成因和潜在机制。研究表明: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语法中出现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化特征,语言的直接接触影响是其主要外因,语言模式的竞争是其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新疆四所本科院校的14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来了解新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以及比较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特点。研究结果显示:(1)新疆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应对风格和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而动力系统、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低于全国常模水平。(2)维吾尔族大学生应对风格较灵活,适应性较好;汉族大学生人际素质和动机水平较高;哈萨克族大学生应对风格较灵活,适应性较好且个性品质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保山地区汉、彝、白、傣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 探讨了不同民族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汉族初中生成绩显著高于彝族、白族、傣族学生; 汉族女生成绩显著高于男生, 而彝族、白族、傣族无显著性别差异; (2) 汉族初中生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更为密切, 而彝族、白族、傣族除个别项目外其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3) 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学习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注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汉族与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特点为:1 数学应用题解决具有跨文化性,但汉族与撒拉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优势;2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常见错误是关系感知错误、图式错误和计算错误,最常见的是关系感知错误,而撒拉族学生的图式错误较为严重,汉族学生的计算错误高于撒拉族学生;3 语言可能是影响民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素质。近10年的研究表明,国内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年龄、性别、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过这些研究主要是一些质性的研究,且大多探讨的是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素,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较少,教育干预研究较为缺乏。今后应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发掘少数民族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加强教育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罗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的方法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31名仫佬族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0.5%,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59.2%;心理健康问题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儿童高于非单亲儿童,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问题检出率最低,5年级其次,6年级最高。这些结论表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单亲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1783名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结果发现:示范性高中学生在量表各个因子上的检出率为4.3%~18.5%,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两个因子的检出率接近20%,显示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汉族和少数民族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一类示范性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类和三类示范性高中学生;示范性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来源为城市的示范性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源于农村和乡镇的示范性高中学生;心理课开课情况和学校心理服务状况对示范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健康水平对中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三者的考察可以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教育近代化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下,维吾尔族传统经院教育向新式学校教育转型;古代孤立分散的私学教育向近代国民教育过渡;旧式宗教教育向世俗科学化教育演变。维吾尔族教育近代化不仅是维吾尔族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化的提升和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杭州地区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心理学量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杭州地区的三所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目前职高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提出了改善职高生心理健康的体育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为测评工具,对昆明市4所城区中小学的548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城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但有三成多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小学生,其学习焦虑具有普遍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恐怖感更强。对此,学校应加强关怀、广泛教育、有效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旨在探索在农村背景下广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特征,寻求其特殊的心理成因,并针对性研发干预策略。该项研究包括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心理健康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等内容。现有研究存在若干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